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对公众气候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深圳、镇江、苏州、厦门、青岛为例
2020-12-07祁丽萍
徐 红 祁丽萍 赵 华
当前,“气候变化”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科学议题,它进入政府的政策视野成为了一个政治议题、经济议题,也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社会公共议题。伴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热议,“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仅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行动并作出中国承诺,也积极推进巴黎气候大会协议的达成与落实。目前,中国国内大力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就是以点带面地推进社会低碳发展的切实举措。
低碳试点城市(Low carbon city)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于2010年、2012年2017年组织开展了三批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工作。2010年7月,在《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地区)。①发改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1587号)[Z].2010-07-19,http://qhs.ndrc.gov.cn/dtjj/201008/t20100810_365271.html。2012年11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海南省和北京市、上海市、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晋城市、呼伦贝尔市、吉林市、大兴安岭地区、苏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宁波市、温州市、池州市、南平市、景德镇市、赣州市、青岛市、济源市、武汉市、广州市、桂林市、广元市、遵义市、昆明市、延安市、金昌市、乌鲁木齐市等1省28市作为第二批试点城市(地区)。①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2〕3760号文件)[Z].2012-11-26,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1204/093413888151.shtml。2017年1月,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等45个城市(区、县)开展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②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7〕66号)[Z].2017-1-7,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701/t20170124_836394.html。
低碳城市试点的推行,是推动落实国家2030年达峰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抓手。鼓励不同城市多样化的探索低碳发展经验,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找出中国对策。
一、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对公众进行气候传播的目的
“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1],就是气候传播。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有赖通过气候传播形成全社会积极的低碳态度,协力共建绿色低碳生活,从而自觉地采取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公共管理等行为。
(一)达成全社会低碳发展共识,提高低碳行为自觉性
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涉及政府管理、企业生产、公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多方面的落实,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全民的认识,达成全社会低碳发展共识。因此,向公众进行气候传播,可以增进公众对气候变化及其低碳发展的认知,只有当公众了解了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危及人类生存的客观现实,理解和掌握了导致这一客观现实的根本科学原因和解决方法,才能够形成“气候变化是已经发生的客观现实-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危害巨大-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必须采取低碳的社会管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思维逻辑链条,才能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地践行低碳行为,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缓温室效应,推动整个社会向低碳社会发展。
(二)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全方位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责任,不仅仅需要在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管理层面、生产层面,也需要在公众动员层面,全方位加强绿色低碳能力的建设。因此,必须通过气候传播,让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主体的意识与行为里面,贯穿在各层面的灵魂与落实之中。比如政府各组织机构工作人员、企业人员、公众不仅仅要从认识层面理解和认同低碳发展的理念,更要将“低碳化的公共管理”“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低碳消费和生活模式”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在城市发展规划编制中体现与落实低碳发展的内容,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推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形成政府、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和公众多方协同共建,推动制度、政策、管理、生产、生活全方位落实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三)打造低碳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
低碳发展的主题是节能减排,有效控制碳排放量。主题虽是统一的,但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每个试点城市的低碳发展路径也各有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碳城市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以镇江市为例,通过率先在全国创新建设碳平台和生态云,积极承办“国际低碳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会”、“国际低碳(镇江)大会”等活动,不仅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更通过传播使“镇江模式”成为全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典范和头牌,也成为镇江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吸引了清洁能源企业纷纷入驻,发挥了招商引资的积极作用。“镇江模式”给其他的试点城市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引得周边的苏州、杭州等城市也踊跃跟进,与此同时,对其他非试点城市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
低碳城市试点推行以后,各地对低碳发展理念的科学认识有较大提高,也更注重绿色低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推进。
二、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对公众进行气候传播的现状
通过对深圳、镇江、苏州、厦门、青岛这五大低碳试点城市政府气候传播状况的网络文献梳理,形成了对政府公众气候传播的整体解读。
(一)传播主体:统一领导下的政府多部门分工合作
在“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①习近平. 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发言. 2015-12-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1/c1001-27877621.html。的国策下,各地都必须确定自己的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对领导干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终身追责。因此,气候传播已成为政府的新型职能和责任。结合五大低碳试点城市的情况来看,政府在气候传播过程中,基本形成了统一领导下的政府各部门分工协作的传播网络。一般参与的政府部门有:市政府、发改委、经信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委、交通运输委、水利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局、气象局、城市管理局、教育局等,但是具体到各地,会有所差异。政府制订低碳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下达相关减排指标后,各相关部门再结合自己的分管领域,确定更加具体的实施规划。以苏州市为例,苏州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苏州市十三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及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后,其他相关部门也陆续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深入调研,编制各自的发展规划:苏州市经信委编制了《苏州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苏州市国土局颁布了《苏州市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苏州市水利局颁布了《苏州市“十三五”水利水务发展规划》等等,参与重新编制规划的部门达到8个以上,新编制的规划方针达到13部之多。全城在低碳发展理念的统筹下,形成工业、建筑、城市建设、水利、农业、林业、渔业等多位一体的低碳发展模式。
(二)传播内容:制度性内容为主
政府对公众的气候传播,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制度性内容、示范性内容和倡导性内容三种。制度性内容包括政府制订的各项社会发展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等;示范性内容包括低碳城市、低碳城镇、园区、社区(校区)的建设与打造,采用低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如低碳公共建筑、低碳公共交通、低碳能源,政府以身作则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倡导性内容则是政府针对公众发起的鼓励大家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目前,政府对公众的气候传播整体上还是以政府所颁布的制度性内容为主。以深圳市为例,2017年间,政府等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三五”规划》《深圳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15条制度性内容;在示范性内容上,推进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低碳政府机关试点项目建设,推进深圳市科能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等低碳企业试点项目建设,推进深圳数字技术园、深圳市百旺信高科技工业园、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等低碳园区、小区、校区试点项目建设,在公共空间,采用低碳节能的设施如LED灯、太阳能照明系统等,建设“市民之家”为公众提供便民又低碳的服务;在倡导性内容上,政府以“低碳走向社区”为主题,举办了“资源回收日(每周六)”“分类减量,全城行动”“绿色童享·一杯水的约定”大型环保公益项目等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低碳理念传播到社区公民之中。
(三)传播渠道:多渠道联动,线上线下形成合力
政府在气候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联动,如政府文件、法律法规文本、媒体传播、组织学习与培训、会议、论坛、场景示范与规制、学校教育、社区管理等,形成渠道合力,线上线下齐发力,全方位地将低碳理念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线上环节中,政府将制定出来的各项社会发展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等通过政府文件、法律法规文本、大众媒体公告、官方网站、官方微信或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线下环节中,政府通过开展在职在岗学习与培训、会议、论坛、场景示范与规制、学校教育、公众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公民进一步了解传播内容,从而更好地践行低碳理念。以厦门市为例,除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发改委等部门的官方网站外,厦门市政府还联合厦门广电信息网、厦门日报、厦门晚报、东南快报等传统媒体,厦门网、厦门环保微信公众号(厦门市政府下属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官方账号)、厦门蓝微信公众号、厦门红绿十字会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联动传播,将低碳理念最大限度地传播到人群之中。同时,在线下,市政府积极组织“海西LED产业技术创新论坛”“两岸光电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等论坛会议,围绕智能照明、智慧城市和植物绿色照明等主题,将低碳发展从理论带入科学实践;以“低碳走进校园”为主题,开展“毕业生”环岛骑行、“光盘行动”等校园活动,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底。
三、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对公众气候传播中的存在的问题
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在我国开展已经有8年时间了,各低碳试点城市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制度性内容的建设上,对企业的低碳生产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严加规范,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公众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倡导式传播也被一定程度接受。但通过这些年的低碳城市试点实践,我们也发现,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从业人员和公众还需要在态度上有更积极的提升,才能在行为上有更主动的体现。通过对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低碳试点城市青岛、镇江、苏州、厦门、深圳的公众气候传播调研,发现在实践过程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传播主体之间联动性不够,没有形成传播合力
在我国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内部与节能减排直接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与责任人参与度非常高,而政府其他部门和责任人了解甚少或不了解,因此,协同力度和主动承担意识比较差。其实教育管理部门、社区管理部门应该在公众发动上有更多地作为。同时,政府与智库、媒体、企业、NGO、学校、公众之间协调联动也不够,比如,智库的气候传播内容,一般是刊载在给相关领导及其职能部门提交的内参建言报告中,不对公众公开;媒体的气候传播,一般是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就事论事,而如何引导公众形成积极的低碳态度和行为的举动不多;企业对公众的气候传播,一般是站在企业营销产品的层面,重点诉求的是产品的政策性补贴利益;非政府组织会定期举办气候传播、低碳传播活动,如每年的“地球一小时”,各地的非政府组织都会举办活动,2015年“地球一小时”中国区的主题被定为“能见蔚蓝”,呼吁公众用对能源,才能重见蓝天。但非政府组织规模和发动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缺乏较大的影响力,传播效果甚微;学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大学的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社会发展的内容存在明显不足且缺乏规范性。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来说,政府及其各部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传播逻辑,政府、智库、媒体、企业、NGO、学校与公众还没有形成传播合力,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播内容与新媒体特征不匹配,缺乏持续性、普及性
首先,气候传播内容与新媒体特征不匹配,缺乏创新性。在政府网站上,一般发布的是与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有关的政府文件、新闻报道,在政府的自媒体上,一般也是活动报道,这些传播内容不具有话题性和可延展性,表现形式单一,主要为文字+图片,不能与公众产生良好互动,存在新瓶装旧酒的问题,使得政府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很难吸引公众眼球。有不少低碳试点城市也开始尝试运用新媒体来传播气候变化信息,开通微博微信,如厦门就有很多环保类的微信公众号——厦门环保、厦门蓝、厦门环境教育、厦门氧元素环保、厦门环保科技,以及微博客户端如厦门红绿十字会等等。这些机构虽然开始使用新媒体的平台来刊发信息,但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却仍然是以传统思维来运营,缺乏创新意识。
其次,气候传播内容生产缺乏持续性沟通导线,不能产生持续的传播效果。政府的新媒体运营存在时冷时热的问题,热点时期内容更新多,平时内容更新少,有的甚至停止更新。如镇江市发改委下属“美丽镇江 低碳城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专题”网站,由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注册的“美丽镇江—低碳城市”微博,更新时间都停留在2014年,不能对公众产生持续的信息刺激,造成公众气候变化信息接受的断裂。
第三,气候传播内容缺乏普及性,造成公民不理解或一知半解。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需要考虑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请气象科学家、环境科学家、经济学家、传播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媒体人广泛参与,将专业化的知识进行大众化的阐释,变成为公众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目前对公众信息传播的内容太过专业和复杂,传播内容与受众接受能力相脱离,公众就会难以理解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导致认知失调。
(三)传播范围狭窄且缺乏针对性
以政府为主导的气候传播,主要是制度性内容传播,通过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文本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政府、企业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忽视了全员传播。所以,在政府和企业,除了相关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也基本不了解或了解甚少,没有形成对所有人的传播和积极态度的提升,就难以在政府社会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岗位工作中去体现低碳发展的社会目标,产生与本职工作的关联想象。如苏州市举办的“市级机关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是在政府组织内进行低碳传播的尝试,然而传播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播内容与政府职能部门岗位的针对性不够强。苏州市和镇江市政府虽然建立了一些示范性的中小学、幼儿园低碳学校,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但是没有编制统一的适宜于不同年龄层的低碳教育内容体系。
公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公众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触媒习惯都有很大差异,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播。首先,目前我国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在公众的气候传播过程中,采取的是一刀切方式,将所有的公众看作是同质的,采用同样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同质化的传播内容只能吸引特定的公众,而其它公众可能因为不感兴趣而排斥,或者因为接受能力不同而不能理解或者出现理解偏差。其次,不同受众内容偏好和触媒习惯也不同,没有对目标受众的深度洞察和准确把握,传播就难以喜闻乐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早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显示,61.1%的网络用户主要通过观看网络视频的方式获取科普内容。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16-19.而我国目前政府的公众气候传播主要以静态的文本信息为主,但年轻受众更青睐的信息来源方式是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如梨视频、抖音、美拍、快手等新兴起的短视频。若政府固守官方原有的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阵地,那么会损失大批的年轻网民。而这批年轻网民正是社会的未来力量,是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践行者。
(四)忽视传播效果的调查与反馈
首先,政府在公众气候传播过程中,只注重单向地向公众传播信息,而不注重对传播效果的监测。在我们对五大低碳试点城市的调研中,还没有发现有哪一地政府进行了公众气候传播的效果调查。政府网站和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文本,以及各种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都只是简单地告知公众这些信息,却并不关注公众对这些信息的接触度、理解度、信念度、记忆度、情感度和行为趋向性的反馈,这种只管发布,不问效果的传播,无异于自说自话。如果传播不能有效形成公众积极的低碳态度,低碳行为就难以落实。
其次,政府在政务新媒体上对公众反馈信息的处理不及时、不真诚,导致公众效果反馈被忽视。而如果能与公众进行线上或线下的实时交流互动,则能更好的了解受众对于政府气候传播效果的反应,达到更好的气候传播效果。虽然现在的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全国政务微博账号有24万个,政务微信账号超过10万个[2]。但其中有很多是僵尸账号,置公民的反馈、建议与意见于不顾,更不用说去深入了解公民对于气候传播信息的认知与理解。在与公众的沟通交流中,也只是避重就轻,站在政府的角度,弱化问题。
四、对策
以政府为主导的气候传播致力于对社会公众态度以及行动形成广泛影响,达到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根据以上对于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在公众气候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构建1+N的传播主体模型以形成合力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艰苦的公众发动,需要多主体协同,各担其责。为此,在政府内要建构起政府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格局,市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在政府外要构建起政府主导、智库献策、媒体引导、NGO推助、公众参与、企业担责、学校培育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格局,相互配合、支撑和联动,齐心合力,让低碳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达成社会共识和全民行动。
首先,在政府内部建构以气候传播领导小组为核心的1+N(各部门)的传播主体模型。在政府内部要设立更高层级、专门负责气候传播的领导小组,切实担当起协调政府内部各部门传播工作的任务。目前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各职能部门是平行单位,更高层级的市政府里并没有相应的机构和组织来统一协调领导,实际上是由各城市发改委气候处在承担。但是在十九大以后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发改委气候处合并到了生态环境部,那相应的负责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就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公众的气候传播的政府内部各部门应该如何分工协调,还需要一个更高层级的领导小组来加以组织与落实。
其次,在政府外部建构以政府为核心的1+N(智库、媒体、企业、NGO、公众、学校)的传播主体模型。在政府主导对公众的气候传播基础上,要与智库、媒体、企业、NGO、学校等协同联动。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政府资源进行广泛的公共传播;智库要充分发挥政策智囊作用,通过智库专家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在低碳文化的创新扩散中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媒体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新闻报道、专题宣传、舆论监督提升公众积极的低碳认知与情感;企业可以在公关活动和公益广告中传播低碳企业文化和低碳产品信息,培育公众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NGO可以在气候变化社会治理中进行民意表达与社会动员,推助公众低碳行为;学校要在公民素养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融入低碳理念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公众要以身示范、提倡监督,自觉参与低碳社会建构。只有充分调动各传播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互配合、支撑和联动,才能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
(二)抓住新媒体特点生产内容并加以跨媒体传播
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有效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必须抓住新媒体特点,生产具有创新性的数字化内容,并加以整合传播。
首先,打破以静态文字为主的信息传播格局,增加以图片、短视频为主的气候变化信息传播。现在大众的阅读习惯倾向于动态的图片、视频内容,长篇文字难以抓住受众注意力。因此政府在普及和解读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多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动画、短视频、H5等形式,更容易引起受众注意。
其次,利用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创造传播话题,生产具有跨媒体属性、可延展的气候变化信息内容,以获得持续性的气候传播沟通。气候变化信息内容的传播分为常态性传播和热点性传播,热点性传播一般为重大的新闻事件,公众广泛关注,关注的时间长并有互动的欲望,如果政府传播能够结合事件,找到一个好的传播话题,可以充分利用公众的参与与互动欲望,与政府共创共传内容,使气候变化信息内容的传播具有可延展性,形成爆炸式的病毒式传播。这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传播形式,才能进行跨媒体的,可延展的、有持续性的气候变化信息传播,使公众认知得到螺旋式提升。
第三,增强气候变化信息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气候变化信息是属于科学信息,气候传播具有科普的特点。因此政府要借助大众媒体请气候学家、环境学家、经济学家、传播学家以及政府官员等重要的意见领袖来对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进行通俗化、趣味化地阐释,将气候变化信息大众化,让公众理解何为气候变化以及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这样科学化的信息才能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三)重视全员传播、分层传播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场全员的公众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一次务实的公众行动,要扎扎实实地通过四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3],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
首先,探索低碳城市建设之路,不能缺少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一环节。不仅要关注对政府、企业涉及气候变化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传播,提升他们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还要关注对所有社会管理环节、生产经营环节工作人员的传播,因为低碳社会管理和生产模式的打造,涉及政府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和所有人员,不能做到全员参与,难以落实。比如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流通、营销、管理部门,都涉及到能控的问题,不能仅重视对分管节能减排的领导和部门人员的传播,更要关注对所有领导与员工的低碳传播,才能在企业经营各环节中实现低碳生产的目标。全员传播,全员发动,让低碳社会成为全民的共同追求,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成为全民的社会理想。
第二,针对不同年龄、教育层次、岗位责任和要求的分层传播,在内容和目标上有所区隔。在学校层面,要编制适合不同年龄段公民素养教育内容,在幼儿、小学阶段,专注于养成学生的低碳行为习惯,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食物、垃圾分类等。到了中学阶段,除了培养低碳意识之外,还要传播气候变化的科学常识并引导学生开始关注气候变化的社会问题,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低碳行为,比如“变废为宝”、“绿植领养”等活动。到大学阶段,涉及到专业性学科教育,要将低碳理念融合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培养低碳的职业道德修养,比如设计类专业要将低碳理念贯穿于低碳产品、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城市规划的设计之中。对普遍公众,要传播和倡导的是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比如通过低碳公共空间的打造,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对于低碳生活的理解,太阳能路灯、绿色公共交通、低碳建筑等,都能促使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的理念层面走向具体、可感知的生活层面。在政府层面,针对不同的部门,将其区分为节能减排核心管理部门、协助部门和一般部门,核心部门和协助部门要进行专业化的传播,一般部门要进行一般性的传播。在企业层面,对研发、生产、运输、流通到销售不同岗位,将低碳生产理念和岗位责任要求贯穿企业管理之中。
第三,针对受众不同内容接受偏好和触媒习惯的分层传播,投其所好,提高效果。比如对幼儿和小学生,适合于图片、漫画类、动画类的信息,以及书籍、电视类媒体;对于成年人,适合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类+超链接的信息,以及书籍、网站、各类自媒体、手机、电视等绝大多数媒体;而对于老年人,思维受限就要注重信息的可理解性,适合采用报纸、电视、户外、收音机等媒体。
(四)重视效果监测,及时调整传播策略
对于某些城市政府只管发布,不问效果的传播,需要得到纠正。因为及时的效果监测,可以为传播活动的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撑,为下一步传播策略的制订与调整提供依据。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公众的气候传播效果的调查,可以请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公众调研,以便政府根据在公众气候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来调整政府未来的公众气候传播策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平台的反馈信息来获取公众看法,了解公众对政府气候传播的效果。对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互动,政府要注重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真诚性,做到真正的解决气候传播的有效性问题。
结语
近年来,五个低碳试点城市政府对企业的低碳政策和市场调控举措的传播,都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对公众气候传播的起步与探索也有可贵的借鉴意义,全面提高了公众对“气候问题”的认知和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众的低碳行为。也期望所有的低碳试点城市在未来能够做得更好,实现低碳社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中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