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20-12-07段红
段红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一、翻转课堂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其本质上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身份中的一种互换,既是在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具体而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往往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导作用。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则是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课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学习内容有目标的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探讨或者是小组学习;在课下,学生则可以根据课件内容对知识进行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范式,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促进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换而言之,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对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预习,教师的引导性教学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的重难点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对于问题可以交流学习以及教师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解决。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词汇、语法以及语句进行学习时,学生的自主预习为课堂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当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对于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不能够掌握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教师进行沟通。因此,翻转课堂增加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机会,有效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翻转课堂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对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由于现有教育机制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固化现象,在学习中主要是依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翻转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则是学生课前阶段的有效预习。同时,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离不开优秀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教师应在微课教学视频中体现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课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实施的综合效果。因此,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充分把握这两个影响因子。
(一)课前准备阶段
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则需要建立在课前准备阶段。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前应充分发掘优秀教学资源,针对教学任务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对于课件内容、形式和质量要有着充分的把握,同时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合理布置课堂学习内容。通常情况下,在英语教学中“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主流教学模式,但翻转课堂需要依赖于教师对于微课质量的制作水平。具体而言,在多媒体教学背景下,微课视频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提炼出知识精华,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英语视频制作中,教师应拓展教材内容,借助网络整理优秀教学资源,并能将其融入翻转课堂教学中,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而言,应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着目标性的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及时的与老师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交流。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做好系统梳理共性问题和重点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专门讲解。
(二)课堂实施阶段
在翻转课堂中其核心既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目前,翻转课堂有效的学习方式既是“探究性小组学习”,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合理地小组安排,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学任务把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着更多的互动交流,起到了整体性提升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引导性教学,利用视频、图片和构图的形式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教师特别注重翻转课堂的秩序性,引导学生进行适度讨论和学习。在探究小组学习之后,应进行知识性评价,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翻转课堂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应在课前准备阶段和课堂教学阶段,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总而言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完善教学资源,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