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山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2020-12-07
(册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贵州 黔西南 552200)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一直生活在云贵高原地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他们在这里的繁衍生息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布依族和我国古代 “僚”“越”“百濮”等族群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唐代,布依族被称之为 “西南蛮”,宋元时期被称为 “潘”、仲家蛮,明清两代称为“仲蛮”,新中国成立之后称之为布依族。布依族主要聚集在贵州省境内,主要分布在黔西南、黔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地区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另外在四川省云南省境内也居住着很多布依族同胞。
一、布依族山歌概述
布依族山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世世代代通过口传心授,大自然当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可以通过布依族山歌来吟唱,而且布依族山歌都是发自内心,是心弦的颤动,更寄托着很多情感,具有舒缓流畅,妙趣横生,激昂高亢的特点,还有的诙谐幽默。布依族山歌在旋律与音调上,自身特点非常突出,而且还有着独特的节奏与节拍,这些都展现出布依族山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其他民族歌曲风格,有着非常自由的旋律与单一的调子,一段旋律可以多次反复地进行演唱,歌词在变,但旋律却不变,如《祝酒歌》其歌曲风格就是如此,虽然只有两段旋律,然而其歌词却自由不定:
手板达桥金沟(啊),千里路上访路游(嘞)。
走到主人耍(啊),主家门口起歌头(嘞)。
石板大桥海金街(啊),千里路上访路来(嘞)。
今天来到主家耍(啊),主家门前摆歌台(嘞)。
今天是个好期间(啊),这家主人打贺客(嘞)。
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唱首哥来贺业主(嘞)。
二、布依族山歌的生存现状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以及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与其他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一样,包括很多山歌以及布依族民间音乐逐步走向失传的境地,很多布依族青年一代都是接受现代化的教育,而且唱歌类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当前电视剧和电影热播各式各样的主题曲以及插曲,成为青年一代演唱的主要歌曲类型,同时还有网络歌曲越来越被青年人所推崇。另外,很多青壮年布依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村寨间难以有效组织村民开展相应的民俗活动,男女对歌、村寨赛歌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逐渐成为人们的回忆。
三、布依族山歌的传承与保护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布依族山歌,应当将以下几方面工作充分做好:
(一)政府部门必须要对布依族山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同时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民间歌手和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协作,政府部门出头提供相应资金,专家学者进入民间进行采风调研,民间的艺人和歌手也应当加强合作,通过各方努力,全面收集整理布依族山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与保存工作,进行国家和省级文化遗产名录申报。
(二)将收集整理的布依族山歌,编印成册,并在当地课堂当中引入,让布依族儿童从小就接触布依族山歌,体会布依族山歌魅力,并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更好的传播布依族山歌,从小树立信心,传承和发展布依族山歌。
(三)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以及利用,成为当地政府以及民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伴随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地政府应当结合实际,针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山歌文化成立课题进行研究,推进此项工作快速进行,并对布依族山歌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加强研究,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对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布依族山歌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布依族山歌在一起发展历程当中,遭受了现代文化的冲击,并在交流融汇当中发展与扬弃,布依族山歌艺术风格非常的独特,而且地方特色十分鲜明。由于环境,文化,经济,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不同,也使得布依族山歌在题材上在题材上,存在很多内容,就如同一面镜子一样,体现着布依族人民实际生活与发展历史,并伴随历史发展进程获得相应的发展与提升,并会伴随人们日新月异的新生活,体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四、结语
为了避免布依族音乐文化流失,确保其在现代社会当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布依族音乐文化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对于布依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也付出很大努力,但是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生活较好,经济发达地区,而像一些落后地区,改革与保护布依族音乐文化还存在非常大的不足,最重要的是缺少相应的保护意识,对当前落后贫穷的现实问题,更多的应当给予社会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关心与帮助。为了使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更加丰富,为了让布依族音乐文化雄姿焕发,提高布依族音乐文化在世界的知名度,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对落后地区布依族音乐教育进行扶持和帮助。相信不久的将来,布依族山歌一定能像侗族大歌一样成为维也纳大厅里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