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骨笛源流发展与文艺特点探究
2020-12-07李姝萌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李姝萌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的骨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分支,如星星般散落在华夏民族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从遥远的河姆渡文明开始,骨笛这项乐器就已经出现在先民的生活中。目前国内有文献记载的骨笛大致包括:河姆渡骨笛、贾湖骨笛、红山骨笛和兴隆洼骨笛。不难发现的是,这些骨笛大都出现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而与这些被文献记载的骨笛具有相同研究价值的,位处中国西北内陆高原地区的“色达骨笛”(鹰骨笛),却鲜为人知。
色达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四千多米,这里民间艺术氛围浓郁,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厚重,是名符其实的文化艺术之乡。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而骨笛技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与东部中原地区不同的是,高原骨笛多分布于藏族、塔吉克族和柯尔克族居住的区域,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均有传承。
色达骨笛,又称鹰笛或度鹰骨笛,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笛身用整根鹰的翅骨制成,常用于独奏亦可作为伴奏使用,是藏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其乐声鸣翠悠远,特色鲜明,吹奏技艺丰富多彩,更因其特殊的制作材料而使得骨笛的保存时间特别久远,可长达数百年,甚至更久,也因此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一、色达骨笛的起源与形成
“色达骨笛”属于“甘肃骨笛”的支流,是甘肃地区骨笛发展传承的延续。并于上世纪40年代末西藏解放前夕,由甘肃省经藏传佛教“宁玛派”僧侣承习,传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内。依托藏族寺庙为发源地,逐步从宗教进入民间,并以为藏戏伴奏作为基础,逐步发展形成现在形式的一种非遗形态。
1948年,色达县夺智钦寺活佛日洛率20余名僧侣赴甘肃拉卜楞寺学习安多藏戏。①由于骨笛在藏戏表演中作为伴奏的乐器使用,使得日洛活佛在带回藏戏表演艺术的同时,也带回了骨笛的演奏技法,并于后来形成风格,自成一派。之后,日洛活佛相继改编了传统藏戏剧目《智美更登》、《卓瓦桑姆》,并于1949年藏历1月在色达首演,自此成习后于每年藏历1月演出,渐渐形成风格。自1959年至“文革”期间停演。②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色达骨笛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塔洛活佛在征得政府的同意下,开始面向社会为色达县藏戏团重新招募包括乐器演奏员在内的所有藏戏团成员。当时还是一名普通藏民(兽医)的第三代色达骨笛传承人罗热先生也去参加了应聘。由于罗热对管乐器的热爱,且他还会演奏竹笛,据他本人口述,当时正是因为他用竹笛演奏了一段《北京的金山上》而成功被塔洛活佛选中,并自此开始跟随活佛采用中国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骨笛的演奏技艺。受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的限制,罗热并不识谱,塔洛活佛教授他的所有技法与演奏曲目只能通过他的大脑记忆来进行学习与记录。1980年2月色达县藏戏团成立,并于当年5月演出剧目《智美更登》,罗热使用骨笛演奏了其中的《布达拉》、《心中的藏戏》和《扎西》等曲目。
200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格萨尔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拍摄高清电视片《智美更登》拍摄完成。该剧的编剧、导演、演员均由甘孜藏族自治州格萨尔藏剧团团员担任,演员均是来自牧区的牧民,罗热也参与了该电视剧的拍摄,并在塔洛活佛的指导下在该剧中演奏了骨笛,后于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色达县的骨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色达骨笛也正式被收录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色达骨笛中的“佛”、“儒”观点
色达骨笛的源流与发展依托都是以藏传佛教寺庙为基础的,并通过藏戏的演绎形式,首先在出家僧侣间流传、发展。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才逐渐进入藏族普通老百姓的民间生产生活中。
由于自古以来大多数藏民信仰藏传佛教,且“色达骨笛”本就来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值得注意的是,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但当该项非遗由甘肃传入甘孜州色达县后,很快就与当地人民普遍信仰的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并受其影响深重。不管从制作工艺还是具体到其所表达的音乐内容,都透露出浓厚的佛教色彩与文化内涵。
就其制作工艺而言,制作骨笛的基础材料就是鹰的翅骨。而该项非遗的传承人却明确表示,制作骨笛所用材料的获得只能够通过翻山越岭碰运气的形式,去寻找已经死去了的鹰的尸体来制作骨笛,而严令禁止猎杀天上飞着的、活着的鹰。这与大乘佛法要求的行为准则,“五戒”中的——不杀生,是分不开的。《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教以慈悲为主体,而慈悲就是对一切众生产生恻隐之心、拔苦给乐,要求爱护生命、救助生命、尊重生命,不得随意杀害、毁伤生灵。又因为佛教普遍认为众生佛性平等,皆可成就佛道。因此,不杀生也是佛教“五戒”中的第一条。而“五戒”是大乘佛法中最基本的戒律,是所有在家、出家的四众弟子(包括出家男众、女众与在家男众、女众)都必须遵守的基本戒律。所以对于长期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同胞而言,“不杀生”已经几乎是人人都在生而遵守的风俗习惯了。而将这样的风俗习惯融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本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这也是历来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群体认同感与历史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色达骨笛”该项非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建立在藏戏的基础上。色达骨笛第三代传承人罗热演奏的大部分骨笛经典曲目皆出自传统藏戏《智美更登》,且骨笛的运用在该出藏戏中涉及整出藏戏的各个部分,从开幕的曲目《布达拉》到闭幕的曲目《扎西》等不同的音乐中,皆有使用骨笛作为伴奏的成分。使用次数之多,也可见一斑。《智美更登》是传统八大藏戏之一,素材取自佛经故事,主要为宣扬布施观。鼓励人民仁者爱人,利他无私,以大爱感动天地,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本项非遗的最初创建者智克③日洛活佛,也正是本着教化民众的思想,才将这部传统藏戏进行改编,并融入骨笛的演奏技艺,以新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色达骨笛的非遗雏形。应该说,色达骨笛这项非遗技艺在最初的形态下,是《智美更登》这部传统藏戏的一个衍生品,是藏戏《智美更登》所要表达文化内涵的一种音乐类的外在表现形式。
色达骨笛植根于藏传佛教进行后期发展,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观念有一定的契合点。《论语·阳货》记载:“子曰:‘礼云礼云,云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句话表明,“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仁”的要求,要包含道德的内容。④色达骨笛中所包含的“不杀生”的佛教思想实际上与孔子所说的“仁”,在内涵上是一样的,是包含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爱的;而“仁”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善”的要求,可以说色达骨笛这项非遗在形式上是“美”的,并且在内容上做到了“善”,是“美”与“善”的统一。其二,《荀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中说明:音乐可以使民心向善,从而使社会风俗得以改变。色达骨笛在进入色达县后便与当地的宗教流派进行了融合,并在音乐传播过程中对该地区的人民造成了影响,产生了一定的教育意义,并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普遍认同与赞赏,最终演变成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外来音乐与本地文化相融合的成功案例。
三、色达骨笛的近期发展
当色达骨笛技艺发展到第二代传承者智克塔洛活佛手中时,已几乎完全建立在藏戏表演的基础上。传承人罗热先生也明确表示,智克塔洛活佛教授自己骨笛技艺就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活佛吹一句他跟一句的方式学会了藏戏《智美更登》中所需骨笛演奏的所有曲目,从而使得他学会了吹奏骨笛。而发展到此时的骨笛技艺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运用于《智美更登》这一部经典藏戏之中。此时,传统八大藏戏之一的《格萨尔王》中也开始出现运用骨笛作为伴奏的片段。
经过两代人的习承,当色达骨笛发展到第三代传承人罗热先生时,该项非遗的主要继承者已经不再是寺庙里的僧侣,包括罗热先生后期教授骨笛技艺的弟子也都已经是藏区的普通老百姓。可以说此时的色达骨笛技艺已经完全走出了宗教寺庙,进入了普通藏族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其所演奏的曲目也不再局限于传统藏戏中的剧目,而是出现了如《色达山歌》这样表达对故乡美好祝愿的、或反应个人生活和个人情感等民歌类的俗世内容。
受当代大众流行审美与其自身制作工艺所含人文内涵的影响,现如今的色达骨笛技艺正在逐步走向没落与无人承习的道路。其中制作工艺又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限制之一。制作骨笛所必备的鹰翅骨本就难以寻觅,加之该种鹰又面临着濒危灭绝的情况,想要大批量的获得学习该样技艺的必备乐器就已经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若是放弃“不杀生”的原始理念,人工饲养或大量捕杀该种鹰以获得制作骨笛的基础材料,不仅不被国家相关法律认可,而且会使得该项非遗失去原本的人文内涵与文化理念,成为一个只有所谓“非遗”形式的外在躯壳,难免变得舍本求末。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就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现象与文化行为,而非遗之所以能称之为非遗,就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丰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理念,这可以说是非遗的灵魂所在,而一个失去灵魂的非遗是不能称之为非遗的。
其次,该项非遗属于音乐大类下的器乐类。由于制作工艺的传统与原始,该项非遗的乐器音准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基本上具备了十二平均律的音阶体系,但是具体涉及到各个音时,还需在音准上做大量的改进。后期或可通过仪器测量出鹰骨密度,使用3D打印机、树脂等其他高新纳米材料,还原骨笛的基本形制、模仿其音色特点。力求做到在不改变该项非遗乐器原本形态的情况下,解决材料上缺失的问题和演奏上音高不准的问题。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或可通过当代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对该项非遗进行宣传与推广。扩大受众对象,不再局限于藏区的人民,甚至可将其推广至专业的音乐学院、社会团体,让更多的人,尤其是从事中国管乐器演奏专业的人了解色达骨笛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文化理念。相信以色达骨笛独特的音色和其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一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注释:
① 色达县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458.
② 周翔飞.甘孜州现存藏戏流派考略[J].四川戏剧,2007,(06).
③ 藏传佛教活佛称谓。类似于班禅或达赖,是对有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意愿而转世的人的尊称。
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