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积累没经验,年轻人能当评论员吗?

2020-12-07文_李

传媒评论 2020年8期
关键词:徐勇评论员选题

文_李 攀

说到评论员,很多人的印象都是老成持重。因此,当我说自己是一名评论员时,有人会投以怀疑的眼光。这种质疑让我看到自己的劣势:缺乏积累,没有经验。看清了劣势,就应该积极作为、主动弥补。

从大一开始,我便在媒体当实习记者,在江苏各地奔波采访,写了10多万字的报道。毕业后进入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工作,不久后从一名见习记者意外转型为一名评论员。以前,看到报纸上刊发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和之江平文章,除了佩服之外就是看不懂。当我自己真正接触评论后,最强烈的感受是本领恐慌。

所幸,在部门领导和前辈的指导下,进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不到一个月,我写了一篇两会走笔,后来就陆续开始写政论文章,2019年参与了全国两会报道,2019年共完成3篇之江平文章和10多篇本报评论员文章,一个月的总编辑好稿最多能有8篇。当然,数量不代表质量,但最起码算是进入评论殿堂了。

从以前一直在路上,到现在更多的是坐在办公室里思考,变化的是工作方式,不变的是不断学习、增强本领。总有人说,新闻无学。这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应该被拿来鞭策自己: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如何让评论作品更有价值?也许很多年后,我可以大胆地说一声:新闻有学!

视文字表达为一种力量

大学毕业,新闻专业内的其他男同学都去了收入更高的地产行业和互联网通讯行业。尽管不乏师友劝我告别新闻这个行业,但我还是选择了新闻。不为别的,只为热爱。年轻,就应追逐热爱。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传统新闻行业似乎风光不再。在街上随便拉一个年轻人,他可能都会说爱看的是头条、短视频、虎扑等,而不是电视和报纸。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仿佛就是落伍的代名词。我不这么认为。时代在变,媒介的形式迭代,但总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

比如说,我始终相信文字表达的力量。作为一名业余新媒体玩家,曾生产出不少阅读量超过“10万+”的作品,可我感觉受益最大的恰是传统媒体教会我的对文字的把握和运用。我曾写过一篇千余字文章,题目为《别嫌读书苦,那是我们通往世界的路》,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有些文字没人看,并不是文字这种介质被时代抛弃,只是不够好。

好的文字,短短几句,或能打动人心,或能激发力量,但皆非凭空得来,而是功夫下在平时。我有一个习惯,看到好句子就摘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比如,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通稿当中形容这次庆祝活动时有一句话:“气势恢弘、大度雍容,纲维有序、礼乐交融”。显然,这四个词语内涵丰富、气质典雅却很少出现,是非常富有文字功底的表达,我摘录了下来。

除了积累,还需要多多打磨。古人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从事评论写作,打磨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应该长存心中、践行在日常。今年初第一个工作日,全省上下开展“三服务”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去一线。当天,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本报评论员文章《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记得在写作时,部门领导亲自指导、反复修改,为取标题思考良久。这篇文章被大量转载,“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标题深入人心,极富号召力。

文字表达力的背后,其实是思想力和情感力的支撑。文字能直观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厚度,也能承载感情。不论是主题教育还是“三服务”的相关内容,我都长期关注,因此容易把评论写到点子上,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好几次,长期未联系的朋友还找到我,说看了我的评论十分感动,比如《年轻是资本,不实干只会本亏利空》,就比较情真意切言辞优美。

当然,评论员的文字不是肆意抒怀,也不是个人情调的渲染。“妙手”也好,“辣手”也罢,著出评论文章都肩负着某种“道义”。有媒体的前辈说,要能做到面对自己的文字永不脸红,是一种能力。这就需要评论员“敬惜字纸”,坚持以新闻人的担当和职责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出强音,让自己写下的每句话都站得住脚、经得起检验。

把阅读培养为一种爱好

对年轻评论员来说,最大短板是经验的不足和思考的不够,而弥补这一短板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

记得做实习记者时,因为不会写报道,我就下载打印一些经典报道,反复阅读。成为评论员后,作为一名业内新人,不了解、不会写是我遇到的困境。那该怎么办?依然要靠阅读。

比如,中国青年报曹林老师所著的《时评写作十六讲》《时评写作十讲》,都是我案头的常备书,尤其是《时评写作十讲》,我通读数遍书已翻旧,很好地加深了我对评论的理解。人民日报任仲平文选,那更是写政论之前必须要深入学习的书籍了。随着评论写作的增多,我回头看这些书,每次都有新认知。

除了读评论类书籍,还需要多读一些专业书籍,尽量让自己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见解。否则,写出来的评论只会是隔靴搔痒。鲁迅致颜黎民信中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每篇署上自己名字的文章,都会陪伴自己一生。我们都应努力生产一些精品,少生产一些劣作。

因此,工作日的每天中午,我几乎都会去的地方就是浙报晓风书屋,刷饭卡购买书籍成为一大乐趣,最近就买了《历史学家的技艺》《在路上》《雍正全传》等。算下来,参加工作已在浙报晓风书屋买了几十本书。我还会阅读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阅读,也更便宜。

积累的知识,总会起到作用。去年第一次参与全国两会报道,我很懵,为了对全国两会的历史和制度有所了解,我还专门阅读了人大、政协制度的相关书籍,浏览了之前国内媒体的全国两会评论,于是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每天至少写一篇评论。

新华社著名记者南振中曾说,工作需求推动读书、读书提升工作水准,这就是工作与读书的辩证关系。所以我觉得工作是一件挺快乐的事情,工作既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又顺带能有一份收入,两全其美之事,岂不美哉?

当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倘若不读书不学习,面临的不只是写作瓶颈那么简单。现实当中,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陷入了“虚无主义”陷阱,很可能正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的缘故。读书,不敢说是为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至少能提升思想力和辨别力,让个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让增强敏感成为一种自觉

做新闻,职业敏感度很重要。在大学时做个人微信公众号,我每天都能找到不一样的选题。在全媒体文化新闻部当见习记者时,我经常跑温州,因为每次去那里都能发现并积累许多新选题。

评论员则有一些不同。眼看着每天都有许多时事热点发生,似乎都可以作为评论选题,但这些选题各有不同、价值有大小。能否找到好选题,提出一个旗帜鲜明的论点,是一篇作品成功的开始,而这主要靠的是脑力和眼力。增强敏感性,让眼力够准,才能使评论脱颖而出,提升评论作品的价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去年10月23日,浙江新闻客户端全网首发谢高华去世的快讯,之后不到一刻钟,浙江新闻客户端就发出我撰写的评论《谢高华去世,他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遗产?》,阅读量很快超过30万,被大量转载和引用。这篇评论的见报稿最终获得浙江新闻奖报刊类一等奖。那么,高度的敏感性从哪儿来?我有以下三点拙见。

首先,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看新闻、多浏览社交媒体,特别是在看重大热点新闻时有意识地思考这条新闻的评论价值,琢磨评论的角度,然后对照下其他媒体推出的相关评论作品,看看有无可资借鉴之处。

其次,作为党报评论员,要对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有一定的了解,熟读深思,从各种政策和提法当中发现角度,我的不少评论选题就是这么产生的。比如,今年4月份,我在浙江日报观点版发表了一篇评论《“三服务”好做法要及时制度化》,正是来自于我对“三服务”活动长达一年多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要培养表达冲动,练就“倚马可待”的功夫。平时要多表达,敢于表达。如果有些话不说出来,就会觉得很难受,即所谓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那就能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明白晓畅、一气呵成。去年11月,新华社徐勇老师去世。看了他的故事后,我很感动。12月10日,浙江新闻界举行座谈会,纪念徐勇学习徐勇,我当天下午写出了《弄潮·快评 |当我们纪念徐勇,我们在纪念什么?》一文,受到广泛肯定。今年,徐勇老师的夫人还送来了一本书,将这篇评论收录进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凭空降临的灵感,只有不辞辛劳地准备,方能在日常工作中找到有价值有分量的选题,多出一些精品,甚至在某个瞬间捕捉到灵感,妙笔生花。在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史上,新闻评论名家辈出、光彩照人,评论佳作灿若星河、耀眼夺目。作为一名入行不久的年轻评论员,我将再接再厉。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 好的文字,短短几句,或能打动人心,或能激发力量,但皆非凭空得来,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趁早积累。除了积累,还需要多多打磨。文字表达力的背后,其实是思想力和情感力的支撑。

■ 读书能弥补经验不足,读书能增加见闻、积累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站在智者的肩膀上,才能加速个人的成长。

■ 没有凭空降临的灵感,只有不辞辛劳地准备,方能在日常工作中找到有价值有分量的选题,多出一些精品,甚至在某个瞬间捕捉到灵感,妙笔生花。

猜你喜欢

徐勇评论员选题
研究生科研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探讨
谈诗词的选题
选题有误
打造地方广播的评论架构体系
情动百慕大
徐勇:让纪实走向远方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