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要点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南山小学,江西 赣州 341400)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不再仅停留在知识教育这一单一层面,而会将之延伸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将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非常理想,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轻松、高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关注,尤其是对其应用要点,下面就针对此主题具体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意义

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有大量优质的文章,但这些文章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方向,而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学生有机会阅读自己喜欢类型的优质文章,这样学生更能够感受阅读的价值及魅力,以及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情感十分丰富,但学生对其理解不是很透彻,将课外相类似阅读材料引入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多层次理解课文,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也能够成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第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最终的目的也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而写作正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体现。小学生积累性写作素材的过程中,阅读及生活观察积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课外阅读由于素材有限,所以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机会,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积累素材机会,这样学生后续在写作时会下笔更有神,能保障学生的写作质量。比如在学习完“动物”类的课文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让学生进入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如词汇、句子、描写手法等,这将非常有利于学生高质量的写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要点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者,所以对他们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的了解十分重要,将兴趣作为入手点,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时,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了解,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所选课外读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很多小学生都十分喜欢故事,所以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故事类的书籍,如《英雄故事》《童话故事》等,对于班级中那些非常喜欢科幻类事物的学生,可以为之推荐对应的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如果那些基础差、品行欠缺的学生,要将《爱的教育》《感恩的心》等推荐给学生,以小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其兴趣更高,教育效果根据理想。在这样趣味化的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更高,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二)丰富阅读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单一阅读方法不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彻底从传统的课外阅读方法中走出来,注重对课外阅读方法的丰富,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其课外阅读效果会更加理想。比如:利用网络读书系统,向学生推荐阅读素材与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科学阅读;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校园中增设图书室,让学生们有充分的阅读资源及场所;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读书类的竞赛、讨论等活动;还可以将多媒体引入课外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促使其阅读兴趣及效果的提升。比如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课文时,老师所播放的视频,要帮助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的阅读会更有方向,对主人公的漂流之旅会有更深刻的感触。

(三)传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为了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效果,老师要做好对其阅读方法的传授工作。比如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其次,对文章中所用的写作方式、结构安排等进行了解,并根据阅读到的内容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知和体会,让学生在积极情感的引导下,丰富自身情感。第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景物类的文章,采取跳跃读的方法,对于说理性的文章,采取精读、细读方法,让学生在感受文章内容时,真正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及质量会不断提高。比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课文时,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对这篇课文发生的故事及反映的道理有了一些学习,课中老师要深化学生的情感,可以鼓励学生以幽默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并根据学生们复述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么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组织学生讨论及解决问题。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动物的成语,让学生们互相分享,在分享中要对动物相关成语的故事进行描述,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这对于学生知识储备的不断拓展,以及学生的后续的学以致用十分有利,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