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保护观念下博物馆文物的利用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52期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博物馆工作主要是围绕文物藏品展开,这些文物藏品作为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较强的社会效益,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需要基于保护观念下做好文物的利用工作,更好地发挥出文物社会效益,为我国科学和文化的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保护观念下博物馆文物利用工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博物馆工作中,其以文物调查和收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即需要在保护基础上主动发掘,并对出土文物进行保存和梳理记录,为后续文物展览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实际文物利用工作中,其是通过对文物前期的调查和观察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以此来增强博物馆的馆藏优势。而且通过针对文物进行展览,有效的展示馆藏文物,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关注度,并通过文物展览,使群众加深对文物的了解,增强其文物意识。由于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不同的发展进程,通过对文物进行保护,可以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通过对文物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可能够进一步激发文物的文化价值,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文物作为物质遗产,通过科学进行利用,能够基于精神文明层面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保护观念下博物馆文物利用的措施

(一)针对文物保护和利用进行科学规划

文物保护和利用是博物馆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需要提前进行布局和规划,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当前文物主要以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可移动文物为实物,通过掌握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保存情况等信息,可以促进文物价值的有充分利用,使文物能够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不可移动文物为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这些文物由于所处环境,因此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环境和气候特点合理进行规划,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对于濒临危旧的建筑物则需要及时进行修缮,具体修缮时要尽可能地保护好原有色彩和质地。对于一些壁画类文物则要防止光线照射。一些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这些文物宜做好防火工作,而且在利用时还要考虑其承受力,合理控制每日参观人数。

(二)实现文物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博物馆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和得䀐制度,明确文物提取、交接的具体流程。对于外借文物,宜采取科学手段对环境湿度进行控制,在细节上做好文物保护。针对于文物藏品的管理,宜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建立文物资料库,实现对藏品的统一和集中管理。及时对资料库中文物藏品信息进行更新,保证文物藏品信息的实时性,为文物的利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重视日常养护与修复,保护利用文物的价值

为了能够实现文物的有效利用,离不开保护和修复工作。文物在使用过程中或是在自然环境下避免不了会出现损伤。在针对文物进行修复时,宜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调查,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确保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尽可能保持文物原状。在实际藏品修复之前,还需要通过详细的论证,并制定具体的方案,才能进行修复。在实际文物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对文物进行合理保护,以此来促进文物利用价值的实现。

(四)提高文物管理人员的素质,拓展文物保护管理

为了能够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还需要重视提高文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文物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掌握具的文物保管的技巧,并明确具体的保管程序,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具体流程进行操作。由于博物馆服务面向的是全社会,因此管理人员宜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强化自身的学习,并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进取意识,从而促进自身的服务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当前博物馆需要加快与国际接轨,对于文物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如英语、计算机、文史类等知识,进一步促进自身鉴赏辨识水平的提升,全面提升文物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文物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保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对于文物工作者而言,其最主要的工作即是为了保证文物更长久的存在,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文物的有效利用,促进文物价值的发挥,使人们通过文物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