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2020-12-07
(丰城市孺子学校,江西 丰城 331100)
引言
在初中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丰富的时政资源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时政教学是以当下所发生的社会焦点政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
一、时政教学的意义
(一)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育需求,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抑制了学生自我探索的可能性。新课标教育改革中,要求教育教学不仅要能够确保学生的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还要确保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政治作为文科,课本中大多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因此大量的理论背诵和理解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同时传统的政治教学较为死板,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长久以往,教学质量就会明显下滑。将时政教学引入初中政治课堂,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够通过时事政治的时效性来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从而确保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正确发展,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首要目标,在确保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还要确保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道德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终究会步入社会,为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热点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来不断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政治是一门偏重于理论性的科目,因此会在课本中存在大量的理论性知识,而单纯的理论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再加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对政治课堂教学产生厌恶感。而随着时政教学的引入,大量的时政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同时基于时政的时效性,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于时政问题的看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将时政教学引入初中政治课堂的策略
(一)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时政教学是一种实时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当下社会热点政治问题的探讨来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时政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当下社会的热点政治从而了解到我国的国情民情,有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价值观念。在以往的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课本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理解和是否掌握的问题。但即便将时政教学引入到了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的传统观念依旧是没有进行转变。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对时政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而学生依旧没有自由发挥的权力。想要发挥时政教学的作用,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所知所学,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有效地引入时政内容
时政教学注重的是时效性和代表性,需要教师对于时政新闻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时政新闻的选择关系到时政教学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时政新闻能够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当下的社会政治情况,同时通过教师的客观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政治新闻的内涵。有效的时政新闻还能够与课本中的知识点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时政内容的引入,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气氛。并且通过组织学生形成讨论小组,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政治知识来进行时政的分析和讲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太少,依旧无法认清情况。因此,在面对时政新闻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时政新闻与课本知识相关联,通过时政新闻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外,还可以由教师设立与时政新闻相关的争议性问题,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和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最后教师作为结尾者需要引导学生对时政新闻进行复盘,指出学生在分析时的错误,同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分析和指导,从而再一次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结束语
时政教育是初中政治课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其有效渗透进政治课教学中,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时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把时政教学的益处发挥到最大,利用时政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感知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