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途径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莲花学校,江西 赣州 34140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教学还不太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与教学时,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就问题展开思考,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断地创新思维。并且新问题的提出,都是对旧问题的思考中产生的,学生对旧问题产生了疑惑,才会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而创新思维。

(二)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

初中物理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就有较强的抽象性、概念性,教师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其中会存在许多疑惑问题,难以自己解决。而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寻求教师或者学生的帮助,从而有效的消除学习中的疑惑。

(三)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提出问题,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完善以后,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生活中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声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并提问学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怎样区分这些声音的呢?物体的声音有什么特征呢?”通过这些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获取必要的物理知识,并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

(二)教师要多角度提问,发散学生的思维

问题教学法是目前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并对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好的问题在问题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提升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多角度、多层次的设置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沟通,给予他们及时的引导。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把实验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思考,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实验时,把木盒分别放在光滑表面和普通表面的桌子上滑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创设学习情境,多提问学生,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并且教师要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利用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启发学生,促使他们思考。同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实验,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