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管理优化研究
2020-12-06王树文
王树文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5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工业一直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分析其主要原因主要归因于民营性质的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问题,特别是质量管理问题,这是导致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难以满足高速动车组生产企业的要求的最重要因素[2]。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产品质量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管理水平,消除动车组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合同”观念,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提出解决方案,进而促进双方发展[1-3]。
一、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产品质量问题
根据多年观察与研究发现,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在质量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当属产品质量问题。许多供应商对于某些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环境要求、使用次数与频率等产品质量关键问题缺乏深入了解与考究,这也就导致其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与否或无法确定产品的可靠性[3]。时常会发生产品在安装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系列问题而最终直接导致运营故障而严重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与制约动车的运营效率[4]。
(二)买方市场思想的影响
在传统“买卖”市场发展中,“买方市场”通常情况下是主导方。可随着现代化市场发展,这种现象与趋势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发展需求[2-4]。实际情况下,许多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或者短时间快速获得利益会向供应商提出超出市场规定以外的要求而最终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而供应商的利益一旦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进而对高速动车组生产与运营带来严重影响[3]。
(三)管理方式的不科学性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模式略显粗放,且管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遇到困难时,多数供应商的应对策略为“以不变应万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供应商习惯与适应了制度化的采购模式与方法,无论市场如何变动,供应商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大多一成不变。这种情况下进行市场分析决策时,就会直接导致信息僵化、松散、片面的情况发生,这种信息对于采购方是无效且不准确的,无法对采购方进行有效的指导[5]。
二、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管理优化方案
(一)保证产品可靠性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从技术、市场、质量等方面充分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就必须建立一系列科学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保证所形成方案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尽量找到与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并对相应问题与隐患进行彻底整改[3]。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工程的可靠性,应该就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过程与供应商进行深入交流,从而使得双方充分了解对方要求,进而满足高速动车组的生产要求,最终保障成品质量[6]。
(二)加强资源市场分析
在对资源市场进行分析时,可采用统计分析法,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再结合当今市场发展中供求双方关系,深入了解资源市场竞争力,最终明确供应商在核心技术、生产能力、人才资源、生产业绩等各方面发展情况。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目标产品在整个市场中的使用占比。应当从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分析与看待供应商的研发实力、生产方法、质量检验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售后服务详情,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建立产品信息库提高服务质量[1,3]。
(三)提高供应商绩效标准
在实际管理中必须提高供应商绩效目标标准以保证供应商之间维持良性竞争关系。以标杆法为通用的供货质量对比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快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管理体制完善进度。在操作中必须要求企业对供货商的每一环节都进行严格对比,如发现供应商无法满足规定标准,可要求有关部门及时指出问题并监督供应商完善与整改,最终提高供货产品质量,进而不断激励供货商维持与继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供应商绩效目标,保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5]。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当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速动车组已经逐渐成为适应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主推交通工具,其也是现代人民首选的出行工具。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高速动车组的运营效率与质量,纵向看来,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管理工作执行力是保证这一目标完成度的前提[1-2]。就目前看来,高速动车组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问题,要想克服这一问题就必须使采购方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对供应商进行引导,督促供应商从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等方面出发提升自身管理水平[6]。与此同时,供应商也必须时刻关注自身研发能力与生产能力,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需求时刻调整与完善管理体系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双方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