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12-07王梦颖
王梦颖
(江西省乐平市浯口中学,江西 乐平 333300)
在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充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应该着重进行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停留在以背书为主,达到取得高分的最终目的。而对于语言学科的实践性没有被重视起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解决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的教学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让教师重视对理论的教学,轻视了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英语的教学停留在传统的背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只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方面是不够重视的。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也要重视英语交流的实践能力[1]。
例如:在学习文章”Dream homes”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根据课后问题”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来展开一场班级讨论会,让学生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作为基础,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践,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课堂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会用学习中国语言的思维来教学生学习英语,但是英语和汉语的学习过程是存在差异的,这样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课外阅读来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思维的差别,不仅仅是在课堂内学习,在课堂外也要培养学生进行阅读的习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组织相对应的英语交流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例如,在教材中的”Reading”模块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来进行导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进行学习,根据对话”Good neighbours”内容,以情景剧的方式进行对话交流,情景剧的方式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学生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让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口语练习。使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断提高,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变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三、以生为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再感觉枯燥。所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是关键,学生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开展丰富多样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当中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由此可以提升教学效率[2]。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针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根据这一话题进行演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演讲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同学评选出语言最丰富,最具感染力的学生,然后给予奖励。教师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对学习英语更加感兴趣,而且学生也可以锻炼到英语的口语交流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提高了英语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习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课堂内外要相结合,让学生培养起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对于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组织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教师应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在发展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