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

2020-12-06庞连蕊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庞连蕊

(廊坊市第八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小学英语故事中有关于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语言能力的相关点,内化故事,进行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它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并输出,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教师一定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和交流,让他们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以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教材为例,在《I can’t tell a lie》中的“Story time”环节,故事题目为《Helen Keller》,这个故事一共分为了八个小版块,为了激发学生说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读一段,在读完之后,再让学生根据旁边的插图进行翻译,讲述这个故事。最后根据整个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讲述他们对海伦·凯勒的认识或者对这篇故事的想法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故事教学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游戏、角色扮演、唱歌曲、创设情境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故事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这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以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教材为例,在《Tell me a story》中,有一个故事题目是《An old man and a wolf》,这个故事类似于寓言故事,值得探究。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老人和狼,然后再让一群学生扮演农民。在表演过程中要用英语表示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的体会。在学生扮演完故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对老人、狼的认识或者看法,或者他们从这个故事中学会了什么?甚至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融入文化熏陶,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融入文化熏陶,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认知,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教材为例,在《Let’s clean the house !》中有一个关于中国春节习俗的传说。教师可以将整个故事以动画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了解中国春节贴对联、放爆竹的传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加深学生对中国的热爱,将优秀传统根植于心。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前一单元的学习,感受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春节的不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四、聚焦主角,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核心素养包括认知和非认知两个方面,认知方面是学术和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因此,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只有让学生对故事产生了极高的兴趣,才有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流露,才能在故事中激发正向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发展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一定要聚焦主角,让学生对中心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阅读故事的欲望。

以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教材为例,在《Who won ?》中的“Story time”环节,故事题目为《A famous football player》,这是一个关于球王贝利的故事。小学生都十分喜欢体育明星,特别是贝利,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贝利的认识,在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贝利生活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家庭,连足球也买不起,那么他又是怎样获得冠军的?通过阅读学生就会发现贝利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刻苦坚持,离不开他对梦想的追求。通过对贝利成功故事的阅读,学生就会受到影响,学习贝利刻苦坚持,不断磨砺自己的精神,以此形成坚毅的品格,进而提升自己的核素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围绕核心素养实施英语故事教学计划,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在让自己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进而促进自己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