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20-12-06高欣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高欣

(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河北 唐山 063000)

引言:在开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升对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工作的重视,这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地理知识当中涉及了很多的信息源,教师应该对地理知识中的信息的蕴含渠道和呈现形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熟记图标地图,不断地搜集和整理各种地理信息,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目的。

一、教师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分析

(一)从教材文字中提取信息

高中地理教材是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获取教材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帮助学生构架一个地理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做铺垫。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梳理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教师在开展地理课程教学时,应从地理信息整合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地理课程学习中积累信息,形成地理素质。由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具有多元性,主要包含了概念定义、地图图标、知识展示等等,对于不同的地理知识内容教师应给出一个不同的阅读方式,以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搜集出文本内容中的主要信息,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其次,要教学生构建地理知识文字信息库。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引导学生梳理构建地理知识信息库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一个地理知识的阅读笔记,让学生将所阅读过的重要的地理信息摘录在笔记本上作为一个地理信息库,以方便学生在复习之时可以用。信息库的构建形式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自己能够看懂、理解的方式来记录地理信息,例如,可以用纯文字形式、也可以用图标地形式等等,同时,教师可以适度的干预学生地理信息库的构建,例如,教师可以翻看学生所构建的地理信息库,帮其指出其中不足、错误之处,以保证学生信息库中内容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个地理信息库的课堂展示的活动,以激发学生构建地理信息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从图表地图中提取信息

图表地图中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和专业知识,学生要学会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最大程度上发挥图表的作用,为地理学习提供基础。同时,地理教材中也存在着许多图表地图,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这方面内容,教师可以给出学习提醒,让学生多观察地图图表反馈的信息,提高地理图表的使用率。图表信息有助于锻炼学生提取数据以及文字总结能力,从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既可以拓宽学习思路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利用图表地图提取得信息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地图解读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应当针对图表中众多的信息进行初步解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取信息,教师提供导向作用。其次,由于教材对于地理标识的解读处于初中级阶段,对于一些地基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讲解图表中各种标识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可以顺利解读图表中的重要信息。最后,解读地理图表需要进行信息归集,学生应当学会横向关联,将文字、数据和标识等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归纳总结之后将提取到的信息应用到学习当中。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理图表为例,学生首先浏览教材涉及到的图表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表显示出来,学生通通仔细观察了解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等信息,让学生对太阳的构成建立知识框架,之后教师以动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月球、太阳系、银河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深入探索图表反应出的地理信息。

(三)从教辅网络中提取信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将网络作为辅助教材进行地理学习,教辅网络成为当代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教辅材料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教师应当在网络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方向,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教辅材料和网络资源,高速有效的整合教辅网络中反应的地理信息。教辅网络适用于所有科目的学习,学生获取网络资源的途径也有很多,因此每一项辅助材料的利用率比较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开展教辅网络学习,在信息搜集中提高地理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应用能力。智能手机和电子网络信息发展,让很多高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相比之下学校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和网络进行线上学习,以地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发布网络信息搜集任务,让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后在网络中开展信息提取,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教育教学方法分析

(一)用信息技术灵活地进行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第一步,一部好的戏剧需要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一个好的电影需要一个精彩的开头,而一节有效的课堂也需要一个“魅力十足”的导入。然而,目前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们依然沿用传统的平铺直入的导入方法进行课堂的导入。地理学科的学习本身就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被人们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对于文科学生们来说,地理是一门比较头疼的学科。如果再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毫无趣味性,那么学生们在课堂的一开始便失去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的兴趣,便会造成整节课堂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师们需要学会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比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近期的几期天气预报进行剪切,插入到制作的课件当中,形象的将近期的天气变化(由热变冷)给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那么对于这样的现象学生们肯定会感到好奇,这跟我们学习的这节课有什么联系呢? 怎么用这节课的知识对这个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呢? 然后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一下卫星云图的冷锋过境时的实时画面,很自然地就导入课这节课当中,用多媒体的展示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更可以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导入形式单一化的弊端,用图文并茂形象具体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了很好的展示,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实现深层次理解,提高课堂教的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营造气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新课改下对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是不仅要教给学生们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们培养一定的地理素养,让学生们能够对地理知识有真正的理解,能够将课堂知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师一张嘴进行讲授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有些学生们在生活当中没办法亲眼看见的物体,单凭教师进行描述,学生们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具象,所以在这种类型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相关的真实图片或视频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们有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比如在讲述地震、火山爆发等地理现象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影像,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制造一个火山爆发时和地震时紧张气氛,让学生们能真正对火山和地震有深刻的感受,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明白这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再比如说在“水循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水循环形成的过程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动画就很容易地明白了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将大家带到水循环的这样一个情境之中,这样通过真实的气氛制造给学生们创造了很好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能够最好的对这些地理现象进行理解,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种语言,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地理一刻也不能离开地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要重视地图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读图的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地图成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学习工具。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提高,极其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因为地图是一个比较直观的东西,所以在讲台上教师没办法让每个学生都看见自己所强调的重点地方,更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师们便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困难轻松的解决。比如在讲«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这节课程时,如果墨守成规,按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那么肯定会出现教师讲解不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然而,如果将这个知识点利用多媒体制成模拟的动画效果,将物体的远近、虚实、快慢都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们进行多元化的观察,不仅会大大地降低教学的难度,还能适当地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再比如说«黄赤交角»的课程教学中,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在这出现理解困难,而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度过这个困难,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更具体地为学生展示黄赤交角,并通过加深颜色或设计闪耀来重点突出表现,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地图中由于线段太多而学生无法进行清晰的观察的缺点,同时还可以解决学生由于对于二面角知识不了解而理解起来有难度的问题,这种加深颜色和设计闪烁的方式也可以在教学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时候使用,比较同一个纬度上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变化,得知当地昼夜长短等等。总体而言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四)用多媒体进行重难点的突破

地理学科不比其他的学科,对于地理的学习需要很好的综合思维能力,很多地理现象单靠老师进行讲授无法让学生们深刻的理解,所以,在一些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对学生们进行突破。比如«地球的运动»和«大气的运动»这些具有动态特点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利用板书、画图、模型等方法比较难以让学生们理解,将这些运动的知识用多媒体来完成,既能让学生们调动积极性,更有效的将这些知识化难为易。还有像是在二分二至日的学习中,学生们总是会对这个知识点弄混,这个知识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们进行直观的展示,用多媒体展示出地球公转一周的示意图,然后用多媒体动画的技能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进行停顿和闪烁,这样清晰形象地让学生们看到每个时期太阳直射点所停留的纬度,在头脑中自己总结出规律,这样难点也变成了易点。再比如说《常见的天气系统》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对于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现象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用 flash 动画进行演示,先是晴朗的天气,锋面所到的地区天气开始进行变化,大风呼啸,叶随风下,慢慢地冷锋过去之后天气转晴,但气温却有所下降,路过的人们都增添了衣服,这样通过动画演示将抽象变形象,不仅为地理课堂带来了活跃的气氛,更有效的帮助学生们突破了冷锋过境的难点,将地理教学与信息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