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护士的应急处置能力

2020-12-06龚顺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护士

龚顺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顺应现实社会,也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就如何培养护士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探讨分析。基于此,本文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基础,分析了培养护士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以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护士;应急处置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126-01

多变且复杂繁琐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来应对,然而,护士应急能力的体现是建立在丰富全面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随着现代卫生事业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护理的需求随之增加,护理的安全性及风险预防也就成了医护关注的焦点问题。2020年的“新冠型肺炎”既是对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考验,也是对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考察,在钦佩于护理人员不惧生死、临危不乱的斗争精神的同时也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瑕疵。基于护理人员在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的培养力度,从而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一、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做到井然有序的抢救

因自然性地震、急性疾病、人为车祸等导致的创伤性休克、晕厥、昏迷等情况应制定出健全、周密的专科抢救常规,每名护士都要娴熟地掌握人工呼吸、心电监护等操作步骤,并且在准确使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剂量的基础上为病患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注射液体的畅通性。

二、完善层次健全的管理制度,培养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决定其制度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应急处置能力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处理有序性,管理者应充分完善各项制度,使各个级别的人员做好各自的工作内容,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配、汇报等工作,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领导者不仅要优化制度管理,還要着重培养内部人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以急救团队为主体,要求每个护理人员做好自己分内的护理工作。同时,在执行急救任务前,领队人员应当对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再次明确;在行动过程中,更要针对急救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并在团队中开展集体探讨,吸取经验教训。急救护理团队应以相互信任、勤于沟通为基本原则,进而有效提升护理团队任务执行能力。

三、定期引入新人,加强技术演练

随着护士年龄逐渐的增长,在急救护理团队中,无可避免地会加入一些新成员,因此注入新鲜血液就成了扩充急救团队的主要方法之一。相较于体力不足、精力缺乏的年长护士来说,刚刚毕业的新护士年轻、体力充盈更适宜急诊急救工作,由于刚步入工作岗位,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致使他们无法及时准确地应对突发情况,因此就需要加强对新人的培训。在新人培训过程中,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除了要对新人进行培训外,对于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会议。然而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培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学习技能质量。对病患的血压测量、化验、抽血、心肺复苏、吸氧、导尿等常规操作以及一些器材如呼吸机、心电图机、脑CT机等的观测方法都需进行实际演练来增加熟识度。综上所述,定期收纳新人并加强全体人员技术演练能够促进护士应急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护士紧急配合医生对症处理的能力

急救护士在面对因突发情况而产生晕厥的病人时,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第一,应尽量不随便移动病患身体以避免因姿势变动而使病患生命产生威胁的情况,同时在患者鼻子前用手指探一探呼吸是否正常,第二,附耳倾听胸口处心脏的跳动频率,如其在正常范围内,则要对患者的脸颊或身体轻轻拍打,让其逐渐恢复意识,第三,在无呼吸无心跳的状况下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或实施人工呼吸,在实施心肺复苏时急救人员需慢慢移动患者身体,使其保持平躺姿势,令其头部歪置一侧,实施胸口挤压的方法进行急救,及时对呼吸骤停的病人实施人工呼吸,从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配合医生对症治疗,既挽救了患者生命,又培养了护士应急能力。

五、定时开展专家知识交流讲座,扩充专业知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医院需定时邀请高水平的急诊急救权威专家开展阶段性的知识讲座,在学习交流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与急诊急救相关联的外科、骨科、呼吸科、心内科等方面专家多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当以急救过程中遇到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重点进行讲解。例如,因农药中毒患者、烧伤严重的患者、车祸严重导致骨折的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等,同时要详细讲解技术性器械操作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问题等。通过专家的讲座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减少了因差错致使医疗事故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技术质量,有效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六、加强护士的技能考核,提升应对能力

对护士应急能力的考核要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这两大方面内容,为全面了解护士对基础的急救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选在恰当的时间(如培训前或培训后)定期考核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另外,可在考察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由考官设立相关险情或突发状况来进行仿真情景考试,在考核时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冷静,做到井然有序。通过此操作,不仅考察了护士在急诊急救中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还对医护人员之间的领导、配合、协调能力有了深刻了解。结合两项内容的考核,不仅可以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效率,为其后续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能够真实确切地反映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力以及经验,更是整所医院在急救方面的真实写照,提升护士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不单单是为了避免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更为了病危患者赢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进而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爱霞.运用PDCA方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6):195-196.

[2]王玉连,钟翠玉,王欢,冯瑞章.提高急诊科护士应急能力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S2):543-544.

[3]黄美群.变电值班人员事故应急能力提高方法探究[J].广东科技,2014,23(12):58+55.

作者单位: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云南昆明  650032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护士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还有病呢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寻找护士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