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12-06段新明
段新明
摘要:对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殖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11-0030-02
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国各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畜牧业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建起很多养殖场,为贫困户脱贫增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发展过快的养殖业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1 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设计不合理
养殖户建养殖场时不注重规划设计,部分初入养殖行业的养殖户,养殖场建设随意性强。有的在自己房前屋后的空地随意修建圈舍,建好的圈舍在生产过程中才发现问题,如城关镇捉马沟村一养殖户在屋后建设的圈舍,没有考虑整体规划,致使育肥猪出售和猪粪运出必须经过饲料房,容易污染饲料。有的养殖户建设凭着自己的喜好而建,养殖场投资大,但建设极不科学,如金丝峡镇某村一青年在外打工积攒了60万元左右,回乡建设羊场,在一个小河道上修建大坝,建设羊舍,羊舍高5米多,内部设计不合理,顶部四周漏缝较多,一共建了2 000 m2,结果因固定资产投资太大,生产中缺乏流动资金,导致亏损而无法经营下去。
1.2 生物防控意识差
一是不能做到科学消毒。新建圈舍清扫不彻底,灰尘堆积,随意喷洒点消毒药就开始养殖生产;为了赶上行情,有的养殖场圈舍空栏时间短,畜禽出栏后1周左右就进猪生产;消毒药配比不按规定随意加水配置,达不到消毒需要的浓度,养殖场需要喷雾消毒的改成喷洒消毒,消毒流于形式;有的养殖场消毒池的药液配置1次使用时间过长,2~3周才换1次,形同摆设。二是养殖场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随意加大疫苗注射剂量,重复注射,疫苗注射使用后的药瓶或没有使用完的疫苗等没有集中收集处理,在养殖场周边随便乱丢乱扔;个别疫苗场家销售人员为了增加销售量,指导养殖场随意增加免疫注射次数,如个别蛋鸡场每个月给鸡饮用一次新城疫IV系苗。三是动物出栏防护意识不强。如生猪出栏时,为了多卖钱,任由小贩进舍挑选,任由外地车辆入内,导致养殖场疾病频发。四是养殖户串场成常事。养殖场户之间,你到我家坐坐、我去你家聊聊经常发生,到畜禽出售时,你给我家帮忙卖猪、我给你家帮忙卖鸡都见惯不惯。
1.3 养殖档案不健全
养殖场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是考察养殖管理水平、生产效益、养殖效率的具体指标,但是大多数养殖场以时间紧、事情多为由,敷衍了事,记录档案都是应酬业务部门检查用,往往不真实,经不起推敲,起不到建立养殖档案的目的。
1.4 用药管理不规范
农村养殖场户大多重治疗、轻预防,在圈舍环境、圈舍卫生、预防保健上投资少,在疫病防控上投入大,好多养殖户家里购置的兽药种类全、数量多,保健药量过大现象时有发生,用药没有休药期观念,从开始添加药物到畜禽出栏依然使用。缺乏用药知识,添加药品不按说明剂量使用,如有家规模养猪场为预防猪的呼吸道疾病,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原粉,正确的使用剂量是1 g拌料5~8 kg,结果被看成10 g拌料5~8 kg,导致猪群出现中毒症状,寻找原因才发现是药物超量使用造成的;2019年6月有家猪场新进仔猪100多头,猪群有些咳嗽,养殖户使用远征阿莫西林原粉做保健,按照正常使用量1 t料需加250 g,养殖户随意加大剂量,1 t料添加500 g原粉,致使猪群出现药物中毒。
1.5 “人从众”思想观念严重
农村有些养殖户没有主见,计划从事养殖业前既不做市场调研,也不咨询专业人员,看到其他人养鸡赚钱就跟着养鸡,养殖一两年之后,遇到鸡蛋市场行情不好,生猪行情好,立即将鸡舍改造成猪舍,投资多,效益低。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环保拆迁的影响,2019年猪价大涨,2020年2月初,蛋鸡养殖处于亏损阶段,于是个别养鸡户淘汰了蛋鸡,将鸡舍改成猪舍加入到生猪养殖大军中,也不管自己有没有养殖经验。
1.6 市场信息不畅通
有些养殖户坚信“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只要有好东西不愁没销路,不了解行情,畜禽养殖达到一个养殖周期需要出售时,往往压栏惜售,在每个猪周期由高峰向低谷转换时,农村大豬压栏不在少数,结果应该取得很高养殖效益的反而出现亏损。2019年11月淘汰蛋鸡价格在20~22元/kg,部分养鸡户在蛋鸡淘汰时,因鸡贩所给的价格与自己的预期相差0.4元/kg就惜售。如湘河镇地坪村某养殖户,2019年10月底要淘汰10 000只蛋鸡,鸡贩出价23元/kg,他坚持要23.6元/kg,没能成交,随后蛋鸡市场一路疲软,笔者2020年4月12日下乡时了解到他的那批鸡还养着,产蛋率不足50%,淘汰蛋鸡市场价8.80元/kg。在农村不服市场行情、不服价格的养殖户较多,达不到心理价格死扛惜售,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1.7 从业者环保观念差
笔者认为养殖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三方面,一是疫病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环保风险。前两者较好理解,环保风险近年来越发显现,各地因为养殖场环保不达标,造成拆迁、关停、禁养的屡见不鲜。有些养殖户在圈舍建设上舍得投资,在治污设施上不愿投资或少投资,简单应付,建设的治污设施达不到要求,致使养殖场周围粪水溢流、臭味熏天、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常常被村民举报,轻者停产,重者关闭或拆迁。有些养殖户对病死畜禽没有及时无害化处理,乱丢乱扔,污染环境。
1.8 从业者学习意识不强
一部分养殖户认为养殖业简单,只要按时给畜禽喂料喂水就行,没有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畜牧管理部门组织的养殖培训总是说没有时间参加,不愿参加。自己看书自学也看不进去,一味蛮干的大有人在。
1.9 养殖场人才储备不足
当前养殖业发展较快,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养殖场普通饲养员好找,懂技术懂实践的专业人员难寻。农村养殖场普遍地处偏僻,各方面条件相对简陋,好不容易请个技术员,一旦与雇主间稍有不顺心事就辞职不干,使养殖场主处于两难境地。
1.10 养殖废弃物利用率亟待提高
部分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不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将未经全面发酵腐熟的畜粪还田,导致烧苗现象时有发生。养鸡场的鸡粪不及时处理致使夏天鸡场周边蚊蝇滋生,臭味熏天,群众反响极大。
2 建议
2.1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贫困村大多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没有工业产业,群众没有收入来源。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因此各地都把畜牧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养殖业是农村传统产业,具有短平快、收益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农村深受广大群众青睐。为了鼓励广大群众发展养殖业,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在养殖用地上简化手续,鼓励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在圈舍建设、良种引进、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给予资金补助,提高养殖户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养殖户走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2.2 养殖场建设做到规划先行
养殖场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养殖效率越好。在建场前,要科学选址,结合地形特点做好规划设计,宁愿在规划设计上多花时间,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方便、管理科学的规划方案(方案包括水源、电力、通讯、圈舍面积、栏舍配置、养殖规模、品种选择、引种途径、疫病防控设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及建设资金筹措等),也不要盲目开工。方案制定后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2.3 加强科学管理
养殖场投入生产后,选择引进优良畜种,制定适合本场的繁育计划。选用优质饲料,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根据不同畜种不同生长阶段配制符合畜禽生长需要、营养全面的饲料,防控霉菌毒素污染。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符合生产需要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制度执行到位,不流于形式。狠抓档案管理,确保养殖档案真实有效。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动物疫病也在快速发生变化,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危害,因此更应做好生物防控,杜绝场外车辆入内,加强环境消毒,注重各个环节,切莫粗心大意。
2.4 加强人才储备
养殖业能否取得较好的效益,除去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环保风险之外,关键是人才。如果有懂管理的养殖场主,则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并负责实施;有懂技术的场长,则能够带领团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反之,缺乏人才,没有技术支撑,则养殖效率不可能提高。因此养殖场主应制定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其后顾之忧,培养其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在平时的生产管理中,要培养并储备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2.5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养殖场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积极参加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掌握养殖业前沿知识。养殖场主需要不断学习,关注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养殖。要善于总结市场价格规律,了解畜禽养殖周期,关注养殖市场行情,遵循市场规律,顺应市场变化,行情好时,加大饲养量,行情低时,压栏饲养。多与同行交流,适时销售,规避市场风险。及时了解國家疫情动态,全力以赴做好本场生物疫病防控,将疫病拒之场外。
2.6 提高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
加强养殖管理,实行生态养殖,切实保护环境。一是要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畜舍粪污,保持舍内干燥;舍内合理通风,减少舍内微粒和微生物。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减少各个环节的污染,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科学使用药物,减少畜产品药残。及时对病死禽畜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污染环境。三是加大投资,做好本场治污建设。修建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沼气、沉淀池、储粪池、堆粪棚、有机肥厂等粪污处理设施,购置粪污处理设备。粪污无害化处理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后还田使用,变废为宝,确保养殖场产生的粪污能够合理利用。四是发展生态养殖。遵循生态学原理,发展生态养殖业,如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添加畜用防臭剂减少畜禽排泄物气味。通过食物链建立生态工程,把养殖生产放在一个大农业生态循环圈中,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农牧结合、渔牧结合、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沼果或牧沼、牧鱼、牧蔬粮并举的生态养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