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忧亦喜说手机

2020-12-06任春逸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班会亲子家长

任春逸

积累了半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还算差强人意,想趁着寒假期间给自己充充电,下学期继续大展拳脚,谁知不期而遇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课堂——素昧平生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的班主任工作画上了一个问号,一个崭新的工作方式应运而生,然而我却被这冰冷的隔空对话打击的一脸茫然。没有了教室的温度,看不见那些可爱的笑脸,我的学生们,你们还适应吗?显然,我是没有自信的。网络教学APP就像雨后的小苗苗,拔地而起,我似乎听见了它胜利的笑声,在嘲笑一个不懂现代科技的落伍班主任。我只能臣服,只能尽快跟上步伐,虽然我不喜欢它。每天面对着电脑和手机上课,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说一场没有观众的单口相声,没有掌声,没有回应。我的学生们,你们在听吗?依然,我还是没有自信的。我尝试着各种办法互动,收效却微乎其微,学生们或许也不喜欢这些方式,但学生们也不喜欢我了吗?手机,隔在师生间,形成了一个冰冷的屏障。

来电——触目惊心

一个陌生的来电,我下意识感觉应该是学生家长,应该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电话沟通,接通的一瞬间,摔打物品声、咆哮声、聲嘶力竭的哭喊声、还夹杂着一声几近崩溃的“老师啊……”“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没有人回应我,依然还是椅子来回的摩擦地板,女人尖锐的哭喊,男人疯狂的吼叫,各种物品噼里啪啦摔落,以及一个稚嫩的挣脱声:“放开我,放开我……”分不清层次,一团乱麻。无数个可疑可怕的场景闯进我大脑里,我的心也跟着揪到了嗓子眼儿,思绪和声音混沌不清。“姑娘啊,妈求你了,老师给你打电话了,你跟老师说……”女人声音颤抖着,男人声音也低沉了,“老师电话,快接啊……”周围的声音渐渐的安静下来,突然哇的一声,我的心又跟着一紧,只觉得这一声拼尽了全力,释放了内心所有的苦闷,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一浪高过一浪,隔着电话,我都感觉到了泪水的绝望。

凭着职业敏感,我猜到一定是学生和家长闹了矛盾,我努力听着对方的声音,尽量平复思绪,赶紧组织语言,开启我最擅长的教导模式。泣不成声的一句“老师……是我……小范子……”啊?这是我班上最优秀最听话最懂事的学生啊,怎么会闹出这样的怪事呢?我压制内心所有的疑问,“哭吧孩子,哭够了慢慢说,老师等你。”这一句安慰不要紧,那边的哭声更加的肆虐了,我是不是说错话了?“你俩走,我不想看见你俩,走!”一声尖叫,震得我浑身一抖,“走!”“姑娘啊,你跟老师好好说,别干傻事啊!”唯唯诺诺地挤出一句女人的声音被摔门的巨响淹没,这摔门声响得直带回音。卸下包袱的断续抽泣,放松警惕的一声长吁,学生的情绪渐渐平稳了,不会干“傻事”了。“说吧,老师等着呢,老师听着呢……”

手机已经发烫了,耳朵也开始隐隐的疼,终于我们达成了暂时的君子协定,不和父母说话,不干傻事,父母不许批评指责孩子,一切等冷静下来再说……这是我见过的前所未有的家庭矛盾,学生玩手机,聊微信,家长盛怒,偷偷删除了所有的游戏账号,偷偷给所有的微信好友发了“绝交信”,用尽了所有力气批评指责孩子……孩子用唯一的办法选择了抵抗——打开窗,爬上窗台……幸好孩子爸眼疾手快,不然,后果不敢想象。我知道了,手机不仅给师生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更给亲子之间挖开了一条深不见底的鸿沟,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想想都后怕,手机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还是我们平时疏忽了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要反思了!

畅谈——融化寒冰

疫情封闭,我们只能隔空交流,媒介正是这“该死的”手机。夜深人静,正是思绪翻滚之时。我分别跟学生、家长私聊,双方都在痛斥对方的过错。学生:“我妈太过分了,她仗着是我妈,她是大人,就可以随意窥探我的隐私;仗着她的家庭地位,可以随意支配我的行为……她……她根本就不理解我,也不陪伴我,她随时随地看手机,把我当空气,她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家长:“我在外面辛苦挣钱,尽力照顾孩子的生活,孩子要啥买啥,我就是想着让她好好学习,将来能出人头地……一点家务不让她干,一点苦不让她吃……她怎么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呢?”双方都说对方不理解自己,我知道了,母女关系的裂痕不是一两天了。我问学生:“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你说了她这么多缺点,那她有没有对你好的地方呢?她平时除了管教你,还为你做了什么呢?”我问家长:“你只知道挣钱,你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吗?你想要孩子光耀门楣,你了解孩子对未来的规划吗?她要啥你买啥,买来孩子的快乐了吗?”就这样,一来一回,我们聊了好久。人最大的通病就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说“我知道妈妈爱我,为了我付出很多,而且很多时候妈妈的辛苦我都看不到,但是她不应该窥探我的隐私,不应该干涉我的生活”。家长说“我知道陪伴孩子少,不爱跟孩子沟通,不了解她内心的想法,窥探孩子的隐私是我不对……”人最大的软肋就是爱,只要还彼此爱着对方,那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聊着聊着,两个人都意识到了自己些许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我又把我们三个人加入了群聊,把最能触动对方的聊天内容截图发到了群里,情况有所缓和。突然我想到,会不会母女互换一下角色,再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会有所突破呢?孩子当“妈”,妈变“孩子”,话锋变得有点搞笑,“小妈妈”说:“孩儿啊,妈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希望你有个美好的未来,现在不努力,将来要吃苦……”“大孩子”说:“生活中不只有学习,还要有家庭,有亲情,有陪伴……哪怕一起做顿饭,一起洗个澡,这都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就这样,娘俩儿心里的冰块融化了,这就是老师的幸福感吧,虽然很简单,但却很有成就感!

变身——推己及人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不只这一家因为手机引发家庭矛盾。手机已经成为破坏家庭关系的第一杀手!我想召开一次亲子共谈手机的班会,并且亲子互换角色、互换立场的来交流。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学生及家长的支持,经过细心的策划,一场特殊的“手握文明,掌控未来”的主题班会在钉钉视频会议展开。说实话,从来没有这样举办过班会,对于结果我是没有信心,真怕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我也真想为家长和学生做点什么,除了学习,除了成绩,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母亲!

视频班会如期举行,会议中,亲子双方都很严肃紧张,大家都想把对方驳斥到体无完肤。改变对方的想法是每个人都想做到的。第一轮学生们主张“手机有益论”,反方家长们主张“手机危害论”。还没等班会正式开始,几乎所有的家长开始群起攻之,钉钉会议因为视频过多,语音过多而乱成一团,已经听不出子丑寅卯,每位家长都急于表达对手机的痛恨,手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说真的,听得我都有点想笑,本来一次小小的班会,已经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有的家长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提高了嗓门、涨红了脸庞、瞪大了眼睛,我真怕家长一激动,再跟学生起矛盾冲突……“成天玩那些破游戏,颠倒历史、画面污浊、暴力倾向、浪费时间、影响视力、分散精力、耽误学习……成天刷那些破视频,无聊透顶、三观不正、意志懈怠……”学生们更是要表达对父母控制手机、对手机固执偏见的愤怒,“巨大代沟、不入潮流、思想固化、地位压榨、互不信任、毫无沟通……”我明白,再这样互相攻击下去,班会就变成了批斗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发新的矛盾。好,第一轮讨论先到此结束,亲子互换角色,互换立场,再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讨论对手机的看法。第二轮的钉钉会议,已经明显没有第一轮那样的剑拔弩张、硝烟弥漫,“小爸爸”“小妈妈”们尽量放平自己的音调,“不是绝对禁止你们玩手机,而是要适可而止;玩手机可以当做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但也绝对不是生活的全部……手机是把双刃剑,利用好手机上网课,辅助你们学习,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学习才是你们的主业……”我估计家长听完这些话也会偷偷地想笑。就这样,家长和学生们分别达成了文明使用手机公约,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奖励玩手机30分钟;改善亲子关系,绝对不因为手机而大动干戈;家长也不能没有节制地刷手机,要空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亲子之间相互包容理解,亲子共同成长……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不能让一个小小的手机破坏了生活中的美好。

信息时代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克敌制胜。新形势新挑战,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思想要更新,行动要转变,不断学习新理念,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们都能与时俱进、共克时艰!

(本文被“2020年黑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组委会评为“最佳教育故事奖”)

猜你喜欢

班会亲子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