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2020-12-06陈超

财会学习 2020年32期

陈超

摘要: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在有效防范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风险、增强单位内部管控效率效果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首先介绍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及其作用,并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单位层面;业务层面

引言

财务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尤其是经济活动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单位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尤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以来,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要求的提升,强调单位必须重视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特别是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体系,进而有效防范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确保事业单位有效运转。然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在理念认识、财务内控制度机制的建立执行等方面的缺陷,因而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活动的有效性。这也要求单位必须针对财务内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改进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确保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以及公共管理职能的高效履行。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内容及作用

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确保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高效,确保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准确和完整,提升单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围绕着业务支出管控,对事业单位内部有关责任部门以及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尤其是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管理、财务授权审批控制以及原始单据凭证管理,进而保证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进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法合规。事业单位相比企业管理而言,其合法合规的要求更高,通过建立完善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确保经济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违反制度以及廉政规定的问题,促进实现事业单位整体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第二,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高效有序。通过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单位在内部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组织框架,明确单位的内部岗位管理工作责任,规范单位自身财务活动的开展实施,尤其是优化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活动,为事业单位自身高效有序运转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进而确保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高效规范履行。

第三,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资产安全完整。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运行,都是围绕着资金预算所开展的,通过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督促事业单位完善预算管理工具的使用,确保事业单位自身预算安排的科学合理,并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充分结合起来,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来开展财务活动,确保事业单位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内部资产的采购配备科学合理,保证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金资产的利用效率。

第四,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客观、真实、可靠。建立完善的单位财务内控体系,能够对单位内部整个的财务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对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规范标准,确保形成的各类经济数据以及信息的准确完整,进而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决策提供良好基础。

二、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所面临问题

1.财务内控意识相对较为淡薄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自身内部管理方面缺乏财务内控意识,单位的领导层没有充分履行自身的内控职责,对于单位内部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缺乏系统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单位内部各个业务部门的财务内控意识薄弱,单位的决策机制也不够科学合理,因而造成了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氛围较差。

2.财务内控制度机建设和执行存在薄弱环节

有的事业单位在内部的管理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尤其是对于单位财务内部控活动的关键业务环节以及关键业务流程等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活动、政府采购活动、基建管理活动等方面缺乏详细的制度规定,一些财务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足,难以作为单位的行为规范以及工作标准,因而影响了财务内控的实际效果。

3.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不够细化完善

造成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效果不佳,与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不完善也有着较大的关系,有的事业单位缺乏系统完善的财务内部监督体系,尤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够经常规范,对单位财务内控缺乏全过程动态的跟踪监督,对于单位发生的各类经济活动也难以进行有效的预警,因而对于财务内控的薄弱环节无法针对性地改进加强。

三、在事业单位管理证加强财务内控的具体策略分析

1.建立规范完善的单位财务内控环境

单位的领导层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应该充分认识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单位财务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尤其是明确单位领导在财务内控方面的职责,并强化对财务内控工作开展的宣传动员,组织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充分认识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务内控意识,进而确保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开展形成规范和约束。同时,为了确保财务内控的有序推进,还应该完善单位内部决策机制以及决策体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职责、工作权限等进行明确,确保制度的执行落实有效。

2.在业务层面强化单位的财务内控活动执行

在事业单位业务层面来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重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在预算的优化方面,重点是综合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来科学编制预算,并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审批流程,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做好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流程,严格控制各类调整预算支出内容、改变预算开支范围的行为,确保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合理有效。在会计核算的优化方面,重点应该对单位的各类收支业务进行规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要求,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经费开支以及报销程序进行规范,尤其是明确费用开支标准以及审批权限的要求,建立完善事前预先审批、报销申请提交、财务审核审批、完成资金支付的工作流程,并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各类凭证账簿以及报表管理,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面的账证和账实的一致性。在资产管理的工作优化上,应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经济活动的开展完善单位内部的货币資金管理制度,对单位现金以及银行日记账进行登记并定期核对,严格资产预算管理,坚持按需按预算购置,避免资产闲置造成的资金浪费,定期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资产清查盘点,有效防范资产不正常流失的问题,促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在合同优化方面,关键应该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管理进行优化,并规范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尤其是对合同的订立环节、履行环节、归档环节以及效益评价环节进行完善,确保合同得到严格履行和监督。

3.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

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的建立方面,首先应该注重完善事业单位的评估检查机制,组织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会计部门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开展自我评估检查,并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时效性以及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性等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及时发现单位财务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同时,还应该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对于事业单位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涉及各类有关的资金审核审批情况、财务会计账目处理情况、往来资金管理情况、预算执行效果和风险管控情况等一系列的内容,综合运用全面审计以及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加强对于各类潜在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切实增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有效性。

4.积极改进革新单位财务内控活动的开展方式

在单位财务内控的开展方面,还应该注重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方式的改进,尤其是应该注重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沟通渠道,推进信息化手段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将内控流程嵌入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之中,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对事业单位有关的财务内控信息进行传递收集,达到业务和财务数据实时共享,及时对经济活动状况中涉及财务活动的情况进行动态掌握,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开展的实时性,并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管理措施,提高单位财务内控的整体工作水平。

结语

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改进优化方面,应该按照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需要,在事业单位的单位管理层以及业务管理层面,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措施,进而确保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实施科学合理,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整体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