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策略研究

2020-12-06郭敏鹿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郭敏鹿

(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影响因素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应对的态度。语文科目包含的知识十分广泛,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语文学习完善孩子的人格,提升文化气质。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向

小学语文教育,应当从传授型教育方式向引导型教育方式改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关注于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任务,教育的方式只是过程,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教师教学方式应注重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国教育固有的思维往往只注重于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的开发,造成学生只能循规守矩的背诵和克隆一样的学习,缺乏生活中使用经验。小学语文课堂应帮助学生通过朗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诵读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有很大帮助。例如一位经过诵读练习的学生在自我介绍中会表现的非常自信,老师也对学生的表现频频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也向他送去了肯定和羡慕的目光,短几分钟的自我介绍,改变了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形象[1]。

(二)加强学生自主思考和理解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其使用的根本基础就在于理解。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把重点放在背诵和默写,却不明白自己背诵的句子是什么意思,造成一种纯粹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唯考试成绩论学习成败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弊端之一,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将含义与背诵相结合。经典文章是一种艺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心态,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在整体上感受到汉语的艺术之美。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学习可以拓展孩子们的知识范围,陶冶情操,提升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拘泥于书本和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传统教学把学生的头脑和思路完全束缚在一个范围之内,无法让孩子们完全掌握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在大脑和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紧固式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课堂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变化是把思考和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而不是单纯的复制每一堂课,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应致力于引导孩子探索文化的不同领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孩子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综合能力[2]。

(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爱国意识,提升品格和素质。陶冶身心。中华文明传下来无数的文学作品和典故,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经验。教师应当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提前做好课堂准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揣摩文学作品。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角度不同,对作品的理解、领悟的道理也完全不同,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能力,从多个方向去剖析作品的内在涵义。例如宋代朱熹的名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就是告诫学生时光一去不复返,珍惜难得的学习生活,提醒学生要把握当下,不要虚度时光,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努力奋斗。传统文化的精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日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工作学习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3]。

(二)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学设施我们已经不再感到陌生,教师应当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等设备,将语文教育与教材相结合,为同学们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语文课程。通过影像、音乐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单纯的文字描述更立体化、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对这种新颖的课堂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在某校教学案例中,该校教师利用投影仪播放救火小英雄赖宁的故事片,同学们通过观影充分了解小英雄赖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内心产生了深深的震撼。相比较传统教学,这种真实的画面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小学语文教育不能够只停留在文章背诵,默写、朗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学生们往往只能枯燥的学习书本上的教材。文学作品需要全面生动的创作性的描绘,而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复制。小学语文教学应多元化发展,调动学生们的大脑去思考,完善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激发学生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创造灵感。同时让学生们产生对优秀品德和先进人物的向往,从而产生探索学习的欲望[4]。

结束语

相关教育部门一再要求,不要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之上,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敢于思考,增加对知识的探索和实践。小学语文教学应作出更多尝试,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从文化知识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加强,通过课程学习、综合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教师们还需努力进取,更多思考课程的设计,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升综合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