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实证研究

2020-12-06肖随龙黄河梁凤云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肖随龙 黄河 梁凤云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赣南红色旅游开发现状

(一)红色旅游定义

2000年,江西省推出南昌至井冈山、瑞金等地三条“红色之旅”省内旅游专线,第一次将“红色”与“旅游”进行结合,红色旅游也就应运而生。2004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年-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

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二)赣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苏维埃时期(1928—1935),赣南多数县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分别辖于江西、湘赣、粤赣、赣南省苏维埃政府。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瑞金,瑞金因此称为“红都”。至今赣南多地保存有在苏维埃时期革命先辈工作和战斗过得遗址,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具体开发现状见下表:

二、赣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

(一)体育旅游定义

韩鲁安等(1998)较早地提出了体育旅游的定义,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从事的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体育旅游则是为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的一切社会活动[2]。

(二)赣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

1.自然资源开发

赣南有丰富的山、水、林、湖等自然资源可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例如:章贡区的通天岩、赣县的杨仙岭、安远三百山、崇义阳岭、龙南小武当山、会昌汉仙岩、瑞金罗汉岩等山体能够开发登山、攀岩、山地越野等体育旅游项目;石城九寨、会昌汉仙岩、信丰热水湖、龙南汤湖等地利于温泉资源开发休闲保健养生体育旅游已经初见成效;赣县大湖江、上犹陡水湖等地利用湖泊资源开发皮划艇、帆船、滑水、摩托艇等水上体育旅游项目也颇具特色;崇义上堡大峡谷、章贡区峰山、宁都观音泉、石城赣江源等地开发的漂流项目在夏季受到旅客的喜爱。龙南九连山、于都翠微峰、大余梅关、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国、陡水湖等国家森林公园可开发森林穿越、露营、溯溪、户外生存、体育户外研学等体育旅游项目。

2.人文资源开发

赣南被称为“客家摇篮”、“红色故都”,这里聚集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供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例如:上犹客家九狮拜象、崇义三节龙、宁都马灯舞等客家体育以及瑞金共和国摇篮、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可供开发。同时,赣南大力发展体育赛事,陆续举办了山地越野赛,山地马拉松赛,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游泳比赛、省运会等赛事,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赣观赛旅游。

3.体育运动小镇开发

赣州市大余县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被命名为“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赣南开发最成功的体育运动小镇,丫山小镇位于江西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背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丫山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丫山小镇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打造全新的体育运动产业,巧妙利用优势资源并且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小镇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养老、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培训等产业,实现运动休闲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

赣县罗坑特色体育小镇是赣南首个着力打造具有山地自行车运动特色的体育小镇。体育小镇致力于建设“一个中心六个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即:体育综合服务中心、体育馆功能区、户外体育功能区、慢生活体验区、中小学课外实践区、体育产业区和客家文化区。现在小镇开发初具规模,已承办2016年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赣州章贡站)、2017年赣粤闽湘“四省九市”暨环中央苏区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国家级、区域级赛事。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流。为助力赣州市创建“全国运动休闲城市”,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运动休闲中心,项目开发依托赣州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的森林防火隔离带,加快推进沙石至沙河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观光自行车道和休闲山地自行车道建设,打造运动休闲示范带,以此将沙河镇分散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并通过引进登山、骑行、攀岩、定向越野等户外体育和体验式旅游,实现体育与旅游、扶贫、文化、休闲、医疗、娱乐深度融合。

三、赣南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意义

201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中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富氧森林度假游、养生游、休闲健身游等森林康养旅游。推出山地越野、户外穿越、露营、攀岩等山地运动产品,推出漂流、皮划艇、帆船、滑水等水上运动产品,打造一批户外运动基地和夏令营基地。同时通知中还明确了要建设一批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街区、红色旅游产业园、红色旅游客栈等,加快建设长征文化公园,推动井冈山、瑞金等地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3]。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将赣南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不仅拓展和丰富了赣南旅游的内容,符合赣南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战略,为赣南旅游的快速发展增加新亮点,还在满足旅游者的体育需求同时,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传扬革命精神。

四、赣南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实证——以瑞金市为例

瑞金是共和国体育的故乡,中央苏区时期,在瑞金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中华苏维埃赤色体育委员会,并成功举办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赤色运动会,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力争一流”的苏区体育精神。这为红色体育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红色体育赛事旅游开发

2017年11月19日由中国田径协会、江西瑞金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7瑞金国际红色半程马拉松比赛鸣枪开跑,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王丽萍率11个国家的近万名跑友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出发,开启马拉松的红色之旅,此次国际红色半程马拉松比赛为中国田径协会A类赛事,分为男女半程马拉松、男女10公里跑、迷你马拉松3个系列5个项目,近万人参加此次马拉松比赛,其中有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巴林、乌干达等10个国家的64名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起终点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广场,途径叶坪、红井、二苏大等红色革命旧址,为马拉松选手呈现最美最红的赛道。

(二)红色休闲运动精品旅游线路开发

2016年“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评为“2016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位列全国第三,系江西省唯一获评线路。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贯穿于瑞金市红区运动休闲旅游基地,该线路全程长约23公里,起点为叶坪“五卅”体育运动大会遗址(叶坪景区),沿苏维埃大道、金都大道、七彩大道、323国道,途径红井、二苏大、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红色精品区,终点为“长征第一山”云石山。此条线路的开发获奖对瑞金打造红区运动休闲旅游基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有效的促进瑞金市体育、旅游、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

(三)体验式红色体育旅游项目开发

瑞金“浴血瑞京”景区是2019年完成开发的旅游项目,该红色实景演艺项目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利用废弃矿山,按照国家4A级景区和无废景区标准打造成的无废城市样板,占地550亩,总投资6亿元,于2018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立足提升红色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是江西省首个红色实景演艺项目。“浴血瑞京”项目的建成开业,填补了赣州乃至全省无实战实景演艺景区的空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当年苏区革命历史,与传统的讲解与展陈相比更加直观,于是对瑞金的印象也就更加立体、丰富了。景区规划共有七大主题:历史文化区、水上娱乐区、拓展体验区、跑马活动区、野战区、射击区、露营区。各主题将红色教育与水上运动、户外拓展运动、马术、射击等体育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开发,旅游者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满足了其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其产生更加深刻、难忘的旅游体验。

五、赣南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建议

(一)顶层设计,做好规划

赣南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较为分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对赣南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进行客观的、系统性的评估分析,科学定位,做好中、长期合理规划。

(二)深挖内涵,打造品牌

深挖红色体育文化内涵,传承赣南苏区红色体育文化的精神,打造红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开发满足游客精神需求和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听听看看、走走动动,真正让游客体验到红色体育旅游的乐趣,感受红色体育文化的魅力。

(三)培养人才,提高服务

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培养文化体育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掌握赣南红色文化知识还需要扎实的体育实践能力。为了更好的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在相关人才培养上提前谋划,做好人才储备工作[4]。

(四)全面宣传,扩大影响

红色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产品推向市场,除了可以借助省内外大型主流媒体的宣传平台,进行电视、网络宣传外,还可以借助网红打卡、网络直播等新兴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定期组织国内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来赣南进行考察活动。邀请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设计公司合作拍摄广告、宣传片和制作宣传海报等,以扩大赣南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