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引领,演绎智慧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20-12-06李君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李君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第一小学,江西 九江 330400)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通过语文课堂的创新,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在趣味激发学习兴趣

(一)巧用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这些插图,将教材的内容更生动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语言思维的火花,开启学生的智慧,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图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释,同时也能扩大孩子们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例如,在讲授《松鼠》一课时,老师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松鼠的插图,让它们迅速进入文章情景,通过仔细观察形状、颜色和松鼠的习性,结合教材中的描述,可以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用途、繁殖能力等特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松鼠进行了深入的理解,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效提问

在小学语文中,会有一些有趣的课文,在文中,作者用一些有趣的语言来说明一些内容。在教这些课文时,教师要抓住重点,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学的有趣,而且能找到真正的意义。例如,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仔细观察是谁借了尾巴?它借了尾巴吗?为什么?壁虎的尾部有尾巴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从课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主动解决问题,吸收知识。题目的设计不要太多、太杂,选取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能把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学习明白,太多太杂容易压制学生的积极性[1]。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各个学校,应用到各个班级。借助多媒体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解决一些更直观、更难解释的词语。例如,在《花钟》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课程中的花朵,并以时钟间隔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花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会开,什么时候枯萎,也可以用在生活中。例如,在《观潮》课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文中描述的潮汐场景,感受到壮丽的气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主动接受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启发式智慧课堂

(一)引导思考

在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找出答案,并发现其他问题,尝试自己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以把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比如在《赵州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并加以叙述[2]。

(二)学会感悟

学生在预习阅读中,在阅读中学会理解。以《赵州桥》为例,可以了解赵州桥的目的、绰号、建置时间、建设者,以及赵州桥的特点。同时,学生可能不理解预习中的一些名词,此时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会主动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在感性上实现学习的真正意义。例如,石拱桥,为什么叫石拱桥?拱门是什么意思。学生会主动思考和验证,找到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收集、整理预习题来解决这些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三)发现生活

教师讲解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侧面观察,找出课文中所描述的东西,或者收集整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发掘其特点,思考一些想法,并通过一些短文加以记录。例如,通过对草的观察发现,随着季节的变化,草的生长也发生变化,石头下面长着草,石板上长着草。通过全方位的观察,了解草为什么能在这些地方生长,为什么它们会在这些地方生长。从而扩展到一些自己的思维,如草的精神,通过小文章来记录,可以帮助学生自学思考,并帮助学生练习写作。

(四)及时反馈

例如,在学习《花钟》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看看周围的花何时开放,并了解这些花的名称。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寻找和观察。通过了解他们能看到或能理解的花的开花时间,学生会对文章中的花钟有了一个完整的补充,还可以扩大一个“花历”:1月梅花,2月春兰,3月君子兰,4月丁香,5月牡丹,茉莉花6月,美人蕉7月,珊瑚豆8月,桂花9月,鸡冠花10月,秋海棠11月,一品红12月。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动植物特性,如柳絮、桃花、枫叶、冬瓜等,在生活发现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己表演,运用戏剧化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拓展思维能力。记录这些发现还可以有效地教学生作文写作,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的教学也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但最终目标必须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利用课后五分钟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测试,让教育回归本原,使教育真正成为智慧教育[4]。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趣味性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语文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目的的提问和启发式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通过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学习,思考内容,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创造一个有趣的智慧课堂,促进教学进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