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法初探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25期
关键词:逆向创造性新课标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孙氏镇董村管区董村小学,河北 廊坊 065800)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提出新问题往往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有思考才能有疑问,有疑问才能有探索,有探索才能有创造。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不希望自己的行为或后果与众不同而受嘲笑、干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环境保护,构建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和紧张感。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善于质疑

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问题的关键,使学生的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相信所有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成功的机会,即使学生问题的价值不大,也因巧妙引导不能轻易否定学生。这样,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从而养成勇于是探索的创新品质。

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品质

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教会学生思维才是教学根本。学生学会多角度思维,才会有新发现`.新创新。据研究表明 诺贝尔获得者的共同特征就包括 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确想象力,具有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具有反潮流精神。所以教师不要强制僵化学生 的思维流向,应保护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经常进行求 异思维训练这样可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一)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从事物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可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狭小性,把学生思维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向更高层次跃进。

(二)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指同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即从对立相反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可克服思维定势,锻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在逆向思维中孕育着新的突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就是运用各种感官仔细察看事物的现象或本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未来的人才,21世纪是教育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冲击,网络信息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些表明 新世纪需要现代教育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语文教学提倡 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猜你喜欢

逆向创造性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逆向而行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逆向思维天地宽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