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2020-12-07张海鹏
张海鹏
(河钢矿业,河北 唐山 063000)
企业经济效益、生产效率若想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将思政工作做大做强,从根本上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推动力。根据我国当前发展情况来看,企业思政工作践行程度薄弱,再加上管理意识的不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针对于此,建议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意识,立足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创新手段进行加强管理。其中,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作为企业当前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可以适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发展,为该项工作的顺利落实奠定基础。如此一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必会得到进一步开展。
一、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贯彻与落实
企业作为国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家经济效益问题、建设根基问题产生直接影响。为进一步促进各大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人员主张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从思想、组织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力求将互联网思维理念及时贯彻与落实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1]。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在信息资源传播与共享方面实现了优化发展,利于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各抒己见,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目标方向。同时,互联网技术优势可以帮助企业领导人员及时掌握员工当前的思想动态变化,纠正员工不良价值观理念,以确保企业各项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贯彻与落实。
(二)互联网思维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企业各项工作应该严格按照创新发展措施进行积极改进与优化。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例,要求工作内容必须始终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从多个方面针对现有工作内容以及模式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强化处理。同时,企业应该发挥创新精神并将其贯穿于企业体制改革工作当中,以确保工作形式与内容得以创新[2]。
其中,在“互联网+”的视域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牢牢把握网络强国战略内容,实现企业内部优势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以确保企业发展格局得以拓展与强化。举例而言,企业领导层与基层工作者之间可以实现必要的交流与沟通,针对企业当前实行的政策制度内容进行表决处理,以确保员工学习的积极热情得以深化,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内在驱动力。
二、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企业领导人员应该认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形势,积极主动地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工作。践行过程中,尽量从多方面针对现有资源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企业思政工作得以创新发展。
(一)积极整合互联网资源,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是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尤其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空间明显比以往大得多。针对于此,建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资源,从多个方面针对企业思想政治创新工作进行驱动管理,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得以健全与强化。
如可以构建专门的网站,设置思想政治专栏等。利用生动形象的网页强化员工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在网页当中可以增加一些与企业相关的模块内容,如工作照片、活动图片等。并且在这些模块内容中渗入思想政治学习理念,让员工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身的思想政治路线,纠正以往意识形态方面的不足[3]。
(二)构建良好的交流沟通局面,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效果
深刻学习并贯彻党中央及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内容,明确当前企业思政工作的发展方向。掌握与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时刻做好新时代信息管理化工作,为思政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提供动力源泉。扎实推进思政工作人员,适当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学习领会活动。
明确党建思想、精神实质以及核心内容等,尽量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与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其中,领导人员应该自觉站在管理工作前沿当中,勇于承担起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及形式作的重责。同时,构建合理的沟通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交流群组等,加强自身与基层员工的交流效果,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深化贯彻与落实。
(三)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模式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科学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以确保各项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同时,日常工作开展过程应该树立良好的意识形态理念,尊重员工个体想法,通过不断掌握员工当前思想动态变化,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贯彻与落实提供内在驱动力。
结论:总而言之,企业市场竞争愈加趋向于激烈方向发展。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就必须从多个方面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力求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互联网思维管理目标进行融合发展,以确保企业可以实现长足发展目标。针对于此,建议企业领导人员应该针对思想政治建设问题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按照企业管理实际需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思维的高效融合,为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