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2020-12-07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田 蜜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视唱练耳教学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继而探讨如何将音乐教育的视唱练耳教学融入学习过程中,其中包括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紧密结合视唱练耳和音乐教学,同时重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希望能为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视唱练耳属于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学生想要学好音乐,必须勤加练习,掌握这门基础课程。视唱练耳的主要内容包括听觉训练、视唱以及听写三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以及读谱能力。做好视唱练耳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品鉴力和创造力具有极大帮助。本文就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视唱练耳教学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视唱练耳属于基础课程之一,且其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现阶段,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在学前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代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受此影响,不断更新教育机制,并将多学科的教育教学相互渗透,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学前音乐教育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例如,对于音乐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在学生的音乐教学中,不能完全保证视唱练耳教学的实际质量,从而影响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为了提高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达到音乐教学所预期的目标,就需要学前教育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了解视唱练耳,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标。
二、如何将音乐教育的视唱练耳教学融入学习过程中
(一)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紧密结合视唱练耳和音乐教学
音乐的本质虽然是简单的音符和短小的节奏,但其内涵并非如此简单。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音乐理论、系统知识等教学,才能组成完整的音乐教学架构。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学习属于一项系统教学,其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以及发展性特点,而音乐的变化也会影响视唱练耳的发展。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视唱练耳属于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但是,该课程在音乐学习中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说,如果仅仅以听音、识谱以及节奏练习作为视唱练耳学习的重点,必然会打击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要想提高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学习的效率,首先应该提高音乐教学内涵,在课堂上讲述名人轶事,提高理论教学侧重点,加深学生对于视唱练耳学习的认同感和熟练度。另外,将音乐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充实音乐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音乐是一门艺术,其带给人的感觉十分美妙。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会随着音乐学习的进步而改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音乐学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过程都是相当枯燥的。视听练耳学习和音乐学习一样,都需要分解、整合,从一点进行发散,做好基础性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明确讲解音乐节奏分割的具体特点,并以音乐作品为例,让学生能够理解节奏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辨析能力,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和应用。
在视唱练耳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并探索自我调节模式,从而帮助其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管理能力实践手册,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并在家长的监督下,评价自我视唱练耳学习的训练效果,从而养成自我调节习惯,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都有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而音乐作为大众所喜爱的一门艺术,在其生活中不可或缺,所以音乐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要想更为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音乐,必须正确认识视唱练耳的重要性,理解其学习意义,掌握视唱练耳的主要方法。作为学前教育教师来说,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也必须端正态度,避免听觉惰性的产生,从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夯实基础。新时代下,教育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入,同时也赋予了视唱练耳新的发展契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以传统方法为基础,继而延伸更多符合课堂情况的方法,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为音乐艺术培养出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