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琼崖红色基因 夯实党性修养教育

2020-12-07王雪强

时代人物 2020年34期
关键词:琼崖党性海南

王雪强 李 琰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00)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党的十八以来,习总书记从中共一大会址、河北西柏坡,到贵州遵义、山东沂蒙山区;从井冈山革命老区、大别山区、吕梁山区,到江西于都、甘肃高台、河南新县,走遍红色圣地,接受红色洗礼,表明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的坚定信念。琼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海南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琼崖革命精神为内核的文明成果[1],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新时代党员党性教育的精神食量,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基因密码。

琼崖红色文化蕴涵党性教育的时代价值

琼崖红色文化是独具海南特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新时代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独特资源,蕴含着理论修养、政治修养、宗旨修养和作风修养等党性教育内容。

蕴含着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修养。琼崖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琼崖又称为海南岛,其四面环海且地处边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琼崖革命是在孤岛上进行。加之敌我力量之悬殊,物质装备之匮乏,与中央联系之困难,斗争环境之险恶,在全国绝无仅有。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进攻,1927年9月23日,琼崖讨逆革命军发动椰子寨战斗,打响了武装反抗第一枪,树立起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红旗,宣告了中共领导的琼崖革命军队的诞生,开启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历史征程。然而,攻下椰子寨后,遭到敌人疯狂反扑,琼崖特委书记杨善集带头冲锋,战前动员说“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革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实现!”战斗中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而壮烈牺牲。红军总司令冯平被捕后遭“示众”,面对广大群众,仍然以大无畏的精神宣传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革命信念。面对劝降,他正辞严地说:“要我不信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正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使杨善集和冯平等早期琼崖革命者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掀起了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历史的开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仅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也是党性教育的基础。

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修养。琼崖革命的红旗不倒何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以杨善集、冯白驹、王文明等为一批又一批的琼崖共产党人,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仰,以“坚定信念、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坚韧不拔、永远向前”的革命精神和“山不藏人,人藏人”群众路线,在血与火中创造出来的不朽奇迹。1932年琼崖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冯白驹带领着幸存下来的100多人,进入母瑞山深处。在长达8个多月的斗争中,靠吃野菜、吃山果充饥,最后只剩下26人突出重围,没有一个人逃跑投降,保存了革命火种,使星星之火燎原全琼,支撑红旗不倒。他们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党性之核心。

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修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贫苦群众的先锋军。1927年11月,琼崖特委领到群众先后三次爆发武装起义,建立了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它以“一切权力归农会”为目标,第一时间颁布《土地革命条例》,积极推进土地革命,经济上平均地权,没收反动地主豪绅的田地,分给农民耕种,焚毁田契、书约、帐簿和刑具,废除苛捐杂税,实行“三七”减租等政策。充分说明了,我们党的军队的根本性质和使命目标,正是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为人民谋幸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还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宗旨修养,是党性的关键,也是党性教育的关键。

蕴含着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修养。党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作风修养是党性之中心环节。琼崖革命党人一直把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为根本任务。1951年冯白驹总结琼崖革命胜利经验时所说:“海南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不管我们的损失是如何的重大...坚持下来并且能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得到了海南岛人民,拥护与支持。”[3]琼崖革命“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形象地解释了琼崖党组织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赢得群众信赖,融入群众之中。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的标志。

琼崖红色文化融入党性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期开展党性教育的活化石。琼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对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海南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革命过程中蕴藏着598处革命遗址,不仅是绝无仅有的党史资源,而且还是极具海南特色的琼崖革命文化遗存,然而海南这些的革命遗址却损毁严重,甚至已荡然无存。2014年,海南省党史办对全省598处革命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研究发现,6成以上的革命遗址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其中373处保存状况较差、110多处战斗遗址损毁尤为严重甚至已无声地消失。如,1989年被确定为琼海县文物保护单位椰子寨战斗遗址已找不到任何遗址标记;1945年见证了日军投降后盟军战俘交接的现场的琼崖独立纵队总部住所旧址,现在电线缠绕已成危房。这充分说明,对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

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作用不够突出。海南红色资源中,开发运用比较最为成功的是“海口-文昌-琼海-五指山线”国家级“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但是琼崖红色革命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时往往又与海南绿色生态旅游“分立并行”,没有实现交融互通,与时俱进;而且由于权属和管理机构的不明晰,缺乏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个别资源开发利用出现重复雷同现象,党性教育针对性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方式陈旧。党性教育需要在深入挖掘琼崖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更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党员干部的自主参与意识,增强党性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然而,海南在对琼崖红色资源开发中,手段不多,方式过于单一。极具海南本地特色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仅仅靠“红色故事会”的讲授,很难深入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

琼崖红色文化融入党性教育的路径分析

琼崖红色文化资源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新时代党员党性教育的独特优质资源。琼崖红色文化融入党性教育的路径如下:

加强对琼崖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整合,使其承载的红色基因得以充分展现。一是健全维护管理机制。坚持顶层设计和地方贯彻落实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领导,避免多头管理、互相推诿扯皮,统筹协调打造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琼崖革命遗址保护力度,从全省层面整理规划,统筹建立党史教育革命基地,制定《海南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海南省革命遗址开发利用条例》等,推动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三是加强多方投入,注重保护。按照“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方针,多渠道融资,多思路管理开发,积极动员民众支持、参与革命遗存保护和维修行动,尤其加强对乡村革命遗址的保护。

加强琼崖红色文化融入党性教育的规律性研究,为党性教育内容注入新活力。一是建立琼崖红色文化开发与党性教育协同机制。根据红色文化产生的时间、特点和所处区位及属性等功能,不断优化整合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从整体出发,统筹协调全省红色资源,根据党性教育目标确立全岛革命遗址教育主题,深挖红色娘子军、海上赤卫队等品牌资源,切实将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与党性教育有效融合。二是推进琼崖红色文化进党课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第一,组织专家对冯平、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等琼崖纵队革命党人编写具有海南特色的红色读本或英雄传记,结合地方特色编写一批培训教材或党建读本。第二,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地方生态特色,创建红色旅游项目,选派熟悉党校教师将琼崖革命历史搬到讲堂,让党员干部在重温琼崖革命的同时重走革命根据地,体验红军当年的生活状态。通过理论教育和现实体验,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第三,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头脑。新时代对琼崖红色资源的开发,必须与时俱进,通过扫描景区二维码,听语音讲解或观看图文、视频资料,还原历史故事等,通过现代科技展陈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创新琼崖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路径,为党性教育增加新的载体。活学活用琼崖红色文化资,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实践,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初心课堂”。一是采取故事讲述、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激发党员自主参与意识,潜移默化中渗透党性教育理论知识,增强党性教育的趣味性。二是通过领“粮票”吃革命餐以及模拟战场训练等活动,开展体验参与、情景模拟,融合琼崖红色文化与海南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不断提升党性教育感染力。以打造成以红色展览馆为主体,革命遗址体验馆为辅,红色课堂深化学习,“观-学-听-悟”一体的党性教育基地,为党性教育提供优质的资源。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感。利用虚拟现实模拟环境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让观者回顾历史、照应现实、启示未来,感受历史的震撼、真正起到锤炼党性的作用。通过网络QQ、微信、微博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琼崖红色文化,筑牢党员的思想阵地,注入红色文化基因的血液,让红色文化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氛围和习惯。

总之,红色基因是我党的传家宝,红色资源是加强党性教育的主要依托和重要力量。立足琼崖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蕴含的党性教育内容,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猜你喜欢

琼崖党性海南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琼崖纵队何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怀念海南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浣溪沙·琼崖聚仙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琼崖革命历史文献选编》出版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琼崖革命精神研究的新探索
——《琼崖革命精神》评介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