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得精彩 事半功倍
2020-12-06何红兵
何红兵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得精彩,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观念,拓展“动”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如果能够转变观念,将数学学习拓展到教室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投影与视图》时,笔者挑选了一个有阳光的日子,事先让每名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根木条和一块正方形硬纸板,并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正午时分,太阳光线可看作平行光线,正午的太阳光线垂直于操场地面,笔者带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下面的操作活动。
A组学生将手中的木条平行于操场地面,观察木条在地面上的影子,发现当木条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与其本身形状、大小完全一样。B组学生将手中的木条倾斜于操场地面,观察木条在地面上的影子,发现当木条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是小于其本身的一条线段。C组学生将手中的木条垂直于操场地面(木条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观察木条在地面上的影子,发现当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是一个点。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得出线段的正投影规律:(1)当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与其本身形状、大小完全一样;(2)当线段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是小于其本身的一条线段;(3)当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是一个点。
这样的学习过程渗透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在观察、分析、归纳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二、创设情境,教授“动”的方法
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画一个△ABC(图(1)),并用量角器分别度量出三个内角的和,计算出三个内角的和。其次,让学生把三个内角∠A、∠B、∠C分别剪下来,把顶点拼在一起,同时将学生拼成的典型图形收集起来,利用投影展示出来(对于学生的拼图中,有验证作用,但不容易形成证明思路的,笔者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来研究),如图(2)、图(3)、图(4)。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结合这些图形,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图(2)、图(3)中三个角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平角,图(2)、图(4)中CM∥AB、图(3)中MN∥BC……
师:你们运用度量的方法,得出的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吗?为什么?
生2:不全是。有的大于180°,有的小于180°,因为测量可能会有误差。
师:你能从以上的操作过程中受到启发,想到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方法吗?
生3:如图(2),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CM∥AB,因此可以考虑过点C作BC的平行线。
师:你能试着说一下你的证明思路吗?
生4:过点C作CM∥BA,并延长BC,得∠A的内错角∠ACM,∠B的同位角∠MCD,因为CM∥BA,所以∠A=∠ACM、∠B=∠MCD,又∠ACB+∠ACM+∠MCD=180°,所以∠ACB+∠A+∠B=180°。
生5:我从图(3)中受到启发,找到了一种证明方法:过点A作MN∥BC,则∠B=∠MAB,∠C=∠NAC,所以∠BAC+∠B+∠C=∠BAC+∠B+∠C=180°。
师:你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里作平行线的目的是什么?平行线在几何证明中有什么功能?
生6:这里作平行线的目的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
生7:平行线有转移角的功能。
……
学生在反思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感悟到辅助线在几何证明中的作用,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合理利用教材,挖掘“动”的资源
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甚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好每个章节中的阅读与思考、实验与探究、观察与猜想以及章节末的数学活动,发挥这些内容的教学价值。
如笔者在讲解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页例2后,利用教材中的一个云形标注(如下图)抛出问题:你能想出这个例题的其他解法吗?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跃跃欲试。
生1:如下图(1),可以过点C作CF∥AD,∵AD∥BE,∴CF∥AD∥BE,∴∠DAC=∠ACF,∠CBE=∠BCF,∴∠ACB=∠ACF+∠BCF=50°+40°=90°。
生2:还可以过点C作CG∥AD,如下图(2),∵AD∥BE,∴CF∥AD∥BE,∴∠DAC+∠ACG=180°,∠EBC+∠BCG=180°,∴∠ACG+∠BCG=180°×2-(∠DAC+∠EBC)=360°-(50°+40°)=270°,∴∠ACB=360°-270°=90°。
师:两位同学的解法非常好,构造出了我们在七年级学习的“平行线拐角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生3:我还有一种解法:如下图(3),延长AC交BE于H,∵AD∥BE,∴∠BHC=∠DAC=5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在△BCH中,∠BCH=180°-(∠BHC+∠CBE)=180°-(50°+40°)=90°,∴∠ACB=180°-∠BCH=90°。
生4: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来解:如下图(4),延长BC交AD于M,∵AD∥BE,∴∠AMC=∠EBC=40°,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知,∠ACM=180°-(∠AMC+∠DAC)=180°-(40°+50°)=90°,∴∠ACB=180°-∠ACM=90°,其实与生3的解法一样。
师:很好!从他们的解题过程中你们有没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图(3)中,∠ACB、∠BHC和∠CBE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图(4)中呢?
生5:我发现图(3)中∠ACB=∠BHC+∠CBE。
生6:图(4)中∠ACB=∠AMC+∠DAC。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行为,让学生在“动”中学、“动”中思、“动”中悟、“动”中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横龙中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