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12-07戴久玲
◎戴久玲
合唱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良好的乐感、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注重合唱技巧的引导
学生要注意声音的柔和,并且富有穿透力,在使用高音的时候要无颤抖假声,而且不要出现嘶哑的声音。学生在合唱时要做到吸气自然、平稳、没有气息的声音,而且不要强制吸气。要使歌唱的底气十足,同时也要使声音具有弹性,不要过满,也不要太浅,这样才能够为演唱美妙的歌唱做好保证。为了使学生可以感受到二声部的不同演唱,可以将全体学生分成两部分,让一组学生先唱,另一组学生倾听,并且跟着轻声哼唱,这样学生在倾听中过就会感知音准问题,避免自己在唱的时候走音。通过不断地训练和练习,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合唱过程中展现出最美的歌喉。
二、注重音乐的欣赏过程
学生在对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不仅要欣赏基本的歌词,节奏,旋律和简单的和声,同时还要学会欣赏音乐的情感和音乐的思想,把握音乐的灵魂和关键。通过合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合唱欲望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合唱中主动地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学生在鉴赏中也会通过听辨、模唱以及听记等不同的方式来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而把音乐更好地展现出来。鼓励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积极交流,把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通过交流的方式形成深刻认识。
三、加强乐器的课堂引入
乐器能帮助学生找到旋律的一种有效方式。借助乐器来调动学生进行合唱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合作:合作作为一种集体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容易被掌握,也容易被人接受,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小学生具有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合唱会展现出他们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学生情感得到满足,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乐器的使用对我们的演奏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和体验歌曲,有利于学生把握合唱旋律和音准。有了乐器的伴奏,用伴奏的方式把高音和低音展示出来,很快就让学生理解了高音和低音,进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歌曲中的情感表现出来,展现歌曲的气氛。有了乐器的伴奏,学生仿佛看到了乐器就是学生确定音乐旋律和音乐节奏的标准,有了乐器的伴奏,学生的合唱也就有了依据,他们会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音准,唱出优美动人的旋律。
四、实施有趣的发声训练
没有优秀的发声,就不可能出现近乎完美的合唱。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才可能会更好地发出有力、动听的声音,才会整体提升合唱的质量。为了使发声教学更有效,使发声教学更有趣,我们还需要克服发声训练的枯燥性、单调性,我们应采用活泼、有趣、并且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发声教学。相信小学生会在有趣、欢快的课堂氛围中更积极地学习,从而使自己的歌唱能力和发声能力得以稳步的提升。
五、进行高效的音准训练
学生的发声会影响学生合唱的效果,同样,音准也会影响学生合唱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刚接触音乐,也没有受过专门的音准训练,所以有些学生的音调可能不准。而我们都明白,合唱的质量会受学生音准的影响,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减小不准确的发声对合唱的影响,从而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音准训练,帮助学生可以唱出声调更准确地歌曲。为了更好地解决小学生的音准问题,我们可以在具体的音准训练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将多个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更高效率地帮助他们纠正不准的发音,从而为以后的合唱奠定基础。
总之,“教学有方,教无定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会点燃学生的合唱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合唱练习,参与到合唱训练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实践,会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提高学生与乐器的配合能力,进而展现出更顺畅的演唱过程,给人带来艺术的欣赏和美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