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讨
2020-12-06史江涛
史江涛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23)
一、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适时播种
种植户在小麦播种开始前,必须根据绿色小麦种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且排放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地。在种植地选择完成后,应该及时的进行通过深翻土壤的方式进行整地,保证小麦播种前土块的疏松度满足播种要求。结合整地还需要做好底肥施入工作,一般每亩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000kg,尿素20kg磷肥,钾肥各10kg,将全部有机肥,部分氮肥,全部磷肥和钾肥混合之后撒在地表上,翻耕到土壤层以下。小麦播种日期通常在9月中下旬。在小麦播种开始前,种植人员应该先使用25%的多菌灵和15%的粉锈宁进行小麦的药剂拌种处理,以此防止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小麦白粉病、锈病黑穗病等病害,药剂拌种结束后再使用机械设备按照行距15cm,深度4-5cm的深度开展小麦播种作业。
(二)合理施肥
小麦田间的野燕麦生长至3-5个叶片后,种植人员应该按照每亩160克禾草灵兑50千克水的方式进喷雾防治。在清除田间双子叶杂草时种植人员可以根据杂草生长的实际情况使用2,4-D丁酯,按照每亩60g,兑水30kg进行田间喷雾。随着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后,种植人员可以采取向小麦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混合液的方式,增强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延长小麦灌浆期,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同时降低热干风对小麦产量产生的影响。小麦进入孕穗期之后应该合理追肥5kg,施肥之后立即灌溉,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三)病虫害防控
白粉病与枯纹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小麦病害,种植人员在进行此类病害的防治工作时,必须根据小麦田地感染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病害防治策略进行防治,降低各种病害问题对小麦种植产量和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另外,种植人员除了防治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和虫害外,还应做好小麦田地中杂草的清除工作,避免因为小麦生长过程中杂草与小麦争抢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通常,除草工作会在冬季到来前以及开春后进行展开,在进行冬前除草时,可以按照8-12g/667m2的用量来喷洒噻吩磺隆可湿粉,而药剂与水的比例则要根据土壤的具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四)科学灌溉
灌溉是保证小麦生长水分充足的关键,由于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期对蓄水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种植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小麦各个生长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田间灌溉策略。通常,小麦从播种至拔节期因为小麦的植株较小,温度低,地面的水分蒸发量较小,此时小麦的耗水量也不大,因此只要保证每天的亩耗水量达到0.4m3即可。小麦从拔节期开始进入抽穗期后,随着小麦生长速度的加快耗水量会出现急剧攀升的情况,由于这一阶段的小麦茎叶茂长,所以种植人员必须给予小麦田地充足的灌溉积水,才能达到增加小麦分蘖数和增加亩穗数的目的。此期,60cm以上水层,确保持水量至少在80%左右为适宜。同时,要做到早浇水,持水量低于70%时,就要灌溉给水。抽穗至成熟,耗水占到总耗水40%左右,日耗水较前期略有增加。尤其抽穗前后,茎叶长势好,绿叶面积渐大,日耗水至少在4m3。抽穗扬花期至灌浆期,此时气温高,蒸腾量大,对水分需求更为敏感。此期缺水,会造成扬花不好,籽粒不饱满。为此,遇到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同时,注意改善田间小气候。一般土层60cm上水分低于田间持水60%-65%时,都应做好灌溉给水。
二、小麦种植管理技术的推广
(一)加大技术宣传
农业部门在积极推广先进小麦种植技术时,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将小麦种植新技术推广至每家每户,然后通过示范应用的方式,提高农户对小麦种植新技术的认可度。同时,也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技术推广的范围得到提升,让农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应用移动通信设备,对小麦种植新技术进行学习。此外,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活动的方式,要求农户学习和了解小麦种植新技术,充分发挥小麦种植新技术的优势,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二)强化技术及资金支持
为了扩大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应用的范围,农业部门应该采取向上级主管部门正确更多新技术推广资金的方式,设立专项的农业扶持基金。对率先推广和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农户给予相应的农业补助,调动农户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制度性。此外,政府部门除了应该加强新技术推广资金支持力度以外,还应制定完善的技术扶持体系,成立专业的技术推广服务小组,帮助种植户解决小麦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三)加强示范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开展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宣传和推广时,可以通过建设示范种植基地的方式,确保种植户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小麦种植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户应用小麦种植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积极推广优良的小麦种植品种以此来提升小麦种植技术的示范作用,并加强推广工作中的技术指导服务以及观摩培训,使区域内部的小麦种植户实现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从而加快小麦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的推广速度。另外,相关部门在推广小麦种植新技术时,还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和保障工作,帮助农户建立良好的小麦种植新观念,才能在保证小麦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中,为了保障田间管理工作的质量,就要做好种植阶段的控制、播种前的准备、病虫害的治理以及维护小麦的生长,并在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普及的力度、落实推广宣传、提供福利保障,以此来实现小麦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促进区域内小麦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