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2020-12-06包菡
包菡
(哈尔滨航运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中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循序前进,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更是愈显急切。美术设计旨在提高学生设计应用能力,并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学习效率不高或是难以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等问题。美术设计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应当善用、活用教学策略,方可激发学生知识探究兴致。鉴于此,如何将“案例教学法”教学法更好的应用于美术设计教学中值得深究。
一、案例式教学法在中职美术设计课中的简单概述
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案例分析与之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掌握。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解答,最后促使学生能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巩固并深入了解专业知识。
二、中职美术设计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鼓励学员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二)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员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三)重视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给的答案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案例式教学方法在中职美术设计课中的应用分析
(一)引入相关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中职设计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设计的能力。课堂中引入案例,案例内容也必须要符合教学内容,同时根据课程要求及案例内容,引导学生从启发性思维方面选择思考内容,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案例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案例内容开展讨论的进程,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认识。例如,在中职美术设计中,不同的设计方法会有不同的设计效果。学生会在教学引入的案例中体会到这种设计思想,进而设计出新颖的作品。而学生在创作讨论时,教师要积极维护这种创作与讨论的氛围,不要轻易干涉。另外,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也可以適当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不留情面”的追问,充分激发学生的讨论与争辩意识,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找到学生的潜在设计能力。
(二)通过案例分析,开展知识的拓展练习
学生在完成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之后,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梳理之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练习。这个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以此激发学生设计能力。因为中职美术设计与其他专业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仍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根据组内不同人员的设计基础,使其在同一设计题目上发挥出自己不同的设计思路。如此,同一个中职设计题目所交的作业就会展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而教师也可通过这些了解学生在课外作业中所学到的知识,更可以检查出没有被学生应用到的理论知识点,然后在以后课堂上引入相关知识的案例,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设计能力。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能力。以学生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核心,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案例的分析、互动交流,从而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真正提高自我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