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短视频中女子傣族舞蹈审美怪象

2020-12-06周天娇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周天娇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9)

一、短视频中的傣族舞蹈怪象

(一)动作扭捏

原本是随着身体自然摆动伴随迈步而形成的傣族三道弯体态动律,却被变形为刻意扭胯,腰间横拧等动作语汇。这种现象不仅会让观众认为傣族舞蹈就是这种搔首弄姿的媚态风格,更会对傣族文化的认知出现严重的偏差甚至误解。

(二)表情浮夸

傣族全民信奉南传佛教,傣族女人的气质更是温婉大方,内敛平和的,在眼神上交流或大方直视、或含羞低眉,但绝不出现刻意取悦,挑眉抛媚的眼神语汇。在短视频中的傣族舞蹈就有大量抛眉弄眼的眼神,这样的表现会让观者感受到轻浮、躁动的气质。

(三)服装暴露

以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年轻妇女为例,她们里面穿着彩色花边垂直镶嵌的紧身小背心,外面穿着大襟或是对襟圆领紧袖短上衣。但是在大多数短视频中女子上衣服饰出现了裹胸露腰的式样,这并不符合傣族文化下女性的审美规范。因为,在傣族女性的腰部是被视作隐私的部位,而这一部位恰恰是最不应该暴露出来的位置。所以表演者不应为吸引眼球而刻意暴露,违背本民族的审美文化。

如果探究这样审美怪象出现的原因,我们需要从短视频本身的特点和其自带的审美风格入手展开分析。

二、短视频

(一)短视频概念界定

短视频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视频形态,对于短视频的概念,在当前研究中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短视频的界定,就是一种以移动端客户端为依托,时长控制在几分钟在之内,内容引人入胜,满足人们在碎片化时间的观看需求的,可以进行传播和分享的新型视频形式。

(二)短视频特点

1.呈现碎片化

为了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观看,舞蹈类短视频时长一般选择在 10秒到 1 分钟之间,并且往往只是展现了一个内容,传达了一个小信息。

2.高潮前置

由于舞蹈类短视频时长和播出平台以及受众心理的特殊性,打破了传统视频叙事规律。从观者点击开始,它会将整个舞蹈中最高潮最精彩的部分直接呈现出来,从而吸引观者,获取点赞关注。

三、短视频背后的快餐文化审美

短视频的快速性、短暂性的特点显示出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快餐化,这与现代生活的高速度、快节奏密切相关。这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外部生活的加速同时也导致了精神生活的加速。现代人内心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整个世界、对任何事物都形成了一种短暂性、临时性的态度和心情,这恰好成为“快餐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

但是,从傣族舞蹈原貌中则看到相反的“慢文化”审美取向。

四、傣族舞蹈文化

(一)傣族舞蹈风格

1.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舞蹈安详和舒缓的动律来自他们劳动生活的环境。傣族人民生活在天气炎热的亚热带地区,劳动生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他们把水的清纯和水波流淌的轻柔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傣族舞蹈中,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以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这种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柔美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的稳健步态,鼓平稳的节奏、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

2.“三道弯”造型

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和手臂关节的弯曲,其渊源是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傣族人民通过对孔雀的仔细观察,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作并于后来融入宗教因素,于是“三道弯”成为了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3.佛教意境

小乘佛教是傣族的全民信仰,它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盘”。如“蜡条舞”,这是一种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舞者两手各托一支燃烛,在鼓、钹等乐器的伴奏声中起舞。主要动作是两手向内或向外划圆旋绕,半蹲或跪下,有时做缓步流动,烛光摇曳营造出典雅、祥和、虔诚、神秘的气氛。烟烛在佛教中蕴含着光明,因此“蜡条舞”带有祈福、祝愿的含义,傣族人民期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求得佛祖保佑,使自身能够在光明中超脱、升华。

(二)傣族舞蹈背后的“慢文化”

傣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待人接物中,傣家人态度、举止显得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当一位傣家主妇向你捧上一份糯米核把时,温文尔雅也尽在其中。傣族人民在行为方式、劳动习惯上也是从容不迫、慢条斯理、悠然自若。傣族地区稻谷收割脱粒后,在西双版纳通常由男劳动力扬场,扬净后的谷子,多由年轻妇女用扁箩挑回,行进时婀娜多姿,轻盈飘逸。所有这些都展示着傣家一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这样的生活节奏通过傣族舞蹈动作语汇展现出来。

结语

当代审美文化快餐化的现状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那么自然在其影响下短视频的火热发展也是一种必然。虽然傣族舞蹈借此平台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如何将傣族舞蹈的“慢文化”与短视频的“快餐文化”进行巧妙结合,既保留傣族舞蹈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属性,又能利用短视频媒体平台宣传傣族舞蹈文化,这是一个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