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研究

2020-12-06马晓云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马晓云

(肥城市边院镇过村小学,山东 肥城 271617)

引言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普遍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重视程度较低,体育课程更是常常被文化课程以各种理由霸占,甚至有很多学生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浪费他们的时间,还不如在教室上自习。体育教学无法切实地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作用,致使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体能不断下降。基于此,做好小学生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极为重要,既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训练,又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能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内容,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科学、系统、规范的体能训练中,学生将通过运动的洗礼改善既有神经系统等功能,有效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提升消化、吸收能力及反应能力等运动素质。学生通过适量的训练,能保持精力、体力充沛。这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也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

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时,首先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特征等进行调查和了解。对这些基础情况了解的越细致,对于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就会越有利。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无疑充分彰显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也能够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鞭策下,有更高的追求;身体素质欠佳的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目标,更好地参与体育教学。这样的分层教学,使得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能使体育教学的成效也有显著提升。

(二)化学生的体育教学中的细节,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助

小学是学生时期极为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的身心特征相结合。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一定了解,然后再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如果学生动作或方法出现错误,教师要做好相应的细节指导,纠正学生存在错误的地方,以免由错误的动作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对细节进行有效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提升。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征,进行体育活动。如,在学习短跑或者是接力跑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比赛,表现好的给出相应的奖励,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相互评价,也可以是组间、成员间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正确掌握体育知识,进而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三)重视培养学生在训练中的成就感

任何人都渴望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表扬,尤其是处在成长时期的小学生,更需要获得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肯定来坚定他们前进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制定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方式,通过考核与评价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与锻炼,增强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自信心。成就感的获得能够改变学生面对困难情境的态度。体能训练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且需要长期坚持,如果小学生在这期间无法得到鼓励,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感,则很难坚持下去,而成就感、成就动机则是学生训练和坚持过程中的润滑剂,是他们前行的力量。比如在日常的训练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还可以根据班级内的实际训练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体育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四)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设施是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能训练的质量及训练安全。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训练,老师要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让学生能顺利成长。与此同时,老师要与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适当增减活动项目,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设定训练强度,完成体能训练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提升小学生的体能。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体育训练和课程学习。避免不适合学生的运动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进而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阻碍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要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让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为小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