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朱坊乡荷树小学,江西 赣州 341400)

数学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能力发展十分重要的课程,但由于数学课程长期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心理,这将会让数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开展,更不用提学习的质量了。将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不仅可以解决此问题,还能够让学生在学生中感受到互动、自学的乐趣,能逐渐享受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水平。

一、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老师讲和学生听,学生所学知识均由老师灌输而来,学生知识记忆住了知识,并没有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对参与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和规律等成为了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成为了教学的落脚点,这将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主体性,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将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基。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构建过程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中,会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长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老师便可以掌握的数据,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老师在不断地创新教学、实践反思及优化学习中,自身的专业素养会有不断提升,这将能极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足

参与式课堂的构建,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处于自主参与状态,这将能极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有很多老师在构建参与式课堂的过程中,仍是口头说着参与式教学,但实质上沿用的仍是老一套,并没有真正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样的参与式课堂教学并没有实质作用。

(二)老师缺乏对创新方法的运用

参与式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的运用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够达成对参与式课堂的构建。但实际的参与式教学中,老师缺少运用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更不用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了。

三、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一方面老师能得到有效的课堂构建依据,另一方面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并增加自己对老师的信任度 。此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鼓励的方式可以是脸部表情、肢体动作、口头语言等,要对其鼓励方式灵活运用。总之,要善于对一些能利用的因素进行挖掘,构建调动学生积极情绪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课时,可以将竞赛这种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展示竞赛题目,要求学生们对其进行计算并抢答,对于正确计算的学生要及时表扬,比如“你计算的既准又快!”“你的计算很有技巧呢!”同时,还可以将微笑、轻拍肩膀、微笑的目光等与之结合起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提高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能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能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合作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国庆节即将到来,学校要让50 个学生合唱国歌,并要求每一位学生佩戴红领巾,需要购买多少布料?在购买时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让学生们围绕此进行合作,合作前老师做好科学的分组,各组的组长具体分工,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三)鼓励学生质疑课本,保证学生参与的质量

通过对学生质疑的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强烈,这将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并让学生始终有浓厚的探索性趣。因此,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课本,并为其预留充分的时间,以这样的方式把整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这样学生才可以获得更好发展。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解释,让学生具有高质量质疑的能力。

总结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并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能促使学生真正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质量及效率的最大限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