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创作风格与演奏特点
2020-12-07杨豫川河南师范大学
杨豫川 (河南师范大学)
一、贺绿汀生平简介及钢琴曲《牧童短笛》概述
(一)贺绿汀的生平
贺绿汀是20世纪中国音乐界有着非常大影响的作曲家、理论家和教育家。[1]他的一生奋斗不息并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音乐人才,为中国音乐教育做出毕生贡献的佼佼者。贺绿汀老师创作了很多民族音乐作品《牧童短笛》是最早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其艺术创作地位可想而知,开创了钢琴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贺绿汀籍贯是湖南省邵阳县人,父亲务农生活很贫苦。在贫苦的环境仍然充满幽默感,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1924秋毕业便留校担任老师。几年过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农村大革命。1931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校,开启了他的音乐生涯跟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选修钢琴与和声。在当时该学院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是很有名声的,这对贺绿汀来说是有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提升自己音乐专业学习,对作曲、和声等学科是一次更好的提升,对他来说在音乐创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始。1934年为我国电影创造达30多部经典影视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投身抗日。并创造出具有抗日战争精神的《游击队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创作的音乐作品进入高峰时期,创造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中国特色,并培养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二)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创作背景
1934年有一个关于演奏具有中国风格钢琴曲的活动,并且获得优异成绩的学子有100元获奖金还能免费有出国学习资格。贺绿汀为了有更多机会学习,天气十分炎热,在自己简陋的房子夜里创作经常奋斗到黎明。创作了三首乐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往日思》,在比赛中《牧童短笛》荣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具有中国风格特点的音乐闻名世界,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牧童短笛》和《摇篮曲》是贺绿汀所有钢琴作品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作品。[2]
二、《牧童短笛》的创作风格与分析
每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时代、民族不同,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贺绿汀先生善长运用民族调式,所以《牧童短笛》是被称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钢琴音乐作品,[3]在《牧童短笛》呈示部,再现部运用G徽调式,4/4拍表现的速度缓慢,给人以舒缓、悠扬、自由的感觉。运用此五声调式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特点。主题a乐句从弱起开始就凸显二声部复调手法一唱一答,使音乐连绵不断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第一小节做主音围绕D、G两个音符做支撑进行先上行后下行进行,接着加入色彩音,A,E曲折进行润色,曲折进行。每句常以落在G主音上。展开部Vivace活泼地与呈示部宁静做对比,有复调音乐变为主调音乐,是G宫调式。拍子变成2/4速度变快、旋律欢快,描绘了牧童在放牛时欢快的场景,带有浓浓的乡土风情,突出浓郁的民间风格。在这一部分采用大量装饰音,给整首曲子增添了色彩曲调具有极强民族特色。《牧童短笛》描写了小牧童放牛时无忧无虑、悠闲自得,山水秀美的画面,不仅书写了牧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田园风光的热爱,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苦痛表达了作者厌恶战争,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使得《牧童短笛》通过旋律来体现民族特点。在《牧童短笛》的创作中,优美的旋律具有极强民族特色,特点鲜明而闻名,旋律的民族特点以do、re、mi、sol、la五个音为骨架进行,二声部对比复调的织体,旋律模仿笛子声音,在旋律上突出民族调式的特点。乐曲的两声部正如两个牧童在牛背上一唱一答,旋律类似中国音乐歌唱性对答呼应的特点,这首作品将复调写作手法和具有民族风格旋律特点相结合,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呈现了一副优美动听的风景图。在创作融合了中西音乐作曲理论知识。由于中西方生活的环境不同、审美不同、文化不同,在创作理念也会存在文化上较大的差别,因此对音乐理论知识也存在不同。比如在中国音乐审美追求上,讲究的是意境幽远、韵味悠长,而西方音乐注重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在音乐创作中中国传统乐器例如:扬琴、箫、唢呐表现出来的旋律以单音为主,具有清幽、优美的特点。而在西方音乐强调和声、多声部以及复调音乐,所以西方乐器种类比较繁多,音域比较广。中西方赋予音乐表现不同,追求艺术生命的灵魂和知识追求也有差异性,带来的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论知识的创作、音乐文化也有不同。这就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模仿、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创造有价值的条件。贺绿汀在《牧童短笛》钢琴曲创作采取了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西方音乐理论知识,主要运用复调写作手法,在创作中没有完全照搬复调,并加入具有民歌特点的支声复调,他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浓厚的本土音乐风格。他创作的旋律采用民间乐曲为题材,融入复调织体的自由对位,形成一个一问一答的结构,并是最早运用二声部复调音乐,创作一首简约精致、结构布局严谨在短曲中有个良好的效果、成功的体现了中西方音乐理论创作相结合,形成具有代表贺绿汀风格的钢琴曲。在《牧童短笛》五声调式中,呈式段音程配置手法十分自由,灵活运用三、六度音程,很好的给听众呈现乐曲表达的意境。钢琴曲中段,能够看出左手带有音节下行的特点,这种创作手法在和声功能上有一定减弱作用。欢快富有动力性的旋律与和声音型结合,作者想表达的民族色彩和对追求创新精神已体现在音乐中,是丰富和声效果一次创作。在复调写作手法的运用。贺绿汀在复调音乐上运用旋律进行对位创作,采用西方复调对位技法与中国民间旋律相结合。《牧童短笛》是中国钢琴音乐中最早成功的探索有中国风格的复调与西方对位法相结合:从复调音乐特点看,不仅体现了中国音乐支声,而且又有西方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模仿复调。第1小节左手部分,以大致对称的二声部对位,以左右手两层互为倒影构成,又有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写作。第8小节可以看出左右手分别向下移低五度进行对比,具有中国特色调性音乐的自由复调。有的乐句采用“鱼咬尾”写作,当右手旋律进行到休止时,左手声部开始“咬”着右手结尾音。这样的创作手法就是“鱼咬尾”。
三、演奏特点
(一)连奏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是一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部分与再现部分的形成是对比复调的二声部,带有乐句的上下对答特点,渲染了愉快的气氛。演奏时左右手分句相互交织、互为补充要带有歌唱性演奏技巧用连奏来表现。在高声部以八分音乐和十六分音符为主,演奏时要有流畅的旋律跑动,低声部以四分、八分音符演奏舒缓为背景衬托;反之,对答时高声部起衬托背景作用,低声部旋律流畅跑动进行。演奏时需要注意乐曲的连线,像一句一句的对话,分清乐句的旋律走向,体现出不同旋律强弱关系。乐句连奏的声音不能太僵硬,要带有欢快歌唱的特点,体现牧童放牧时悠然自在的情景。连奏时手腕要放松不能坚硬,手腕推动旋律进行要具有歌唱性、连贯性。
(二)半连音
旋律声部小乐句单声部演奏具有歌唱、抒情性,然而有些乐句出现了半连音。小乐句连奏歌唱性相比会有些高兴、生动等感情加入进去,A段给人以舒缓、自由的感觉,半连音演奏不能违背了A段变现风格。演奏时手指要紧贴琴键,不能出现短促跳音,用手指带有跑动,手腕要放松不能紧张,使旋律奏出优美、流畅的感情。
(三)装饰音的演奏
在《牧童短笛》中为了突出中段曲调色彩,旋律巧妙运用加花装饰音,用来模仿乐器中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创作的手法。为了给乐曲增添更加委婉动听的演奏,用来模仿乐器中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创作的手法。由于2/4拍节奏给人以活泼欢快带有动力性特点,装饰音的演奏可以烘托音乐氛围。因此,演奏装饰音要正确。1装饰音没有留出时间弹奏,还要把装饰音弹出来,演奏装饰音时抢占时值,演奏以后还有空余时值。2为了给主音留出空间,因而就快速演奏。以上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的装饰音演奏要突出主音。演奏时装饰音时要平均,时值不能搞错,要轻巧、短促、俏皮的演奏。从而把《牧童短笛》模仿笛子带有欢快、动听的旋律又具有中国风味特点音乐展现给听众。
四、《牧童短笛》钢琴曲对当代价值的影响
(一)钢琴曲的地位
《牧童短笛》为第一首“中国钢琴作品”,是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点最多也是最早最成功的钢琴曲。[4]新的作品出现必然会有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牧童短笛》的创作结合了西方音乐创作特点,创作出具有中国风味特点的音乐。音乐是世界的、这一创作的融合更好地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更好地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从此具有中国浓厚特点的琴声奏响在国内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牧童短笛》开创了中国民族钢琴音乐新天地。贺绿汀在中国音乐风格成功的将西方音乐奇妙结合。《牧童短笛》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以中国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了一首旋律优美、欢快、生动、流畅的钢琴独奏。《牧童短笛》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认可,这一成功的杰作在中国民族钢琴具有开拓性意义。
(二)弘扬民族文化、融入西方精神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将西方音乐技法特点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相结合。贺绿汀的勇于创新、探索精神,在钢琴创作上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成功的探索有中国特色钢琴曲,丰富了钢琴音乐文化,为我们年轻人起了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榜样。欧洲器乐种类繁多,中国的钢琴也是来自欧洲,要想在中国有很好的发展,就要有自己的创作思维,要以中国文化特色为前提,借鉴西欧文化融入中国钢琴音乐。正是这样有西方精神的融入对我国《牧童短笛》钢琴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结 语
贺绿汀老师为中国音乐教育奋斗一生,给我们留下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歌唱曲。《牧童短笛》的创作是他最早最成功的作品,这首作品短小,但旋律悦耳动听给人以描绘中国大好河山的景色,牧童悠闲自得在放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节奏鲜明,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贺绿汀先生创作的钢琴曲并不多,但是最早将西欧音乐技法特点与中国民间音乐风格相融合。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以后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他在音乐创作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继承人应该继承老一辈贺绿汀老师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