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英源外来语的借用方式比较*
2020-12-07祁春花
祁春花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一、前言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因两国语言体系和思想观念的不同,在英源外来语的借用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汉语和日语在吸收外来语时,主要有意译和音译两种借用方式。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因此在吸收外来语时更倾向于意译,而日本从近代以后,外来语用“表音文字”的片假名进行表记,不在采用意译的方式了。
二、汉语中英源外来语的借用方式
根据笔者的整理,汉语吸收英源外来语时,主要采用的借用方式可分为意译、音译、音意兼译、字母词等四种。
(一)意译
汉语中通过意译的方式吸收的外来语数量最多。意译是指意义与他国语言中的某个词相对应,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词方式进行翻译的一种借用方式。意译的外来语属于广义的外来语,主要有纯意译词和仿译词两种。
纯意译词是指事物概念来自外语,但使用汉语的构词材料、规则被借用的外来语,形式上与汉语中的固有词很难分辨。如,“机器人”(robot),“邮票”(stamp),“独裁者”(dictator),“牧师”(priest),“病毒”(virus)等。可看出意译外来语,有利于我们快速掌握新事物的概念及词义。
仿译词是指按照外语原词的每个词素或词,用汉语构词材料逐字对译形成的新词或词组。也就是说仿译词借用了外语的语义及构词结构,而语音和字形都是用汉语的。如英语单词“global village”进入汉语后被翻译成“地球村”。“global ”是“全球的”、“全世界的”的意思,“village”翻译成汉语是“村子”的意思,意译后变成了“地球村”。除此以外还有“连锁店”(chain store)、“空难”(air disaster)、“黑匣子”(black box)、“热狗”(hot dog)等。
相对于纯意译词,仿译词在造词上较容易,但仿译词中有些词不能从字面上直接见意,而特指其他涵义。要想理解这些词义,需要掌握其背后的历史典故及文化背景,有利于我们了解他国文化。如“黑匣子”是指安装在飞机上,记录飞机发生事故的飞行记录器,但并不是黑色的。在英语中黑色代表着“悲哀”,因此叫做“黑匣子”。而“热狗”一词并非是指“热的狗肉”,而是源于一张漫画上的讹写。
(二)音译
音译是指用汉语发音相近的文字对所引进的外来语进行语音的转写,也就是借用外来语原语发音。如,“沙发”(sofa)、“巴士”(bus)、“迪斯科”(disco)、“奥林匹克”(Olympic)、“威士忌”(whiskey)等属于纯意译词。纯音译词比起意译词,其转换过程要简单一些,但我们无法从其字面推测词义。
(三)音意兼译
音意兼译主要有半音半意译、音意融合、音译加类别名三种。
半音半意译是指外语由两个或以上的语素组成时,一部分采用音译,一部分采用意译进行翻译的借用方式。如英语单词“mini skirt”一词进入汉语后,将其前部分音译为“迷你”,后部意译为“裙”构成“迷你裙”。英语单词“milk shake”中将其前部进行意译为“奶”,后部音译为“昔”,最终翻译为“奶昔”。
音意融合是指在音译的基础上,利用汉字联想表意的特点进行翻译的借用方式。首先是根据原词的发音进行音译,然后尽量选用能够表达其含义的汉字。如,“奔驰”(Benz),“维他命”(vitamin),“席梦思”(simmons)等。除此之外,还有在音译的基础上,选用发音的声旁汉字,再添加表示其属性或类别的形旁,意化其音节。如英语单词“ammonia”和“ammonium”两个化学元素通过删音的方式,保留了“an”的发音,用“安”来表记,前者属于气体,被音译为“氨”,后者属于金属,音译为“铵”。除此之外还有“柠檬”、“芒果”等。
外来语是随着新事物、新文化的引入从国外引进的,而这些新事物、新文化对于未接触过的人来说是陌生的。在此种情况下,可采用音译加类别名的方式进行借用。例如“桑巴”、“霹雳”、“芭蕾”、“爵士”、“踢踏”的音译中已经包含了“舞蹈”的意思,但在其后面添加“舞”字,就可推测出其大概含义。除此之外还有“卡车”、“沙丁鱼”、“来复枪”、“啤酒”等。这种借用方式比纯音译词更容易掌握。
(四)字母词
字母词是指直接将外语中的首字母缩略词引入到本国语言的词语,采用外语的读音和意义,有时可能与本国文字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分为纯字母词,如“VCD”、“TV”、“DNA”、字母汉字结合,如“IT产业”、“T恤”、“B超”、字母数字结合,如“3D”、“MP3”、“PM2.5”。对字母词的使用,中日两国是相同的。
三、日语中英源外来语的借用方式
日语吸收外来语的借用方式主要有音译和意译。但从明治维新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日本转向用“表音文字”的片假名进行音译。音译外来语进入日语后,不是原封不动,而是按照其需求进行了再创造。可分为纯音译、复合音译、省略音译、派生音译等。
(一)纯音译
纯音译是指借用英语原词的发音进行造词,且音译后不进行任何改造的英源外来语。是日语中借用外来语的主要方式。如“カメラ”、“バス”、“シャツ”、“チョコレート”等。日语与汉语不同,用“表音文字”片假名表记,为外来语的音译带来了方便。纯音译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将他国的新概念、新事物吸收到日语中,但与此同时牺牲了单词的词义。
(二)复合音译
除了纯音译的方式以外,日语中采用较多的是复合法。复合法是指由两个或以上的独立词拼成一个较长的词的造词方法。可分为英源外来语+英源外来语、英源外来语+和语、英源外来语+汉字词、英源外来语+他国外来语、英文缩写+汉字词等方式。
英源外来语+英源外来语的方式是指和制英语。和制英语是将英语单词排列组合创造出的新词。如“マイカー”这个词是英语单词“my”和“car”组成的,而英语中私家车是“private car”。工薪阶层“サラリーマン”这一词,也是和制英语。是英语单词“salary”和“man”拼成的,而英语原词是“office worker”。以这种方式,造出来的外来语看起来像英语,但英语中并不存在这种搭配方式。和制英语大大地丰富了日语的词汇量,满足了日本人的表达意愿,但是给英语母语者学习日语带来了困扰。
英源外来语+和语是指在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和语,即日语中的固有词。如“黒ビール”、“消しゴム”、“テレビ番組”等。同理,英源外来语+汉字词指添加一个汉字词,如“サービス残業”、“社交ダンス”“カラー写真”等。英源外来语+他国外来语是指添加除了英语以外的外来语,如“ガス ライター”中“ガス”来自于荷兰、“テーマ ソング”中“テーマ”源于德语。英文缩写+汉字词中有“OL生活”、“IT産業”等。
复合音译,不仅满足了日本人对新概念、新事物的追求,与纯音译的英源外来语相比,其词义较好理解。
(三)省略音译
省略是日语语言的一大特色,在对英源外来语的改造中,被频繁的使用。在日语中如音译的英源外来语过长,就会使用省略的方式进行改造。根据被省略的内容可分为前部省略、后部省略、多项省略。如 “(プラット)ホーム”、“マ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ー)”等。除了以上三种省略方式以外,笔者认为字母词的缩略也属于省略法。
利用省略法对英源音译外来语进行改造,可将过长的音译词缩短,容易记忆,但却增加了对词义理解的难度。日本人喜欢4拍单词,从以上词例可看出,4拍单词较多。
(四)派生音译
派生音译是指在词尾添加接续词。如“ サボる”、“ チャックする”、“ローマン的”、“デジタル化”等。也有添加词缀的。如“ミニスカート”、“ミニ新幹線”、“ミニバイク”是英源外来语“ミニ”作为前缀派生出来的新词。选用派生的方式造词,有利于区分英源外来语的词性,丰富日语词汇量。
四、中日英源外来语的借用方式比较
中日两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但在英源外来语的吸收方式上两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通过借用外来语的方式,将他国的新概念、新事物引进到本国中,丰富了词汇量的同时促进了国内外文化交流。无论采取哪种借用方式,两国都尽量按照本国语言体系及喜好进行造词。如汉语中双音节的英源外来语所占比重最多,而日语中4拍单词占得比重较多。两国人民都认为使用外来语较“洋气”,因此一些商家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将商品名用外来语表示,以此提高产品的销售量。但同时,出现了滥用外来语的现象,影响了本国语言的纯洁度。
根据笔者的整理,中日两国在吸收英源外来语的方式上存在着以下差异。两国对外来语的表记方式不同。汉语属于“表意文字”,追求“望文生义”,喜欢抽象的联想。即使是采用音译,也会尽量选用能够表达其词义的汉字或创造新的形声字,满足对词义的联想。相对于汉语,日语是用“表音文字”的片假名进行表记。以音译的方式吸收外来语,大大地提高了吸收外来语的效率,体现了日本人的实用主义。这也是日语外来语的数量比汉语多的原因之一。从本土化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语比日语进化的较彻底。汉语中意译的英源外来语其形式与汉语固有词很难辨别,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完全融入到汉语中。而日语中用片假名表记,一看便知是外来语。从创新性角度来看,日语中吸收外来语形式较多。如日本人创造出了“和制英语”,提高了日语的词汇量。笔者通过整理,发现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语也存在省略、复合、派生等现象,但其数量与日语无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