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标研教学 五位一体巧设计

2020-12-07周帅1周伟2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周帅1 周伟2

(1.山东省潍坊市实验小学;2.山东省潍坊歌尔学校,山东 潍坊 261041)

基于课标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五位一体巧设计,主要通过:优化资源,构建丰富课程;联系实际,注重趣味实践;数学阅读,提升能力素养;学法指导,启发思维智慧,多元评价,促进自主成长。让学生学习有内容、有兴趣、有方法、有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把数学学好、学活、学精。

一、优化资源,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更有趣、更有效,围绕学科知识点对接生活环境,从贴近学生生活素材出发,基于课标与目标筛选、整合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设计导学案等;拓展趣味教学资源,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改编数学故事,设计数学小游戏,走进数学文化等;增设知识运用内容,鼓励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问题,如了解时事做统计,用品行、益智、健康等知识装饰立体图形,用数学知识写日记等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与此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趣味实践,生活化与趣味性激发兴趣

注重知识联系实际,让趣味数学实践活动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破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隔阂,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吸取营养,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学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兴趣作为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能促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丰富,意志力得到增强,从而使学习互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如开展“我爱我家测量实践活动”“快乐一天钟表制作与时间记录活动”“心中的画平面图形拼组活动”“开超市人民币使用活动”“做厨师帽实践活动”“小小截面千百面实践活动”“绿色种植百分率实践活动”,结合时事做统计、巧设计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从事这些活动所感受到的乐趣转为进行学习的需要。当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相一致,又伴有积极情绪体验时,对学生的深入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脑洞大开,不仅把知识做了延续和补充,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了应用意识。如:让学生对口罩种类与使用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经历了解情况、数据收集、整理等的能力。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装饰设计立体图形表面,起到了对自身成长正面、科学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用分数知识记录假期每天锻炼、阅读、学习等所用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知识、有体魄的好少年。

三、数学文化,让学生在文化构建中提升数学素养

把绘本阅读内容加入预习知识,在数学故事中巧设开放问题,用数学小游戏启迪思考与创新,在数学文化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通过深入研究,还用数学阅读中的不同形式串联起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如:让六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绘本《谁偷走了西瓜》了解圆柱圆锥特征,通过阅读白雪公主与雕像的故事,巧设怎么粉刷计算圆柱形表面积的开放性问题,通过数学实践做厨师帽让学生将圆柱表面积知识学以致用,通过数学小实验让学生直观发现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写学习日记,让学生加深对圆柱圆锥知识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方式,既能让学生保持和提高阅读兴趣,又能激发思维活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知识、拓思路、活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寻生活的奇妙。

四、学法指导,让学习知识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

课标理念: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关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过程,教给学生用数形结合、转化、类比、假设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做学习笔记,养成牢记基础、主动练习、梳理思维导图等的习惯。在整个学习互动过程中,我还会一直关注学生倾听、书写、审题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总之,我为学而教,以学促思,注重思想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多元评价,实现诊断与改进的激励导向最大化

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课标中也明确提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问题随时评价。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下,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作业等,鼓励学生主动和老师交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我会灵活采用面对面讲解、文字留言、电话交流、录制微课、易错题短视频等不同方式耐心地进行百分百反馈评价。授课针对评价。数学的本质是思维,课堂中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核心,通过师生之间、组内和组间生生之间、个体自评等多元评价中,促进学生高效、深度学习。重视家长评价。注重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评价作用,鼓励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并鼓励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亲子游玩、实现学生心愿等,以此保持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持久力。着眼未来评价。学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现在的评价,达到课标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遵循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特长、发展学生潜能,用特色评价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促个性发展。总之,通过多元线上评价方式,切实让评价具有较强的导向、激励、诊断、改进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持久力的延长,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