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壶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12-06翟婷婷山西师范大学
翟婷婷 (山西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会议上多次提出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①虽然近些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在壶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壶关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抢救、保护、传承,但就其现状及发展前景来看仍不容乐观。壶关秧歌作为地方传统文化只有实现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一、创新和发展壶关秧歌的内容与形式
壶关秧歌作为一种民间小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壶关秧歌的内容与表演形式逐渐陈旧,难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现今,秧歌艺术要实现良好发展,必须要保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
(一)创新壶关秧歌的剧目内容
壶关秧歌的剧目内容是其形成、发展的必要因素与基础。因此,传承与保护壶关秧歌,首先要对其剧目内容进行创新。要基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顺应时代潮流,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人们当代生活的、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
首先,立足于长治地域特色文化创新剧目内容。“特色文化是人类历史财富的底蕴,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石、是城市时代强音和竞争力、是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②因此,壶关秧歌的剧目创新要立足于区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还应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
其次,要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剧目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壶关秧歌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创新其剧目内容,把握文化发展的自主权。当地政府理应为其营造富有生机的环境、积累创新资源,推动秧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拓展秧歌艺术的传承形式
壶关秧歌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拜师学艺和家族相传两种,但是这两种传统的传承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因此,壶关秧歌要想实现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必须要对其传承形式进行改变与发展。
首先,发展壶关秧歌艺术学校。当地政府支持壶关秧歌艺术学校的建设,通过艺术学校专业的培训来提高演秧歌艺人的综合素质,打造专业的壶关秧歌表演队伍。为了更好地传承壶关秧歌,当地秧歌艺术学校可以招收一些新学员,并可以为那些真正对秧歌艺术感兴趣的学员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从而保证壶关秧歌传承者的接续。
其次,民间艺术进校园。青年人才的短缺,是秧歌艺术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当地应培养学生对壶关秧歌的兴趣,从而发现和培养秧歌艺术人才。还可以通过邀请秧歌艺人进校表演,组织和建立粤剧活动社团,或者在校园里举办各种秧歌表演活动,培养爱好秧歌的“粉丝”,集中对秧歌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一代,进行大力的培养和教育,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壶关秧歌。
(三)创新和发展壶关秧歌中防止出现几种错误倾向
传承与创新壶关秧歌,实现秧歌艺术更好的发展,主要防止出现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首先,防止政府机关不必要的干预。当地政府应当给予壶关秧歌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从宏观发展布局上给予指导,但不应事无巨细一概统揽。一旦政府过分干预秧歌的发展则会适得其反,挫伤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其次,避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壶关秧歌因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而进行过分商业性质的包装,为迎合市场需求而盲目“流行化”,失掉其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以至于失去了竞争力,不利于其传承、发展。
最后,防止壶关秧歌地方艺术特色的流失。秧歌艺术的地方特色赋予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了实现壶关秧歌的更好发展,秧歌内容的创新是必要的,但是要在保持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保持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加强立法为壶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保障
现今,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不断出台了一些法律、政策来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制度仍存在较大不足,为了更好地保护壶关秧歌,必须要加强立法。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是由于地方单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加之相关工作人员及当地民众缺乏保护意识,常使秧歌艺术的保护流于形式,需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来加强对壶关秧歌的保护。
首先,要在当地文化部门中成立保护壶关秧歌的专门部门,统一指导与管理壶关秧歌保护工作的进行。要明确相关保护与管理单位的具体职责,并根据壶关秧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制定保护与传承的长远目标,并把当地政府、秧歌剧团、人民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来实现对壶关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次,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护法的指导下,结合地方实际设立法规、法令。山西省各市、县级行政单位应从保护壶关秧歌出发,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依据来制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令,为壶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奠定法律依据。
(二)增强立法的预见性、时效性
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必须经过不断的总结、更新,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因此,法律的出台总是较为滞后的,总是发生损失后的补救措施,虽然能够避免相同破坏情况的再次出现,却难以保证秧歌艺术不再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威胁。
为了加强立法的预见性及时效性,各地政府应明确划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管理单位的责任范围,建立壶关秧歌保护的专门机构,并派专人负责与壶关秧歌传承人保持密切联系。要时时关注秧歌艺术学校、秧歌传承人在秧歌传承中遇到的障碍,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以使当地对壶关秧歌保护法的制定更符合秧歌发展的近况,从而避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时,才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状况的出现。
(三)明确壶关秧歌的知识产权主体
虽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其中却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的明确规定,这会致使壶关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遭受不法侵害时,维权主体及接受赔偿的主体不明确,维权之路受阻,进而不利于实现对壶关秧歌长期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主体,即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③就壶关秧歌而言,其知识产权主体指对壶关秧歌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主要作用的个人或社群。因此,只有建立起壶关秧歌传承者名录,才能有目的、明确的做好抢救与保护工作;只有加强立法,才能为壶关秧歌传承者的维权之路打下法律基础;只有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更好地、更及时地避免或者制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法侵害。
三、加大壶关秧歌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壶关秧歌要更好地传承、发展、振兴,必须要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与广度,只有在更多的人了解壶关秧歌,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在科技更加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台、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介壶关秧歌作品。
(一)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介的宣传作用
壶关秧歌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加强宣传力度,从而促进秧歌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首先,充分发挥舞台表演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改善秧歌剧团的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并发动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家创作、改编、移植一批优秀舞台艺术新剧目。同时,着力挑选一批影响力大、基础较好的舞台艺术作品,进一步修改、加工、提高,使之成为能够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并聘请名家教授戏曲规范严谨的舞台程式。
其次,发挥传统纸媒的宣传作用。传统纸质传媒有着可信度高、舒适度高的优势,且拥有长久以来形成的固定受众。因此,要灵活的运用纸质传媒,对壶关秧歌进行专题报道,并增加壶关秧歌的宣传版面,提升公众对壶关秧歌的认知,加深公众对秧歌艺术的印象。
最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由于广播电视有着较强的声音感染力,且随着技术发展实现了双向互动,因此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所拥有的固定的受众数量不可小觑,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来实现对于壶关秧歌的宣传与弘扬。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可以更灵活的利用网络技术对优秀的秧歌作品广泛宣传,促进秧歌表演成为大众娱乐内容。
首先,要密切跟随时代的脚步,积极创建网址网站。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壶关秧歌的相关网站,划分剧坛动态、剧目剧本、名家介绍等各大板块,并实时推送壶关秧歌的新闻资讯,方便民众加深对秧歌艺术的了解,以推动壶关秧歌的发展。
其次,适应快速阅读需求,创建微博、微信平台。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方便,读者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获取信息,更倾向于碎片式阅读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群众的需要,壶关秧歌可以建立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每日推送相关讯息,为壶关秧歌的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为壶关秧歌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最后,适应观众的视听体验,发展网络微平台。在当下的秧歌艺术的传播中,除了要充分考量观众的消费需求以外,还应充分考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有效传播。因此,可以利用网络微平台的互动点播,比如通过抖音、快手、微视等软件,拍摄壶关秧歌的短视频上传,积极引导双向互动,吸引观众眼球,以传播壶关秧歌。
(三)实现新旧传媒之间的融合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的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新媒体的出现,给壶关秧歌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一个新的时空背景下,秧歌艺术的传承、保护、传播和推广,不仅需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介的作用,还需要得到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平台。因此,推动新旧传媒的融合对于壶关秧歌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整合新旧媒体,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壶关秧歌的更好传播服务。诸如人民日报,应用了现代网络技术开通微博平台,实现了与公众的多维互动。壶关秧歌也可以通过新旧传媒的融合,将电视节目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播放,加强宣传力度与广度。这样既保证了宣传内容的权威与后续报道的深度,又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性及与大众的互动性,能够更好的迎合大众的需要,从而提升壶关秧歌的宣传效果。
壶关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秧歌艺人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壶关秧歌因其凝聚功能、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才能经久不息流传至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壶关秧歌只有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并坚持其地方特色的传承,才能更好地应对传承中潜在的困难与挑战,才能避免外来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冲击,实现壶关秧歌的振兴,帮助秧歌艺术表演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注释:
①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② 赵秋丽.着力打造区域特色文化[N].光明日报,2012-03-04(08).
③ 康魏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保护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