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2020-12-06陶云均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陶云均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中学,重庆 401420)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体育教学责无旁贷,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保证。教育目标的改变,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上来一个自觉、实质性的更新。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和拓展人文科学、科技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让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形适度的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练什么,学生没有自由权,从而使学生对体育可产生冷淡、厌倦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获得主动发展。而创新精神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体育课中多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学生爱怎么练就怎么练,更不是回到“放羊式”的老路子上去,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体育创新是一种演变的和渐进的过程,可以从3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二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三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五、注重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六、注重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七、注重劳动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反复复的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总之,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忽视体育便会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我们应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认真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总之,只有学校、教师、家长、社会都来关心体育教学,我们的下一代才会健康成长,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改革——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