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
2020-12-06路培炎
路培炎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前言:新时期社会不断发展使得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凸显,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职医学院法治教育不足问题。若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忽视法治元素,则高职院校毕业生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医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策略,树立其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与法治精神,凸显法治教育价值。
一、医学生法治精神内涵
2017年习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中阐述了法治内容,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1]。新时期法治包括法律动态制定阶段,同时也彰显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地位。法治中国的法治精神、具体方向的内涵为:制定正义、公平的社会主义法律,在全社会广泛实施。对医学院高职学生加强法治教育,树立其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可以实现医法融合,完成医法实践,为创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基础并作出贡献。
二、高职院校医学生法治精神培养途径分析
(一)实现法文化与医学伦理融合
树立法治精神需要开展科学法治精神,高职学生理论上达到民事行为年龄,但缺少相关法律行为经验,且专业课程任务较多。部分同学会将刑法当作我国法律的全部,忽视法律实践性。医学生在日后职业生涯中有可能会遇到医患纠纷、医患矛盾问题。借助法治思维可以纠正患者对于法律的误解,并通过法文化和医学伦理内容拉近医患距离,化解矛盾问题。例如,当前许多医学院开设《医学伦理学》公共课程,重点梳理并分析医患关系,明确法律作为伦理底线和道德底线对于医患权利的强制保护,为树立法治意识奠定基础。
(二)开展针对性法治课程
新时期医学教育课程涉及到法治元素,其中包含《卫生法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2]。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要求较高,需要其实现跨专业的融合,做到医法贯通。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突出自身课程的特殊性和特色化,帮助学生积累法律知识,树立其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同时,建议在校园内创设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定期邀请医院医务科专家向学生讲解医患纠纷事件案例及处理办法,并在校园内增加医疗法律广播栏目。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法治文化,结合法律基础课程以及医学生所需知识完成讲解,使大家体会到法治精神的共通性,为终身树立法治意识提供支持。
(三)在实践阶段培养学生法律精神
医学院教育过程具有特殊性,其包含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领域,要求学生从理论至实践不断反思,创建新认知。使学生接受、理解、消化法治思想,认可其权威性,具体内容如下:
1.树立学生法治观念
医学院思想理论课程中教师需以身作则,积极学习法治内容,在教学阶段引导大家完成学习、实践。针对学校中重视宣传、轻视培养的情况,教师应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树立学生法治信仰。同时,创新法治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灌输式教育形式,借助讨论、启发教学手段,使学生亲身感受案例,进而形成法治观念。例如,通过PBL、模拟法庭、辩论等方式,调动医学生的法治学习兴趣,树立其法治思维。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组织法治教育活动。例如某医学院开展有奖征文、法律知识竞赛、专题论坛、庭审旁听等活动,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此外,借助“三下乡”实践内容使医学生在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中完成实践,深刻意识到医疗卫生行业的法律法规,做到依规办事。此外,利用新媒体手段树立学生法治教育的观念,在校园网络中拓展法治内容。
2.树立学生法治思维
医学院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建议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法治教育资源。例如,在课堂中引入医疗事故、医疗文书、人体药物实验、警医联合、安乐死等一系列的热点话题进行法治教学。使医疗实践与法治教学相结合,克服理论教学限制,鼓励医学生从法律层面、专业角度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可以依托当前医疗行业自身专业特点完成参与性、互动性实践,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例如,组织大家旁听医疗纠纷案件审理过程,针对法治医疗热点展开辩论。通过实践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开展丰富的法治教育工作,还能够树立法治精神。利用法治方式、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反思行为规范,借助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今后从医岗位中做到依法行医和规范行医。
3.创建法治氛围
医学院是学生积累知识、树立法治观念的主要阵地,其中法治文化氛围可以充分展示其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建议学校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制定校训、校风时凸显法治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会法治文化宣传内容。邀请医学实务、法学专家定期宣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法治精神、体会法治魅力。此外,创建医学院法治教育基地。当前部分学校存在法治教育力度较低的情况,带教老师在专业讲解时忽视了法治元素的渗透,无法使学生意识到职业规范性和依法性。建议医学院建设法治教育基地,与周边实习医院和附属医院合作,创建法治教育实践平台。
结论:培养医学生法治观念,完成法治和医学教育的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医学教育的关键课题,属于法治社会不必可少的组成结构。因此,新时期医学院需要创新医学观念,丰富教育思路。依托法治观加强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通过明确教育目标、优化法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为提升医疗事业安全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