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究

2020-12-07

时代人物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官兵部队时代

陈 昶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上海市 201600)

习主席指出,“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努力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扎实有效,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确保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时代部队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就必须与时俱进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部队任务和官兵实际,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不断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更好引导官兵走向强军之路。

新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官兵成分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随着时代发展,官兵成分更加复杂,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入伍动机也不尽相同,这些情况给部队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问题。有的官兵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来到这个纪律严格、节奏迅速的集体后,很多方面都感到不适应,心理落差较大;有的来自富裕地区,喜欢“啃老”,凭借家庭经济实力,大把花钱,毫不在乎;而来自贫穷地区的官兵,常常因家庭生计问题而心生苦恼。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官兵尤其是年轻官兵不易接受他人观点,不肯积极主动参加教育活动,接受组织教育。社会在发展,官兵的思想也在变化,以前那些管用的教育方法固然有人能接受,但不一定真正适用于现在的官兵身上,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从官兵自身特点出发认识问题,搞好方法上的创新,只有把关键问题的原因找准,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官兵心坎里。

网络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互联网的出现使官兵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时候,官兵们更习惯于在网上交流,网络已成为部队日常生活的重要形态。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官兵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信息舆情传播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仅靠过去传统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达到显著效果,难以实现与时俱进。唯有利用好互联网这块宝贵的“时代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跟上时代,走进官兵,发挥作用。因此,为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官兵的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网络创新教育方法,摸索开创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现代战争形态的持续演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军队建设中,服务保证这一根本职能虽然依旧,但战争形态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战争形态早已不是昔日的人海战术,强调正面厮杀,而是演变成太空战、网络战等诸多眼花缭乱的作战样式,战场环境更加恶劣,战场形势更加多变,这些变化,无疑对官兵技战术水平、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军队要实现强军目标,在抓好实战化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以应对现代战争形态给官兵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严酷考验,将敢打必胜的信念真正在官兵心目中树立起来,要把服务战斗力生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加以表现和引导,提升军队战斗力。

新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现实问题

过于注重传统化教育,网络应用能力偏弱,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需求不相适应。在一些部队,传统化教育影响根深蒂固,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教育模式,讲课离不开书本教案,教育变成了“一言堂”,枯燥的说教,难于调动官兵积极性,使官兵容易产生疲惫厌倦心理,最终导致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入脑入心。有的基层连队虽然配备了网络摄像机等设备,但由于操作繁琐,在日常教育中发挥作用有限,相比之下,传统教育手段反而更加简单便利。另外,许多政工干部对于现代化教育方法认识不够,认为放放幻灯、让官兵看看视频就是方法创新了,其实不然,虽然形式上有些变化,实际上还是采用了“传统套路”。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与传统的“封闭式”说教不同,官兵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感知世界,网络上的信息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和现代化设备,重视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于注重理论性教育,结合身边现实问题不紧,思想政治教育难起成效。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在教育时,更多的是重复老套的内容,与官兵现实思想贴得不紧,关注军队、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不深,针对性不强,官兵们就会觉得没劲、没趣、没味。这样,即便功夫下得再大,教育也未必能立竿见影,这也是一些部队一边轰轰烈烈搞教育一边又层出不穷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政工干部自身不注重学习,业务能力和理论素质不高,只会简单的“照本宣科”,不懂得联系实际,不懂得把官兵的思想摸透、摸准,更不懂得靠实际行动做表率,往往指望用理论灌输解决官兵所有思想问题,教育缺乏说服力,降低了教育吸引力。

过于注重集中式教育,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不灵活,不突出,缺乏时效。平时,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集中教育,但这种方式也有其弊端,就是不能做到一人一事,针对性不强。官兵的思想复杂多变,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出现情绪起伏,如果不注重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埋下隐患,成为“定时炸弹”。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富成效的方式之一,是在一次次实际工作中历练总结而成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平时训练教育中,都能贯穿其中,真正做到迅速、及时、有效。一些部队虽然开展了经常性教育,但方法手段过于生硬,有的甚至变成了对官兵的“实时监控”和“单独审问”,无形中给了官兵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官兵难以接受,教育自然打了折扣,难收成效。

新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思考

开拓网络阵地,创造教育新渠道。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部队应紧跟潮流,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创新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具有部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牢牢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脉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建设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平台,如创建微信公众号、教育直播间等,实现利用手机终端在线学习。相对于传统载体,新媒体、新平台具有明显的移动互联网阵地优势,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短、频、快”,对重要信息实时采编发布,官兵能以较快的速度获得各类信息。此外,还要打造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大对能够熟练操作网络、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工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政工干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能力。

重温传统经典,激发教育新灵感。教育创新不仅要站在时代前沿研究问题,更要在回顾经典中发散思维、汲取养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要做到在教育中用好经典。可以通过开展“红歌会”“故事会”等多种活动,向官兵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思想;采用读报、看新闻等形式学习党的经典著作,尤其是强化官兵学习党史军史,定期开展军史专题讲座,组织官兵观看红色影片、学习红色经典书籍,筑牢官兵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在日常训练管理中,经常性融入战斗精神教育,鼓舞官兵战斗士气,强化军人血性担当。针对官兵对中华传统经典知之甚少这一现状,要立足现有条件创建传统文化长廊,建设军史馆、图书馆等教育场馆,在场馆中融入古典文化、部队文化元素,让官兵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强军力量,找准革命军人时代坐标。

强调多学科运用,拓展教育新思路。教育是多元化的,注重综合运用心理、历史、哲学等多学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积极探索心理教育新模式,善于运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使官兵学会调节身心,释放压力,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减压室,矫正官兵思想和心理偏差,让官兵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在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当中,深入分析官兵心理状态。此外,要提倡干部广泛学习心理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熟知党史军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军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去,做到融会贯通,提升综合运用学科理论解决官兵思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时代部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工作,就要以部队实际为出发点,瞄准官兵思想动态,通过深入调研,不断创新,针对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具体步骤、具体措施,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官兵部队时代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