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0-12-06王翠玲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王翠玲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新镇镇周庄子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从儿童发育期进入少年时期,包括身体和性格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其生活和心理状态都进入了新的时期。但在高年级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疏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仍突出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开展,一是相比于传统的说教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二是在活动中,学生会真实流露想法和感受,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的给予引导。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活动,从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式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一是活动辅导与单独心理辅导相结合。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活动进行集体辅导,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则应依据学生问题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单独咨询和辅导。二是正确引导与激励相结合。虽然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批评和惩罚的方式,但对于心理教育来说,激励的措施更为有效,因为激励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师应多表扬学生的良好表现,多给与学生肯定的态度。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心理教育活动开展前应进行细致的准备,同时需要家庭或社会各方的配合,教师应构建开放的活动模式,体现活动的自主化和生活化。

二、关注高年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心理影响较大,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影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学生动力也越大,学生更容易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二是消极影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其心理会受到挫败感,容易造成学生心情绪的不满,如果这个阶段在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教师、家长或同学的斥责、贬低等,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三是错误影响。部分高年级学生对自身学习成绩认识不足,可能出现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的情况,部分学生获得别人的赞扬后,会出现盲目自大的心理,表现为安于现状。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过低的评价,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不够,怎么学习也不会超过别人,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此时,教师应组织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分析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身学习成绩不好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的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生活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生的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这些生活过程都会带给其不同的体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学校生活中会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健康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交往等,这些会给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学校的生活,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也较大,如果家庭中缺乏轻松的氛围,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学生则可能出现不良习惯和孤僻的性格。此外,如果学生家庭发生较大变故,会给学生的心理严重的打击,使学生的情绪产生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态进行详细的掌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多与家长进行沟通,用爱去温暖学生。

三、设置科学的高年级学生教育目标

目前,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出现焦虑、孤僻等问题。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大量的课外学习和活动压缩了学生活动空间,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学习缺乏兴趣。二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部分家庭出现发生变故,如父母吵架、离婚等,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三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造成大量人员流动,部分学生的教育由长辈替代,父母长期不在学生的身边,也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十分不利。学校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明确学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思路。主要的措施包括:一是在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教育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关注自身的体貌变化,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逐步规划自己的成长方向。二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养成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和智力能力等。三是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增加学生的幸福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可以学会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提升其抗挫折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和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性格,学会尊重他人,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息性格。五是引导学生正确的交际。教师应指导高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使学生更加懂得倾听他人,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性格、品质、情绪和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教师和家长都应努力的教育好学生。对于小学生不仅要做好知识的教育,还应做好心理的教育,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高年级学生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