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质量监测 瞄准问题归因 靶向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2020-12-06高枝国
高枝国
开展质量监测是新时期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必然要求。目的是科学评估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总体水平,客观反映义务教育质量相关因素基本状况,系统监测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规定执行情况,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完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聚焦质量监测结果,開展针对性调查研究
2018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二周期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首年监测学科是数学、体育与健康。监测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并于2019年11月公布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分学科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学生数学学业总体表现良好,多数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与2015年相比,2018年学生数学学业表现保持稳定。
同时,教育部也向各省反馈了质量监测结果。结果显示,我省在这次质量监测中,小学数学学习质量监测成绩略有下降。
针对以上情况,为深入反思、挖掘问题,从教学、教研和培训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中探寻质量下降原因,分析诊断,找准痛点,靶向施策,提高我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我省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我们通过座谈、访谈、电话问询和问卷等方式,进行了专项调研。
我们编制了国家质量监测我省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下滑情况的调研问卷,面向省内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员开展调查,共计回收2294份问卷;编制了全国各地小学数学教师任课情况调研问卷,面向全国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员开展调查,共计回收14574 份问卷,并撰写了调研报告。
二、结合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下滑的因素较多、较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某类因素。依据面向省内外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员关于国家质量监测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下滑的问卷调研、座谈访谈等反馈的情况,当前我省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我省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知识本位现象仍很普遍
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化、育人观念和目标的差异化影响较大。调研中,“新理念落实不到位,重分数轻能力培养”“缺少同伴互助与有效合作,课堂研究与诊断能力不够”“教学经验不足,学习和反思意识不强”排在前三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亟待提高。
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形成与技能的训练,没有数学思想、方法、经验的积累”“对如何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力没有思考和策略”“对作业及测试的命题、评价能力薄弱”这些问题在调研中排在前三位,知识取向占据主导。
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日常教学中讲授式、灌输式教法较多,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方法少;教师唱“独角戏”的多,双向互动、思维碰撞少;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积累、“双基”的训练,忽视“三维目标”培养;热衷于大量练习巩固知识,忽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性学习,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于城乡差异及教师差异,在“知识本位”的教学取向中,仍有小部分教师做不到知识保底,一部分教师只满足于知识保底,还有一部分教师在保底基础上能够主动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但“知识取向”的评价现实又常常把他们拉回到“知识本位”的教学中。
(二)我省很多学校的小学数学考试评价趋向“知识取向”,偏离“能力导向”的质量监测目标
相关部门对国家质量监测了解不多,研究不深,重视不够,指导不利。很多学校对学生测评的理念、命题方式和考核方式依然比较传统,更趋向“知识取向”,偏离“能力导向”的质量监测目标,难以实现素养导向的教学引领和改进,遇到“能力导向”的国家质量监测更显得极不适应。62.29%的教师认为“考试命题的方向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另外,由于减负等相关政策要求,不能够进行区域性的统一测评,评价由学校自己组织,命题质量和测评方向难以规范和保障,缺少一定范围内的学业质量测评引领。教研对评价的研究、指导、引领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职能被弱化。
在影响学习质量下滑的原因调研中,“对学业质量监测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对学业质量工作重视不够”“对学业质量监测命题结构与题型不了解”排在前三位。
(三)各级教研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不高,活跃性降低,区域教研联动未能形成真正合力
近些年,对各级教研活动和证书管理愈加严格、规范,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愈加谨慎,加上教研经费短缺,个别地方不能主动求变,束缚了教研发展,未能跟上教研转型升级步伐,一定程度影响了教研活动开展的活跃性、积极性和多样性。想干的放不开手脚,不想干的就不作为。
各项非常规的“常规检查”让校际间、区域间疲于应付,大家各自为政,很难真正做到静心教研,原本比较活跃的教研领域变得异常“安静”。
另外,由于各级教研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使得教研活动多在浅层次徘徊,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域教研、联片教研与校本教研未能形成真正合力,“四级教研体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四)各级培训活动未能科学统筹规划,培训从“福利”变成负担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教师培训非常重视,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明显增多。但是许多培训活动未能科学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培训同时压到教师身上,培训从“福利”变成负担。
各地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同,活动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专业标准来规范和制约。个别地区以完成任务为前提,在专项培训中派非专业人员、“闲杂”人员充数,真正需要培训的教师和教研员反而得不到机会。
在教研与培训存在的问题调研中,通过交叉分析,发现教研员和教师关注的重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教研活动和教研指导关注农村及薄弱地区不够”“教研与培训活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是共识;教研员关注“质量监测的命题方向研究和指导”,教师更关注日常“命题评价的研究、指导和培训”。
(五)我省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龄分布存在局部不均衡现象
教师队伍局部不均衡问题往往容易被总体平衡所掩盖。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部分地区教师队伍更新慢,年龄偏大,教学观念落后,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传递,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力不足;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补充大量臨聘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严重脱轨。新教师找不到学习路径,身边缺少示范引领者,往往就书本教书本,以讲授加练习为主,课程标准解读不深入,基本理论很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六)我省小学数学教师双科教学优势不突出,工作负担较重
1.双科教学压力大、负担重,优势不突出。
我省小学教师数学、语文双科教学比重较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影响教学效果。双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本位,没有体现出学科融合的优势,弊端较多。
面向省内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我省小学数学教师78.55%兼任语文教学,有60.33%的人认为语文数学双科教学弊大于利。
反差非常大的是,对比调研中的全国其他地区,仅有4.96%的教师语、数双科教学。且有84.14%的教师认为语数双科教学会加重教师负担,85.24%的教师认为双科教学弊大于利。其中,上海、江苏和浙江这些教育发达省份,数学教师基本都不兼语文学科。
2.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现在学校的工作不只是教学工作了,各级部门安排了太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平时太多的文件,什么活动都留痕,应付各类检查的材料要写的太多了,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负担太过沉重,老师们已经没有心思放在研究教学上,每天应付各种活动和检查已经是精疲力尽。”
(七)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引发家庭教育缺失问题
从调研问题“您所执教的地区,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导致课后巩固不到位,学生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多少”,我们发现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20%以上的将近占82%。这和座谈中教师反映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是一致的。
三、困境中寻找突围对策,着力提高我省小学数学教育质量
上述问题,有些是新出现的问题,有些是长期存在、根深蒂固的问题。为什么一直难以解决?怎样解决?是各级教育部门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反思的问题。很多问题并不缺少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文件来指导、引领和规范,关键在于是否能真正领会文件精神,真正持续落实。
另外,质量监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应该从常态化的教学与管理中去寻找解决办法,单靠监测前的突击训练、强化训练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一)加强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研究的方向引领
各级教研、培训部门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国家质量监测反映出的问题,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尽快扭转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加强理解性教学,强化能力立意的评价导向。其中,转变观念是首要问题。教学观念的更新需要持续的、长期的、艰苦的强化和转化过程,需要评价导向和专业标准来规范和督导。
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是我省小学数学教育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引领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明晰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特征,明确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实施、如何评价。通过对小学数学核心内容的关注,核心问题的设计,关键课例的研究,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推动建立素养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切实引领教师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变。
(二)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数学学科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加强教研的引领作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各地要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教研力量,发挥教研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作业优化设计、试卷命题设计、试卷分析讲评以及大数据精准教研等活动,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特别要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力度。
培训工作可针对质量监测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比如针对不同层次的数学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开展数学课程标准、教材解读,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培训,大数据精准教研培训,能力导向的测评试卷命题技术培训,质量监测与评价等专项培训。明确国家质量监测的目的与意义,关注国家质量监测的重点与监测方向,与日常教学有效衔接,让教学评价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特别要将国家质量监测对数学素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考查重点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四)加强教研员和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提高我省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员队伍整体素质,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针对学业质量下滑,教研员队伍应该亟待提高哪些专业素养的调研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与把握”“教学指导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排在前三位。大家反而对“命题与评价分析能力”不是特别关注,只排在了第六位。这反映出教师和教研员对命题与评价分析能力重要性、挑战性的忽视,这恰恰是日常考试评价中最薄弱的环节。似乎人人都可以命题,人人都可以分析,但是命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数据分析的精准性和诊断性、分析结果的应用性与改进功能如何,显然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这些内容可以作为教研员和教师培训的重点课程。
(五)直面现实问题,探寻切实减轻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负担的可行路径
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小学教师数学、语文双科教学的比重较大,教师工作负担重,影响教学效果,且双科教学优势体现不突出,弊端较多。在教师编制不变的前提下,能否参照其他省份,在总课时量相当的情况下分科教学。数学教师可单科教学或者再兼任其他辅助类教学工作等,突出数学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分科教学可以为教师赢得更多的备课时间,在学科知识内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上更深刻、更专业,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另外,各级教育部门要整合精简督查、检查、评比、填表等考核工作,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还教师安静教书、钻研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急需得到关注
家庭教育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各学校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比重较大,导致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家校不能及时沟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中,这一问题更加突显,家校共育已成共识。
学校要加强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指导,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技术性支持;适时开展家长教育活动,为家长提供教育学生有效策略的方法指导;教师与家长间要建立沟通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四、刻不容缓,积极推进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组织召开了全省小学数学“素养导向的教学与评价”网络交流研讨会,从“教学与评价”两个维度确定研究主题与引领方向。
在“教学维度”的专业引领中,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做了“深度学习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报告,引领教师要建好数学学习的承重墙,打通数学学习的隔断墙,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实现深度学习,为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研究方向。
在“评价维度”的专业引领中,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小学数学学科命题专家,湖北省特级教师刘莉做了“能力导向的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与教学实施”主题报告。分享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特点以及能力导向的质量评价的特点与要求,厘清了“知识取向”和“能力导向”的学业质量测评的区别,为能力导向的小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指明了方向,对各地今后开展小学数学质量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評价维度”的经验分享中,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和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分享了小学数学线上学习质量检测与分析的经验和做法。他们参照质量监测的测评程序,依据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借助双向细目表做到科学命题,精准施测,精准分析,全面考查学生线上学习的知识内容掌握情况与能力水平达成情况。并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对后续的线上教学以及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借力专家和名师的理论与实践,引领我省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研究方向,进而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刻反思,找准问题,靶向施策,从教学与评价的细节入手,聚焦教学观念转变和常态化的教学与评价行为改进,系统推进、持续推进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省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重点课题“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活动特征分析与案例研究”(JB1319011)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