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6张晨晨
张晨晨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新生中学,浙江 台州 317300)
当下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深入的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着,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意识和综合素质是当下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当下是最为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还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基于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贯彻落实,力求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当下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初中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开发自身的潜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小组合作学习既符合当下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中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由于自身个性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身份,他们的自我意识相对于合作意识极为强烈,这种自我意识对于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来说弊大于利,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延续,学生们在课堂中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得不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以及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而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就能在潜移默化之间形成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有多么重要,并且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高度重视,基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作为该学科的教学老师,我们就要在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依照学生的个人意愿、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或通过个别同学的调整和分配,在班级内组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感受集体学习氛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例如,老师在讲授“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要求每位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或家长的帮助,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权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完善某个人权问题的内容,并通过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每个组探究的人权问题;最后由老师对其做出总结归纳,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终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平衡,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性,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老师就可以在展开课堂教学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课程预习的探讨和交流,以便理解程度较低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在老师展开课堂教学时能够从容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青春时光”的相关内容时,老师首先可以以“我的青春”为主题,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变化在小组内展开探讨,像:青春期带给我的身体变化、青春期带给我的心理变化、我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该怎么做才能顺利度过这段时期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等等,让学生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初步认识青春的特点和问题;然后再展开详细的有关青春的知识点介绍和讲解,以便科学、高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里自身的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抛出问题探究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该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初中生较早的掌握社会生存的法则。本文主要以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做了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实际上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其应用策略,以及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或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并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基于此,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亦或者说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有待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对其做出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