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线上线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2020-12-06钟频
钟频
摘要: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侵袭,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广泛开展网络课堂。随着疫情的控制,师生陆续回归校园,如何衔接线上线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课程衔接;线上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061-02
2020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封闭了校园,但我校师生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调。广大师生效应国家的号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期间,教师们承担了多个角色:线上教学主播、线上教学活动策划师、学生心理咨询师等。学生们通过开放的学习平台,参与教师直播课堂,自主学习和网课学习相结合,完成了2020年上学期大部分的学习任务。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2020年上学期教学周的第十五周,师生们陆续回到了校园,恢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当今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然成为了通识教育,是非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间国家提供了众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特别是慕课,即大规模公益性开放式网络课程,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课程。如何能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做好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问题剖析
随着大量教学资源的免费开放,学生们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短视频等平台学习。“互联网+教育”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迅速地普及和推广。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丰富了教师的课堂素材,增强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网络课堂在计算机教学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1网课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疫情期间,我校的教师们按照课程需求,设置教学方案,发布课前预习内容,课后巩固练习。学生在教师统一安排下按照课表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学习。表面上看,教学环节完整,但在实际操作中,随着网课的推进,教师们感觉到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逐步下降。学生在计算机前,难以长时间的保持高度注意力,去理解消化网课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自主性较强的学生能完成课堂相应的任务外,其他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很难坚持。学生在听课时,会被手机或电脑弹出的各种消息打断,或是被家中其他事物转移了注意力。此时,教师看不到学生的实时情况,无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偏。长此以往,自制力强的学生更加优秀,自制力差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越来越跟不上。
1.2网课欠缺与学生的互动性
传统课堂,教师直接面授学生,学生对于自己没有听懂的部分可以直接和教师面对面地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直接感受到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时面授解决问题。但是疫情下的网课,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广,学生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位学生答疑。一旦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就影响了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也消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1.3网课与已有教学资源整合难度大
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将网络上的视频大致都要观看且筛选一遍,在看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无疑将大幅度增加教师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长此以往,难免有些教师会产生抱怨和不满。另外,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还要平衡课本和网络资源,否则会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出现缺失或重复。
1.4网课传递的情感信息不足
大学不仅承载着传递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实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传递[1]。在大学里,同学之间一起生活的环境,一起学习的氛围,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教师体现的师德师风都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在网络化的虚拟教学中都是无法体验到的。
2措施策略
经过长达数月的线上学习,2020年上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关键环节是要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环节:
2.1线上教学摸底
教师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次课的教学笔记,并提前发布在班级群,便于学生查漏补缺,找到教学疏漏点。了解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反馈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前期开展的线上学习效果调研,寻找学生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教师需对每位所授学生学情做到大致了解。
2.2问题分析解决
开学即进行线上教学效果摸底,教师认真分析学生试卷,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整理笔记、作业、摸底试卷等,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3查漏补缺
复课后,把线上教学内容从头讲是不太可能的。一是本学期的课时不允许,二是炒回锅肉也没有必要,势必事倍功半,效果不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知识梳理,重难点专题复习讲解,讲练结合,查缺补漏,确保每一位学生尽量补齐耽误的课程内容。
2.4特殊补不遗漏
对于个别因网络或硬件等各种原因耽误的学生,也要因人而异安排查缺补漏,确保每人都能学习到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整体突破。根据入学调研结果,针对中等及偏上学生的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进行专题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周末回看线上教学视频,爱心个辅,师徒结对等方式自主复习,反复练习等方法进行逐步解决。
(2)课前补充。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连接上实现无缝对接。由承担本课程的优秀教师,开展多次教研活动,凝聚整个教研组的智慧和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和设计,将课件和已经剪辑过的视频资料结合起来,并配以录音讲解,为保证学生学习的专注力,每个知识点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做成“微课”。微课制作时注意将高深复杂的专业概念适度弱化,摒弃艰涩的学术术语,多设置实例和练习,努力使课程更生动更有趣。例如微课可以以某个任务为驱动,提出问题,实现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点,逐步攻克难点,回顾先前知识,唤醒已有经验,介绍背景知识,最终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2]。
(3)课中教学。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繁琐的逐一讲解,只能实现“精讲”,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复讲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混淆点,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实验课进行实际操作或验证,繁多的授课内容和有限的计划学时不相匹配,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主要在教,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与学的空间很小。教师辅导学生,答疑解惑的时间也非常少,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新的模式下,学习内容不再受到计划课时的限制,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原先课堂讲授的识记性内容和低难度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量的情况下,让学生辅以微课逐一学习这些知识点,留出更多时间在课堂上讲解课程案例,回答学生的疑点,与学生探讨其中的知识点。
(4)考练巩固。学生通过微课资源反复复习巩固重点,难点,易错点,并且进一步扩展学习,促进知识点的迁移应用。平台在后台记录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师参考其记录,可以很容易得知学生哪些知识点不懂,掌握的程度如何,进而促进教师教学反思[3]。利用晚自习进行考练巩固的方法,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知识内容,通过逐步筛查,教师讲评,循环往复地解决复课前存在的问题。
总之,这场疫情是对所有师生的一次重要考验,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作为教师,一定更要把握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坏事变好事,疫情不但不延学,还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萍,陈章进,庄伟明.慕课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7(11):80-82.
[2]王利娥,刘红翼,吴璟莉,等.慕课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9(8):51-54.
[3]刘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工程,2018,21(11):55-58.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