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2020-12-06刘丽华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刘丽华

(海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山东 烟台 265100)

引言

小学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在高速发展,各项思维能力也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学生在校的时间虽然不如在家中的时间长,但是从整体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学校对于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正常成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德育质量和水平

我们注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提高当前小学德育的质量和水平。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要想让花朵灿烂地绽放,就要对花朵进行精心的培育和管理。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改变以往德育工作当中存在的模式僵化、内容单一、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真正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更为有效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地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凸显新时期德育工作开展的成效。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真正地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德育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德育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也不够到位,对于学生品行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也不够充分,这就影响了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而我们重点关注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要将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把握好这个关键的品格塑造时期,教给学生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相关的德育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一)教师应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一直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并实施党的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校园生活中,除了给学生们传授基本的基础知识外,还应给学生们普及一些健康的政治思想和科学的知识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科学化知识,拓宽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让学生有丰富的校园生活,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可以为学生们在校园中开展一些多姿多样的文化活动,指导学生们积极健康的思想。

(二)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正确的教育对小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应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并且多开展一些关于加强德育的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展开德育政治的活动,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首先全校师生可以一同观看关于德育的视频,之后相关责任人对此进行总结阐述,让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共同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给学生们从心理上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德育的报告会,讲座等;教师可以给学生们置办关于德育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们对于促进德育的教育活动。最后让师生共同了解德育在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性,除了开展一些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用影音资料进行宣传,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德育氛围,并且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

(三)创造良好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养成都有着重要影响。古代便有孟母为了让孟子更好地学习而三迁住所,在现今社会当中,条件比之前更加优越,教师与家长更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德育教师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构建良好的家风,帮助家长整理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以保障课外的学生教育。在校内,班主任教师采取班级内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增强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认知,促进学生三观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帮带活动,让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帮助带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促进全班成绩共同提升的同时,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团结意识,从而增强班级的整体凝聚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培养德育给小学阶段带来的重要性,在培养德育过程中,应使德育进入课堂,学校和教师做到坚持对于德育思想的教育,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对于德育的培训,从而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树立以德树人的理念,对青少年不仅是传授教育知识,而且是全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