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隆安脱贫有我的印记

2020-12-06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文广贫困学生贫困户

钮文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有个遍布碎峭岩的丘陵地带——大石山区,这是国家级贫困县隆安县所处的环境,它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治理县。

孤峰残丘,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面积稀少,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隆安千年贫困的原因。

2017年初,中粮集团员工廖文广担起这个贫困发生率达18.5%、传统农业贫困县的对口扶贫任务。

对于已经在企业工作20多年的员工来说,突然转换角色,深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

从此之后,“心与百姓同忧喜,不拔穷根誓不还”变成了他的信念。

在他看来,听着民生呼唤,把着脱贫攻坚的脉搏,殚精竭虑着隆安的脱贫之路,他坚信隆安脱贫一定会留下他的印记,哪怕只有一点一滴。

3年多过去了,廖文广利用中粮集团向隆安县投入的1960多万元各类帮扶资金,在隆安实施精准扶贫项目32个,圆满完成了中粮助力隆安县2020年脱贫摘帽的任务,全面展现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要致富,先修路

如何精准扶贫?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可以借鉴的经驗少之又少,刚走马上任县长助理的廖文广一筹莫展。怎么办?走访了解、调查研究。

10个乡镇,2200平方公里。随着走访深入,廖文广感受到隆安县发展极不平衡。这本是一个不该贫困的地方,隆安县距首府南宁仅76公里,距吴圩机场仅80公里,南昆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南(宁)百(色)二级公路、邕隆公路以及右江航道贯穿县境南北,水陆空交通便利,地理环境并不封闭。但是,地表崎岖、土壤贫瘠,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来的特点,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农业显然收成极低。为什么不能跨出单纯农业的生产方式?然而,这里的村民对土地眷恋极深,千百年自给自足的田间耕作铸就了他们根深蒂固的小农心态。

另一个问题是,尽管县里大部分主干道都已改善,但贫困山村却依然交通不便。在一些地方,汽车只能到达村委会驻地。自然村之间以及自然村到村委会的连接道路,最好的也不过是两米宽的土路,而且这些土路均因地形地貌被迫依山势而建,蜿蜒曲折,晴天黄土扬尘遮天蔽日,雨天泥坑处处。每到一个贫困村,村民都在诉说相同的场景,生产所需的农具、肥料,生活所需的粮食、柴火,全靠人扛肩挑、牛拉马驮。

廖文广调研了全县64个贫困村之后,逐渐厘清思路。“要致富,先修路”在隆安县恐怕是当务之急。在与县扶贫办深入沟通后,他决定先以隆安县12个村屯新建、扩建9条村级公路(总长20.5公里)为突破口。

随着村组公路畅通,一条条入户道路逐渐延伸到村民各家,村民开心了。他们说:“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出门就可以坐车,走到哪里鞋都不沾泥,又方便又利索!”廖文广深信,这些路不仅连着贫困山区村民的心,同时也连着一条未来致富的路。

引入产业,深度攻坚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廖文广深知,发展产业,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但产业扶贫谈何容易?那些小打小闹的产业抗风险能力很弱,面对极度竞争的市场根本无法可持续发展。过去,隆安县这方面的失败案例很多。

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投资产生优质效益。为此,廖文广再次开始潜心调研。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深挖隆安潜力并结合贫困村民大多希望就近就业的愿望,廖文广提出“发挥隆安临近南宁市场的优势”,在得到用地及环保审批的前提下,确定了“肉鸭养殖和手工加工密集型产业”的突破方向,他利用中粮集团170万元帮扶资金,成功撬动起600多万元社会帮助资金,在城厢镇深度贫困村——东信村兴建“肉鸭养殖产业基地”项目,同时在深度贫困乡——都结乡建设扶贫车间等产业项目。

2020年初,一个占地85亩、拥有3万平方米肉鸭养殖大棚的大型养殖基地基本建成投产,基地采取“公司+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养殖户所需的鸭苗、防疫技术、饲料均由引入的龙头养殖公司负责提供,另外公司还负责保价回收成品鸭。截至2020年8月底,基地成功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累计完成4个批次、27万羽肉鸭销售,合计实现利润55万元。参与养殖的20个贫困户除了每月获得2800元的工资性收入外,还获利30万元,其中东信村集体经济获利21万余元。至此,该项目一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得以壮大、龙头企业获得效益、贫困户大幅增收的多赢。

疫情过后,肉鸭价格一路看涨,现在东信村的肉鸭养殖产业年出栏肉鸭可达40万羽以上,成为南宁市最大的单一家禽养殖基地,其带贫脱贫效果十分明显。

在深度贫困乡——都结乡,中粮集团援建了46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项目于2019年建成移交当地乡镇,采取“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吸引从广东转移出来的手工密集型产业电子元器件厂进驻,成为扶贫车间,以生产手机贴膜、耳机等电子产品为主。扶贫车间在当地就近解决用工60多人,其中贫困户28人。贫困户就近就业,既照顾了家庭的农业生产,又通过务工实现人均年增收3多万元,贫困户以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

在产业帮扶上,廖文广注重将中粮的产业优势和当地优势资源结合互补,敏锐地为集团捕捉商机。隆安的香蕉、火龙果、芒果等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属于全国大型水果种植基地,而且他们于2017年建设的一条水果深加工生产线,其产品香蕉浆及芒果浆属国内首创。但是,由于市场认知度还不高,市场开拓成本极高,产业发展困境重重。

廖文广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发现,中粮集团控股的蒙牛乳业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7000多吨芒果浆,而相较于进口芒果浆,隆安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于是,廖文广开始牵线撮合,经过3年努力,协调蒙牛乳业完成实地调研考察、样品检测测试、研发等严格程序,促成隆安县水果深加工企业成为蒙牛乳业国内唯一、全球7家芒果浆供货商之一。这不仅使隆安县水果加工企业得以生存,还为县级财政每年增加几十万元税收,同时也增加了贫困人口就近务工的机会。

强化教育,“志”“智”双扶

教育是回报最高的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在隆安县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教育扶贫被放在最突出位置,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通道,助力贫困地区从源头上拔掉“穷根”。

作为贫困县,隆安县的教育经费非常短缺,贫困学生相对集中的初中、高中学校存在大量软件、硬件短板。中粮集团将三分之一的帮扶资金用在隆安县的教育扶贫上,通过提升初高中的软硬件建设,间接促進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隆安县中学,廖文广利用帮扶资金为隆安县中学购置了18套“交互式教学一体机”、建设了集合66个云课堂终端的网络教室,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隆安2500多位贫困学子提供开放式的网络学习平台,以及海量优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除了软件的提升,廖文广还实施激励教育,激发贫困学生的学习动力,对隆安中学50名贫困学生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另外用“中粮助学金”资助108名贫困大学新生,手牵手呵护隆安县的贫困学生,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减轻贫困家庭负担。

在隆安县那桐镇初级中学,廖文广针对该校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实施新建教学楼、运动场重建项目工程,为该校新建一幢4层12个教室的教学楼,修建200米塑胶跑道及重建3个篮球场,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环境。

“在教育上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将获得沉甸甸的回报,虽然这些教育帮扶措施回报暂时无法量化,也无法厘清教育帮扶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但功成不必在我。”廖文广对隆安县教育事业的点滴进步都由衷自豪,他逢人便说,仿佛自己就是地道的隆安人。

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隆安县中学和那桐镇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在高考中,隆安县中学已经连续两年(2019年、2020年)有两名学生以优异成绩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而考上985重点大学的学生更比往年大幅度增加,这份教育成绩单在隆安县近30年教育史上从未有过。

除了民生、产业、教育帮扶外,廖文广还在医疗、就业、消费、党建等方面发挥中粮集团的优势,借助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粮期货等兄弟单位的力量,对县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全方位投身于隆安县脱贫攻坚战中,为隆安县2020年5月“脱贫摘帽”作出积极贡献。

廖文广的付出得到了南宁市和隆安县的高度肯定,2019年南宁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宁市打好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称号,隆安县委、县政府授予他“隆安县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称号。3年扶贫阅历,让廖文广切身体会到国家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也通过全身心的融入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拓展了理念。他个人在扶贫路上的收获,终身受用。

猜你喜欢

文广贫困学生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Practice Makes Perfect吸烟有害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摸鲨鱼牙齿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