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语文教学 彰显语文魅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和分析
2020-12-07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八小学,江西 抚州 344000)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不全面,自主思维能力也不强,教育工作需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即摒弃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高要求,通过提升课堂教学乐趣、提高学科知识魅力的方法来吸引小学生的关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学科本身存在较大的魅力,如何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当前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提升小学语文学科魅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更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途径。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从小学语文学科出发,对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识字能力等,协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涵盖了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教师应明确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满足教育工作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学是以“填鸭式”为主,也就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方向,通过知识的传输,达到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的创新,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填鸭式”教学模式应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也应包括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感受到眼前一亮,增加与学习的兴趣,也是提高语文学科魅力的方法之一。
(三)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
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要求空前增加,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学生的情况,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语文学科的教育工作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途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优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二、搞好语文教学,彰显语文魅力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
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是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改革在小学教育工作中不断深入推进,首先要确保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规律的安排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淫才视角,调整教学内容,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目标。其次,以循序渐进为思路,整体安排教学工作。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为“尾巴断了”和“借尾巴”两个部分,两部分内容相互衔接,进行讲解时在课堂上将关键词书写出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前提,也是提升语文课堂魅力的先决条件[1]。
(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课堂上对自我的管理能力不强,缺点是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秩序不好维持,优点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强,是创新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黄金时期。对此,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下的特征,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小学生对动画片兴趣较高的特点,讲过教材内容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例如进行《坐井观天》文章的教学时,“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学生年龄较小,对这句话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上播放音频和视频,或者带领学生用器材做出“井口”,在“井口”中观察天空,动手、动眼的过程中发动了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以适当引导,还能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高知识教育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获得理想的效果[2]。
(三)实现课堂民主
所谓魅力,就是让学生发现课堂的乐趣所在,记忆语文课堂独特的特征,并对其深感兴趣。在这种要求下,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达到提高语文课堂魅力的目的[3]。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的民主性不高,在课堂中学生只扮演了“听者”的角色,如果有疑问或者存在对知识的独特想法,无法向教师反映也无法与同学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兴趣不足,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不理想。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魅力为前提,教师首先要做到发扬小学生的民主性,引导学生独立理解文章内容,并发表和交流自身的想法,根据小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改变课堂教学策略。例如讲解《难忘的泼水节》时,班级中小学生因民族所属,大部分没有体验过“傣族泼水节”的乐趣,学习起来较为乏味,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想法,利用课余时间等,带领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此泼水游戏,然后鼓励学生感悟泼水游戏的乐趣和体现的精神。或者在教学完成后,鼓励学生发表对课堂教学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建议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民主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魅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应创新方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首要目标下,通过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学生的民主性,来彰显小学语文魅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语文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