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2020-12-06袁焕欣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

袁焕欣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有致残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病与中医血痹,不仁等疾病的记载相类似,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治疗本病的验方进行讨论总结,希望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血痹,不仁,伤寒杂病论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102-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多种机制参与了神经病变的发生,神经营养小血管动脉病变供血不足可能是单一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临床特征是四肢远端的感觉障碍及营养障碍,表现为肢体的麻木疼痛,皮温减低,蚁行感,伴腹泻,泌汗异常,肱二头肌、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手套袜子样感觉减弱为主,肌电图显示周围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障碍,甚至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1],是导致糖尿病致残致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血痹”“麻木”“不仁”“脉痹”的范畴。麻木在《金匮要略》与《内经》中称为不仁,《金匮要略》中言: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临床表现为“痛、麻、木、凉”病机是消渴气阴两伤,瘀阻脉络,阳气不能到达四末,推动气血无力,不能温煦,濡养四肢,故发凉,病情进展,脉络组滞,皮色发白或发黑。治疗上应以活血通络,益气养阴为要。

《金匮要略》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治疗血痹的要方,《金匮要略》第六中言: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内经》曰:精不足者,温之以气。形不足者,补之以味。君药黄芪,补脏腑,通经络,浚三角之根,通营卫之气,为经络补气圣药,桂枝,生姜配伍黄芪,共同振奋阳气,补血通瘀。 和白芍、大枣酸甘化阴,治疗糖尿病气阴两伤的本证。黄芪通痹,用量可到30g,临证使用时间可加入鸡血藤,夜交藤以增强通络,祛风,疗痹的功效。下肢动脉斑块明显者,加莪术,海藻化痰活血通络[2]。病案1,陈某,2型糖尿病病史10年,糖化血红蛋白10.3%,平素口服美迪康 1粒tid,安达唐 1粒 qd治疗,患者视物模糊,手脚麻木明显,口干,多饮,予门诊查:糖尿病周围感觉阈值测量:患者浅感觉障碍,深感觉良好,舌红脉涩,苔薄黄,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如下:黄芪30g,芍药12g,桂枝9g,生姜12g,天冬12g,麦冬12g,知母9g,天花粉12g,5剂后,患者手脚麻木减轻,复诊后,原方再服5剂,手脚麻木显著好转。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甘草,细辛,大枣,通草组成。是治疗血虚寒凝的首选方剂,本方具有扩张末梢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效。方中当归养血和血,桂枝温通血脉共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白芍养血和营,共为臣药,通草温通经脉,大枣,甘草健脾养血甘草调和诸药,当归四逆汤温通经脉,对于阳虚寒凝的血痹效果显著[3],可显著缓解患者肢体疼痛、麻木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案2:患者李某,2型糖尿病3年,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常年四肢冰凉麻木,空腹血糖波动在6-8mmol/l,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辩证为消渴病阴虚寒凝证,拟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甘草6g,通草6g,大枣8枚,地黄20g,山萸肉9g,4剂后,患者诉手脚冰凉显著好转,原方再进5剂。

桂枝加葛根汤:《素问.逆调论》曰: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不用,肉宜故也[4],桂枝加葛根汤调和营卫,升筋舒津。可以应用于治疗DPN,桂枝通阳止痛,为上肢病变的引经药,生姜助桂枝通经络,散寒邪,葛根疏通经络,益气生津,同时可以治疗糖尿病消渴本证,白芍,大枣酸甘化阴以滋营阴。整方共奏滋阴通络,调和营卫之功效。 病案3:张某,发现血糖升高半年,于我院行OGTT试验诊为:2型糖尿病。刻下:口干,多饮,大便稀溏,指尖麻木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小便无沫。辨为:消渴病,气阴亏虚,营卫不和证。治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葛根12g,桂枝9g,生姜6g,甘草6g,天冬9g,麦冬9g,山药10g,10剂。患者服用8剂后自诉口干,多饮症状好转,手指麻木减轻。嘱患者继续胰岛素降糖治疗。

桂枝新加汤记载于《伤寒论》太阳病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DPN患者症属气营不足,营卫不和者症见四肢麻木,疼痛,伴恶寒,发热,汗出者,可予桂枝新加汤调和营卫,益气和营[5]。温补脾肾,滋养经脉,活血通络,可以有效改善DPN患者的臨床症状,体征及感觉运动传导[6]。

乌梅丸主治病机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乌梅丸可以修复损伤的胰岛细胞,提高肝糖原含量,加速葡萄糖原转化为脂肪[7],《内经》曰:肝脆则病消瘅,DPN患者耗伤阴津,筋脉失于濡养,可见酸胀麻符合厥阴病病机,乌梅丸补以酸,助以焦苦,益用甘味之药和之。组方包括酸甘敛阴药物的乌梅,温热药物干姜,细辛,附子,蜀椒,人参,当归,桂枝,寒凉药物:黄连,黄柏共同治疗寒热错杂的厥阴证侯。病案4:齐某,口干,多饮4年,2型糖尿病,腹泻病史,受寒后加重,平素消骨善饥,手脚麻木,无间歇性跛行。舌淡红,苔黄腻,脉弦。辨为:寒热错杂,气血淤阻证。治以:乌梅丸加减:乌梅12g,细辛3g,干姜9g,黄连6g,当归9g,附子3g,蜀椒8g,桂枝6g,人参9g,黄柏12g,桃仁6g,红花6g,患者服用6剂之后诸症缓解。原方加当归6g,再进6剂。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经典的临床内科书籍,辩证准确,用药精当,对于现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通过在临床上的使用,如果辩证准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针灸,中医推拿熏洗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黎仁良.经方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57-58.DOI:10. 3969 / j. issn. 1672 - 2779.2019.23.023.

[2]周强,彭智平,赵锡艳等.仝小林基于"络病"理论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2):44-46.DOI:10.3969/j.issn.1000-2219.2013.02.014.

[3]魏开琼.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J].心理月刊,2019,14(12):186.

[4]陈耿鑫.经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规律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5]郑霞,张强,王云江等.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临床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4,32(6):17-19.

[6]王武军.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77-78.DOI:10. 3969 / j. issn.1005-5304.2008.02.044.

[7]卢健,李瑛,王凌志,张学仕.乌梅丸降血糖作用的机理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5(05):892-893.

作者单位: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