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祥云边屯文化浅析(续一)

2020-12-07杨源忠

云南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卫城祥云洱海

■ 杨源忠

(上接2020年第3期第26页)

五、祥云边屯文化的基因——村落

贫民出生的农民明朝皇帝朱元璋,用“洪武调卫”规模空前的“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大师之笔,使得内地汉族大量涌入云南,移民遍布云南各地关津要隘,汉族从此成为云南人口最多、生产技术最先进、文化内涵最丰厚的主体民族,彻底改变了“彩云之南”的命运,让“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不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大规模的人员迁移,大量军户、民户进入祥云屯田戍守,设卫戍(所)屯垦戍边,在今天的祥云各地还尚残存着大量卫、所、屯、铺、营、邑村名的遗迹。

村名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而约定俗成并受社会公认的地域代号。祥云各种各样的村名,既能够揭开历史的现象,又能反映地理自然特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传说典故形成的

如祥云县,它最早的名字是“云南县”,在祥云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一直流传着“彩云南现”的神话。相传,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得知西南方有一条通往印度的丝绸古道后,就经常在宫中向西南遥望,于是梦中梦见天边飘过一朵祥云,汉武帝感到“吉祥之兆”,于是,便遣使追寻“彩云”的踪迹,使臣们朝着彩云的方向,一直追到今大理祥云县白崖,驻留多日,认为是“彩云”的尽头,遂在祥云的云南驿首置云南县而得名。这诗情画意的名字,为“祥云”升起的地方,抹上一层浪漫与柔性的色彩。因而在民国7年(公元1918年)的改制中,将源于祥云的“云南”冠之于省制之名,县名因“彩云南现”的传说寓有吉祥之意而改为祥云县。其间曾建立过云南县治,镜州、云南州、匡州、云南郡、云南赕等地方国家政权,所辖区域包括整个云南省。在祥云地域上就出现过洱海卫城、镜州城、云南城、匡州城、十二长官司衙门、金刚城等六座城池。随着时代的变迁,云南划区常有变更,但“云南驿”的古地名一直得以保留,沿用至今,成了中国地名史上的云南的“活化石”,历时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彩云南现的典故如传奇故事般地流传着。因此,祥云又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称。又如晒经坡,相传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返回大唐至此,以鲤鱼作船横渡浩瀚广阔波浪汹涌的青海湖,怎奈那鲤鱼千年修炼已成精怪,行至湖中便兴风作浪,鲤鱼精闹得唐僧和千卷佛言惨然落水,惹怒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他金棒搅海显神威,降服鲤鱼精,捞起经卷,在石山上晾晒,经文裂石成字,似刻镌之经文,晒经坡因此而得名。再如沙龙镇的水涨地,传说该村“地随水涨”,不会被淹。

(二)以姓氏命名的

祥云县以姓氏命名的村庄较多。如王姓居住的村庄命名为王家庄,赵姓居住的村庄命名为赵营,张姓居住的村庄命名为老赵营,刘姓居住的村庄命名为刘营,还有阮家营、周李营、郭官营、谢官营、周家庄、王家庄等。

(三)以植物命名的

有的是以树命名,有的是以树生长的位置命名,有的是以树的特点命名,有的是以树的形体命名,有的是以某种树木的高大特征而命名。如弯腰树、小竹园、上菜园、梨园村、黄连村、花园村、芹菜沟、茅草坝、芦子沟、桂花亭等,都显示着这些村庄的特产,都以其特定的标志而得名,给人以明显的启示。

(三)以地方明显特征命名的

如小桥村,在远古时期,云驿坝除四山麓有稀少的本地族人居住外,坝子是一片荒滩水塘、杂草刺木,青海湖泛泄洪流经青石湾至练昌,三甲洪流经天马河也至练昌,两水汇合往坝中低洼处冲刷出江河,经江尾从炼渡流入金沙江,年深月久,坝子内泥沙淤积,河浅面窄,狭窄地方出现木搭小桥,连接南北便道,故名小桥;象鼻村,因村旁有一大石似象鼻子而取名;双桥,过去该村路上有两座桥连在一起;禾甸镇的五柳村,过去村旁有五棵大柳树;玉龙庄取附件玉峰寺和龙马箐的首字;水盆铺,该村四面环山,形如水盆,旧时该处曾设有驿站;杨泗村,杨姓建村于中河边,中河古称“泗水”。还有板桥、干海子、大海子、老东山、黄土坡、瓦窑村、马坊、白塔邑、白屯、新邑、草场等村名的来历都与地方明显特征有关。

(四)以纪念事件命名的

如存德,相传过去某年,周围村落遭瘟疫,只有该村幸免,遂改名为存德;万工坝,该地初始修水坝时用工上万;老喜村,相传祖上有一辈人,60岁才生育子女,老来得喜;七合村,1958年设管理村时由七个自然小村组成;美长村,相传始祖罗美长在该地建村;梁王山,元朝梁王曾在该地驻扎兵营,建过行宫;杨海村,杨姓初始在两个小海子边建村。

(五)以地方主人姓氏或身份命名的

如大波那,古称大勃弄,系古白语“岛富脑”近音,意为大官府在的地方;旧站,元代在该地设驿道食宿站,该站后搬迁至云南驿称新站,老站叫旧站;黄家田,旧时为黄姓田庄;官庄,旧时为土司府的田庄;大仓、小仓,旧时为张土司家的田仓;高官铺,明代一高姓者为官,在该地驻守驿站。

(六)以军队机构设置命名的

如练昌,明朝时期曾在此地设过练兵场,后称为练昌;孔光营,始祖孔承明明洪武年间奉旨征滇,授职后在该地屯田落籍;李家营,明洪武年间曾有李姓军户在此扎营屯田;小牧舍,明代该地曾设过军马牧场;前所,明代曾在该地设前所哨;虞旗营,清代虞姓旗军在此驻扎,后称为虞情;银牌庄,原称银盘庄,旧时该地曾驻扎过兵营,后谐音为现名;董营,始祖董友弟明洪武年间征滇,授武毅飞骑尉在该地屯田落籍。

(七)以其他原因命名的

因寺庙名称形成的:如华严寺、神龙寺,均因过去村中有寺。大小药师庄,旧为药师寺田庄,上下显子,因村旁有“文官显子”庙;以街期日属相名形成的:如马街、鼠街、牛街等;以名族语言形成的:如妙姑,彝语“妙”,大叶麻栗树,“姑”,地方,东山乡的五西龙,傈僳语为有股泉水的地方。

祥云的村名起源,多为传说,故常有不同说法。地名的变迁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状况,在历史、地理、人文、考古等多个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透视祥云边屯文化现象的标志性遗迹

自从明朝初年“洪武调卫”以后,祥云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变得异常丰富,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保留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习俗,甚至习惯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边屯文化现象的遗迹。

(一)见证云南边屯文化辉煌的“洱海卫城”

欲了解祥云边屯文化,我们不妨也学习古人管中窥豹,从祥云的边屯文化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洱海卫城说起。

位列第26 卫戍(所),系云南布政使司及云南都指挥使司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要地的洱海卫城,即端坐在“云南”大地上(今祥云县城)老城区,就是典型的边屯文化的缩影。

洱海卫城由洱海卫指挥周能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始建,次年洱海卫都督冯诚、指挥赖镇及千百户等都建。整座县城为正方形,周长四里三分,城墙上砖下石,高二丈三尺,城外为护城河,宽四丈,深二丈,河边植有杨柳树。四城门建有楼堞,楼堞为二层重檐式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城门上有吊桥,东城门称之为镇阳门,南门称之为镇海门,西门称之清平门,北门称之仁和门。四周城墙上有垛口1530个,街有五街十三巷。

中原城池一般为四街八巷,独有洱海卫城为五街十三巷。相传祥云城选建在龙脉上,南门为龙头,北门为龙尾。东西城门相对,对东城门的一条街为东街,对西城门洞的一条街为西街,南北城门洞不能相对,因龙头、龙尾在一条线上将成为死龙,所以南城门居中,北城门龙尾西摆,对南城门洞的一条街为南街,与南街相通的为北前街,对北城门洞的一条街为北中街。所以,洱海卫城为五街十三巷。

北街巷端立着许多寓意吉祥富贵的砖雕门楣,图案有财神、八仙、龙凤、麒麟、花瓶、方戟等,表现出宅第主人生活华贵,品位优雅,祈求平安通达的精神状态。一幢幢大院老屋,斑驳沧桑,像洱海卫城脸上古旧的纹理,引领你出入历史文化空间。由北向南的老街,岁月没有来得及抹去的一段段天长地久的旧风古景、市井闲情的影像,一砖一瓦搭建出老街许多灿烂的生命,书写着城池生动的历史。两侧鳞鳞比比的店房错落有致,屋顶大都灰色的瓦片和天空相互映照,显得那么和谐自然。密密匝匝的市招,茶食店、杂货店,豆腐店、茶馆酒楼、客栈浴室,行当齐全,应有尽有,经营着各种花布、陶瓷、草席、茶叶等日杂用品,还有伴和着地方风格的祥云酱辣子和土锅产品。镇阳门建筑精严雄壮,楼堞、砖墙、拱洞古色古香……

明洪武十七年建官署(县衙)县在城南廓外,明正德十五年迁至城内南横街(现在的府前街),县衙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由大门三开间,大门前竖有一对标杆,标杆顶端为笔头,中间用升作装饰。进入大门后为仪门五开间,仪门后为县太爷审理一般案子的公堂,大堂两侧为县太爷审理较为重要案情的川堂,穿过川堂进入县太爷审理十分重要案子的内堂,内堂两侧的东西厢房为县太爷及眷属的生活用房。

这官署(县衙)的建成标志着洱海卫城的政治权力中心形成,为镇其城脉,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县城东、西、南、北四条街交汇点建钟鼓楼。钟鼓楼高约25米,通体分为四层。下层贯通街衢,中间立四棵合抱木柱,每方有券拱门匾一方,东为“辉联东壁”、南为“彩焕南云”、西为“瑞启西垣”,北为“恩承北阙”。第二层仍是四方形,三、四层则收缩,呈八方形。整个建筑像一颗大印一样,因东有凤凰山,西有卧龙山遥相呼应,称为“西座卧龙捧印,东迎彩凤御书”。

明隆庆5年(公元1571年)建成高20余米,终日云气氤氲,晚风盈怀,结构严谨,古朴典雅美观的三层楼玉皇阁。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由玉皇阁、前殿三开间、观音殿三开间、东厢房三开间、西北灶君殿三开间、西厢房三开间组成,形成一阁挑三殿的格局。

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即1573年)的“东岳宫”,十殿塑像再现了一个阴森恐怖惩恶扬善的冥都鬼国,把一个阴曹地府的情形有条不紊地摆在人们眼前,接引尘世间迢迢而来的善男信女,求神拜佛、超亡荐祖、救度亡灵,有古籍善本中青衫布衣踽踽而行的一介书生读书的书院,书院斗拱重檐,翼角轻举,线条流丽,形制古朴,勾窗图案各异,典雅秀丽。

“洱海卫城”,洱海卫城是卫县同城,军民襟处的典范,也是政管与军管融合的典型的中原文化特色建筑城池。它凝聚了古人多少艰辛的努力和智慧,垒砌成数条街名巷号,记载着先民雅致情怀,生动想象,与洱海卫城远年故事、地貌特征,连成一串久远的名号,显示着一种悠远的文化功力。它飘逸出的古风古韵,笼罩在旧日街巷之中,漂浮在往年堤河之上,点染在百年宅院之间,尘封在虫蚀的故纸堆中,对现代人来讲,有些是遥远隔膜的,而凝固在砖石构建和古董纹饰中的历史,却有如远年岁月中的一束烛光,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烛照晕化着6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洱海卫城收藏着所有走过的历史以及生命事件的真相,从文化的发展来说,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碰撞后,一种相对原始、质朴的保留。

(二)见证云南“军屯”从五品武略将军升授武毅飞骑尉始祖董友弟墓

朱元璋还在没有做皇帝前刚刚打下徽州的时候,他就听取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而开始了屯田。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了明朝之后,便从内地开始,逐步实行军队屯田。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洪武十九年九月庚申,西平侯沐英奏: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极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俬。上谕户部臣曰:屯田之政,可以抒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宜如所言。”大意是说: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九月,西平侯沐英上奏章建议由军队屯田耕种储备来解决军队的粮饷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家,深知百姓负担维艰,有减轻农民负担的初衷,也认为军队屯田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充足军粮,是有利于边防的大好事,同意沐英的建议,云南军屯始于此日。

卫所制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辖(云南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中央右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於五军都督府,亦隶属於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

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官员称谓及其品级:都指挥使司有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其下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高级军官都不世袭,由朝廷从世袭军官中升任或从武举人中任命。卫有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其下属有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等。千户所有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其下属为吏目;百户所有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则都是世袭的。

卫所军队都有固定的戍所,军人均需成家立户并带家属随军。明代制度,所有军士都必须成家立户,军士要有妻室同行,驻扎于指定的卫所,“卫军无妻辄罢革”。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凡云南卫军的女儿“有为官家侍女的悉取回送往戍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七月,送在京的大理、六凉卫军妻子往戍所”。所有卫军,每一军成一户,家属大都由原籍迁来且给予了一定优惠政策。因此,军伍也称为千户、百户。

从明朝洪武平云南开始,明朝就不断地从中原、江浙一带进行军事和商业移民。这些明初迁入的军屯移民,来源包括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及沐英所率亲军。他们的真正祖籍,遍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乃至陕西、四川等广大地域。

“在洪武至永乐年间,明王朝曾多次将江浙等地的豪族大姓强制性迁徙云南,同时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户中抽丁到云南屯垦,还发配罪徙者或招募流民迁徙云南。据《滇粹》记载,云南都督沐英、沐春父子,曾两次回江南招募汉民入滇,对入滇的农民发给种子、资金,分给田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携江南江西人民250余万入滇,给予种子、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宁、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1392~1398年),再移南京人民30余万入云南屯种。”

这些迁来的江南移民,当时多是整村或是整个宗族的集体性搬迁,他们到云南后多数还是以原来的村子或宗族为单位来屯垦。祥云县是重要的民屯、商屯地区,故留下大量以屯命名的地名。所以,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汉族人,祖籍大多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余入滇,见卫军每伍半是同乡,盖族大丁多,易于勾摄,归取军装,出入有伴,所以,民亦忘其之徙。”⑥由此可见,经过明朝大规模移民后,当时的云南到处都是汉族村镇,到处是江南士民云集,到处是吴腔越调。

明王朝在祥云设立了洱海卫,推行“寓兵亦农,屯民实边”政策,使得大量的中原汉族军士进驻祥云屯垦。洱海卫下辖有6个千户所,有军卒7358 人。这些几百年前来到云南的人,将他们原来的文化风俗、农耕技术带入云南,大大改进了当地农业的先进程度,后来的这些汉族人,有的魂归故里,大多墓葬都有“平云南”之类的官衔而留在云南大地之上。

在祥云,葬于董营村后的董友弟石墓,根据石刻碑文,董友弟墓就是“平云南”卒后墓葬祥云的代表。

董友弟原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县29 都人,生卒年月不详,于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随大将傅友德、副将军蓝玉、沐英率军入滇,由于“身先士卒,不避矢石。事平,以功授武略将军,给赐冠带。”洪武21年(公元1388年),调奉定远,功绩赫加升武毅飞骑尉。⑦后驻云川(祥云下川坝)承诏屯田于此,故取名为董营。

“忆先烈忠君爱民德垂后裔;念始祖奉命平蛮名辉今古。”这是明代在云南推行军屯制度和卫所制度的董友弟墓碑上的两幅对联,既说明了董友弟奉命平蛮,也点出了董友弟墓的雄浑。封土堆前有石质瓦屋式墓门,墓碑三连圆卷门形,中间部分为主碑,内嵌一块础石,上刻“明武略将军升授武毅飞骑尉始祖董公讳友弟之墓”的墓志文,内两侧刻有碑序。二十余具石刻人兽像成弧形排列立于墓前。有持笏文臣2个,持斧持爪武将各一个居中,兽像前列,以马寓“忠”,以羊寓“孝”,以虎寓“节”,以狗寓“义”,以狮寓“祥”,又环抱一个池塘,赋予了清正廉洁之意。石雕群体造型精美、古朴、浑厚,雕刻粗犷丰富,造形逼真,线条简易流畅,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是祥云地区迄今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石雕艺术。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卫城祥云洱海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
庚子战疫歌
洱海月下
奥体祥云
洱海太湖石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卫城之光
卫城之光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