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7徐艳梅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徐艳梅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3)

信息化时代对课堂教学的冲击和影响有目共睹,其中教学方式的变革最为明显。回顾现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对课堂教学的相关要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校舍的建设到教室硬件的配备等方面成效卓著。原来上课只能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任课教师是课堂的营造者和建设者,而随着信息化的相关发展,教师的角色逐渐向课堂的管理者和辅助者的位置转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获得了真实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对英语教学的效率提升起到了支撑作用,其带来了教学方式的伟大变革,值得各学科教师在授课中运用。

一、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社会虽然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在英语课堂教与学中,学生的学习仍受传统学习习惯影响,现状很是令人担忧,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考试压力大、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缺失、缺乏问题意识等。笔者将重点对学生不良的学习现状进行梳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一一对照,从根本意识上认清自身定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此处所列举的部分观点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此和教育界同仁一起商讨之,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和目标前进,这种学习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大脑思维,时间长了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是纯粹意义上的被动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我学”。随着电脑、多媒体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流行的“翻转课堂”即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进行的高度概括,学生和教师的地位真正做到了和谐共生,一唱一和,相得益彰,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也就是“我要学”。

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向学生强调对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所思”,人是一个善于思维和想象的动物。通过问题意识的树立,学生能够准确地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过的英语的语法、词汇以及解题技巧等知识点去解决它。学习压力的过大、创新思维的匮乏以及问题意识的缺失等现象,严重危害了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以上出现的几方面问题。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勇于面对,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对英语教学的推动和提升

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系统化解读,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当下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对从教者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信息化环境带来的课堂教学使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以教为主”过渡到了“教学互动”,只有使学生“要我学”的思维转变为“我要学”的劲头,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课堂上学风不正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还可以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沉下心去深入思考人类历史和社会万象,使新时代的英语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与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也就说我们常说的以教为主课堂授课模式。这种授课模式主要角色是教师,作为学生的客体好像成了附庸,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欠佳,势必会影响到客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需要学生群体共同营造,这就需要把学生角色提升到和教师同等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大力弘扬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把学生这一主体提升到重要的意向所指。在课堂授课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寄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

除了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外,另一个鲜明的表现即是针对课堂问题的巧妙回答。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要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面对老师提问的问题,有的学生就不能充满自信地去对答如流,因为他们害怕出现错误从而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发育所产生的自尊心所决定的,怕回答错误当众出丑,因而顾虑重重,若教师再对此学生的能力进行怀疑,势必会使此学生更加无助。教师就要摸清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多种途径刺激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脑神经。当他们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会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和战胜自卑的光荣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百益而无一害。因为课堂是一个整体,需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共同来完成,只有双方面共同营造,才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巨大转变带来了当代教育的巨大提升,除了高科技如多媒体、幻灯片、麦克风等全部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与学主体间的能动作用。信息化课堂带来的是教学硬件上的便利和快捷,而教学理念的常态化更新更是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下的英语课堂授课带来了“效率革命”,其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倡导相符合,是全面贯彻普及与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