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初中生经典诵读策略
2020-12-07滚春雷
◎滚春雷
基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效开展经典诵读。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有效开展经典诵读,不但能够推动学生对课文具有更为 透彻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得到进一步实现。因此,基于提升语文素养落实经典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良好开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经典诵读的探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丰富诵读方式
清晨的时间对于学生是非常珍贵的,在这个时间段开展经典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气势,并且对于经典文化具有更为清晰深刻的认知。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早自习这段时间,带领学生齐声朗读,从而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大声朗读,融入到集体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励学生,教师选择朗诵能力较好、对于经典文章认识深刻的学生进行领读。教师也可以采取轮换领读的方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带领其他学生展开良好的诵读,使得其他学生能够逐渐树立起强大的表达自信心,语文素质也得到了切实的提升。其次,齐读是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这种统一性朗读,难以保障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自读的时间,在自读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经典诵读,默读、大声朗读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利用。由此,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诵读效率和质量,也呈现出一个十分积极的课堂氛围。国学经典与其他文章不同,其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作者深刻的情感。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如果具有相应的氛围衬托,能够极大地提升诵读质量,学生也会更加沉浸其中,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切实地提升。例如,在开展“乡愁”诵读时,这篇文章为余光中所做,语言简单但是情感深刻,其描写出作者对于祖国的绵绵思念。这篇文章蕴含了十分浓郁的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怀具有更为深入的体会。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教师播放这首歌曲结合有效的诵读,能够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结合有效讲解
国学经典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初中生,对于其深刻情感和历史情怀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实现对经典内容更为有效的理解。教师在讲解国学经典过程中,务必要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引导学生以敬畏的态度去开展经典诵读。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也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可以编造历史,误导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一遍文章,再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教师在解释时,对于该文章所在时代背景和人物成长历程进行相应的介绍,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更为深入的理解。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单方面地输出,可以针对文章内容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交流,对于学生具有的疑问,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提示,帮助学生有效地解读。最后,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对于有趣的故事都是没有抵抗力的。教师为了避免长时间的经典诵读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教师可以通过插入相应的趣味性故事,让学生在有效理解文章的同时,诵读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例如,在开展“藤野先生”教学时,教师对于鲁迅先生所处时代进行相应的介绍,帮助学生体会到藤野先生的良苦用心,也促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背后的深意。由此,学生不仅对国学经典实现了有效诵读,同时自身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切实地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有效开展经典诵读,对语文教学顺利推进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在教学中,经典诵读的运用,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深入分析经典诵读开展策略,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活动,为教学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