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史》校讀札記二十七則

2020-12-06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本

黄 樓

中華書局標點本《北史》由已故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先生、陳仲安先生主持修訂,被譽爲整理典範,廣被稱引。《北史》存世版本較多,主要有宋代殘宋本、元代大德本、明代南國子監本(簡稱南監本)、北國子監本(簡稱北監本)、汲古閣本(簡稱汲本)、清代武英殿本(簡稱殿本)以及近代百衲本、金陵書局本等。受客觀條件限制,陳先生等點校時主要採用擇善而從的無底本校勘,個别校字的取捨存上有可商榷之處。另外,修訂年代久遠,近幾十年新出墓誌文獻等皆未能利用,若干校記亦需補正。今不揣淺陋,就《北史》卷四一至卷五〇範圍之内,筆者目力所及者,略舉數條,以就教於方家。

1. 十餘年中,不嘗言一人罪過。時大被嫌責,答曰:“臣等非不聞人語,正恐不審,仰誤聖聴,以是不敢言。”於後終以不言。蒙責及二聖間言語,終不敢輒爾傳通。(卷四一《楊椿傳》,第1490頁。括號内所注頁碼爲中華書局1974年點校本頁碼,下同。)

“責”,大德本、百衲本作“貴”,南監本、北監本、汲本、殿本、金陵書局本並作“賞”。《魏書》卷五八《楊椿傳》作“賞”,《通志》卷一五〇上《楊椿傳》作“責”。中華書局點校本作“責”,原校記云:“南、北、汲、殿四本及《魏書》‘貴’字作‘賞’,百衲本作‘貴’。張元濟云:‘按“貴”疑“責”之訛,“蒙責及二聖間言語”自爲句。若作“貴”及“賞”字截句,則下“及二聖間”云云,不可解。’按《通志》卷一五〇上《楊椿傳》正作‘責’。張説是,今據改。”今按,《北史》本傳删節自《魏書》,《魏書》及南北監本等皆作“賞”。張元濟所論恐未得當。若如其所言,“蒙責”從下讀,原文爲“於後終以不言。蒙責及二聖間言語,終不敢輒爾傳通。”從語法上看,下句字意可通,但上句至“於後終以不言”戛然而止,句意不明,似有脱文。又“蒙責”前缺少施動的主語,能够“責及二聖間言語”者,必太后或魏帝本人。如此則等同於向外人公然暴揚魏帝母子猜疑,豈可謂之慎言?太后或魏帝明知其慎言,非心腹之人,又豈至不通情理,做出逼問之事?故作“蒙責”解,似通非通。此處若作“蒙賞”,句讀從上讀,原文標點爲“於後終以不言蒙賞。及二聖間言語,終不敢輒爾傳通。”這裏“不言”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是不言外界大臣罪過,即前文所謂“人語”,二是不言“二聖間言語”。太后蓋以慎密爲忠,故楊椿云“終以不言蒙賞”。“賞”指“賞識”、“贊賞”,此意中古常見。如本書卷五〇《辛雄傳》:“右僕射元欽稱雄之美,左僕射蕭寶夤曰:‘吾聞游僕射云:“得如雄者四五人共省事,足矣。”今日之賞,何其晚哉。’”作“賞”本可通,蓋本作“賞”字,大德本、百衲本形訛作“貴”,《通志》又由“貴”意改作“責”。點校本取字失當,此應據南監本等改作“賞”。

2. 燕子獻字季則,廣漢下洛人。少時相者謂曰:“使役在胡、代,富貴在齊、趙。”後遇周文於關中創業,用爲典籖,將命使於蠕蠕。子獻欲驗相者之言,來歸。(卷四一《燕子獻傳》,第1507頁)

“胡代”,殿本、金陵書局本、《北齊書》卷三四《燕子獻傳》同,大德本、南監本、北監本、汲本、百衲本、《通志》卷一五三《燕子獻傳》並作“朝大”。點校本從《北齊書》改作“胡代”。《北史殿本考證》云:“胡代,監本訛朝大,今改從《齊書》”,可證殿本系據《北齊書》改字,此前《北史》諸本皆作“朝大”。若作“胡代”,可斷句爲“使役在胡、代,富貴在齊、趙”,若作“朝大”則斷句爲“使役在朝,大富貴在齊、趙”,二者皆可通,但意思迥異。今按,《北史》本傳文字與《北齊書》卷略同,但下文“神武舊養韓長鸞姑爲女,是爲陽翟公主,遂以嫁之,甚被待遇”,《北齊書》則稱“尚陽翟公主,甚被待遇”。《北史》文字詳於《北齊書》,二書或皆據同一史料删節而來,或《北史》參據他史作了改補,因《北史》此段文字不是直接本於《北齊書》,不可直接據《北齊書》改字。據前后文,燕子獻投靠北齊,是爲了“驗相者之言”,則其處境必與相者預言存在某種吻合。“使役在胡代”,當指奉使柔然。以柔然爲“胡”猶可通,但“代”是北魏龍興之地,非柔然控制區。且“使役”一詞含義與“出使”相去甚遠,“使役”爲驅使之意,如《北史》卷九八《高車傳》:“道武時分散諸部,唯高車以類麤獷,不任使役,故得别爲部落。”《北齊書》作“胡代”,僅一“胡”字勉强可以應驗。若作“朝大”,相者之言爲“使役在朝,大富貴在齊、趙”。相者預言中“朝”與“燕趙”相對立,應發生在東西魏分裂之後。魏孝武帝西遷入關,宇文泰等奉孝武帝爲主,正統性猶存,預言中的“朝”指西魏。燕子獻少時在關中,因才智被宇文泰用爲典簽,故稱“使役在朝”。典簽官品不高,但接近權力中心,很少有機會單獨出使外邦。奉命柔然,只是其脱離西魏,應驗預言的良機,與預言無直接關係。兩相比較,明顯作“朝大”爲優。蓋李百藥撰《北齊書》時,以東魏、北齊爲“朝”,而相者以西魏爲“朝”,爲避免混淆,意改“朝”爲“胡”,傳寫過程中“大”又音訛爲“代”。李延壽撰《北史》無此忌諱,仍作“朝大”。今人復據《北齊書》改《北史》,取捨失當,此應從大德本、南監本、《通志》等回改作“朝大”。

3. 帝拜素大將軍,擊胄破之。遷徐州總管,位柱國,封清河郡公,以弟岳爲臨貞公。(卷四一《楊素傳》,第1509頁)

“岳”,南監本、北監本、汲本、局本、百衲本、《通志》同,殿本作“約”,《北史殿本考證》:“約,監本訛岳,今改從《隋書》。”檢標點本《隋書》亦作“岳”字,《考證》所言不確。按,楊約,《隋書》卷四八有傳。傳云:“約字恵伯,素異母弟也。在童兒時,嘗登樹墮地,爲查所傷,由是竟爲宦者。性如沉静,内多譎詐,好學强記。素友愛之,凡有所爲,必先籌於約而後行之。在周末,以素軍功,賜爵安成縣公。”楊約首倡廢太子楊勇之謀,煬帝時官拜内史令,顯赫一時。然其本傳不載曾拜臨貞公之事,此或爲陳仲安先生未據殿本釐正的原因。今按,若楊素另有兄弟名楊岳,一門之内,兄弟同音,不合情理。楊素與其弟楊約相善。楊素襲父爵臨貞縣公時,以弟約爲安成縣公,平尉遲迥後,楊素進位清河郡公,以舊爵讓約實爲循前舊事。臨貞公爲楊氏祖傳之爵,自楊鈞、楊敷至楊素已三代,若讓與他人,相當於將嫡子之位拱手送人,楊素雖貴,必不行此損及子孫之事。唯楊約閹人無後,方無此顧慮。另檢《通鑑》卷一七九:“楊素弟約及從父文思、文紀,族父忌,並爲尚書、列卿,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廣營資産,自京師及諸方都會處,邸店、碾磑、便利田宅,不可勝數。”楊素宗親至尚書列卿者,自從父文思、文紀,至族父忌,有楊約無楊岳。知此“岳”必爲“約”之音訛。

4. 由是與德學大僧多有還往。時有南方沙門慧度以事被責,未幾暴亡,芳因緣聞知,文明太后召入禁中,鞭之一百。(卷四二《劉芳傳》,第1542頁)

“聞”,《通志》卷一五〇上《劉芳傳》同,《魏書》卷五五《劉芳傳》作“關”。按,“關”有“牽連”之意,“關”爲古代相互質詢的公文,如“關白”。“關知”一詞另見《北齊書》卷二一《高乾傳》;“既去内侍,朝廷罕所關知,居常怏怏。”《隋書》卷四五《楊勇傳》:“心腹委任,鉅細關知。”沙門暴亡,或涉宫廷陰事。而劉芳因爲與學問高僧多有交往,在審訊慧度時,也被牽連,受到鞭一百的懲罰。“關知”即牽連入案之意,下文“時中官李豐主其始末”云云,也可爲證。若作“聞知”,意即劉芳聽聞此事,所以被捉入宫内鞭責一百。以此推之,即聽説此事者即要捉入宫中鞭責一百,如此豈非滿城風雨,欲蓋彌彰?故此處作“聞”反而語意不順,可從《魏書》、《通志》改字。

5. 乾明元年,兼員外散騎常侍,使送梁主蕭莊。(卷四二《劉逖傳》,第1551頁)

“送”,《北史》諸本皆作“宋”,點校本據《通志》改作“送”。原校記云:“諸本‘送’作‘宋’,《北齊書》卷四五《劉逖傳》作‘於’,《通志》卷一七六《劉逖傳》作‘送’。按‘宋’乃‘送’之音訛,今從《通志》改。但齊送蕭莊爲梁主,事在天保九年,見本書卷七、《北齊書》卷四文宣紀。乾明元年送孝莊事,本紀不載。《北齊書》卷三二《王琳傳》云:‘孝昭帝遣琳出合肥,鳩集義故,更圖進攻。’或即是乾明元年送莊之事。”今按,《北齊書》卷三三《蕭明傳》:“梁將王琳在江上與霸先相抗,顯祖遣兵納梁永嘉王蕭莊主梁祀。(天保)九年二月自湓城濟江,三月,即帝位於郢州,年號天啓,王琳總其軍國……明年,莊爲陳人所敗,遂入朝,封爲侯。朝廷許以興復,竟不果。後主亡之日,荘在鄴飲氣而死。”《北齊書》卷五《廢帝紀》載乾明元年二月“王琳爲陳所敗,蕭莊自拔至和州”。此年陳霸先已在江南確立統治,蕭莊入朝,强行送其復國,意味與陳全面開戰,北齊少主新立,主幼國疑,不具備相應條件。當年無二次護送之事甚明。原校記所引《王琳傳》載王琳受命在合肥“鳩集義故,更圖進攻”,其事另見《北齊書》卷四二《盧潛傳》。《盧潛傳》:“以潛爲揚州道行臺左丞。先是梁將王琳爲陳兵所敗,擁其主蕭莊歸壽陽,朝廷以琳爲揚州刺史,敕潛與琳爲南討經略……王琳鋭意圖南,潛以爲時事未可。屬陳遣移書至壽陽,請與國家和好,潛爲奏聞,仍上啓且願息兵。依所請。由是與琳有隙,更相表列。世祖追琳入京。”此是無二次送蕭莊的明證。另據《北齊書》卷四《文宣紀》天保十年九月,“使酈懷則、陸仁惠使於蕭莊”,此前已稱“使”,此在其後,自當亦然,故《北齊書》作“使於”是。中古“於”、“于”通用,“宋”或爲“于”之版刻訛字。《通志》誤其爲音訛,意改爲同音字“送”。此處點校本原校記取字不當,應從《北齊書》改作“於”或“于”字。

6. 及是逖解士開所嫌,尋出爲仁州刺史。(卷四二《劉逖傳》,第1552頁)

此處文義不通,點校本有原校記:“《通志》‘解’上有‘始’字,似逖前以陰結斛律明月、胡長仁,爲士開所嫌,至是以逖泄祖珽密謀,其恨始解者。但據本書卷四七《祖珽傳》,珽欲訴趙彦深、和士開,爲劉逖所泄,其事在高湛(武成帝)時。而此言劉逖陰結斛律明月,其事在高緯(後主)武平初。何得結怨在後而解怨在前?此‘解’字誤。疑當作‘爲’字。‘至是’者,即指士開逢逖於明月巷中時。此上一段,乃是追敍。《通志》之‘始’字,蓋以意增補,似是而非。”下文“尋出爲仁州刺史”,又有校記:“按《北齊書》卷四五《劉逖傳》云:‘世祖(即武成)崩,出爲江州刺史。祖珽執政,徙爲仁州刺史。’蓋逖先爲和士開所出,後又爲祖珽所徙,並非一出即爲仁州。且不言祖珽執政事,則下文珽要行臺盧潛陷逖事亦覺突然。疑此‘出’下有脱文。”點校記所疑合乎情理。但疑“解”當作“爲”,意思雖得通,下文“出爲仁州刺史”則十分突兀,無法首尾兼顧,至連出兩條校記,敍事仍不連貫。今按,《北史》此處必有訛誤,但所誤未必是“解”字。亦可能“逖”爲“珽”之訛。祖珽後與和士開復好,因之得勢執政,報復劉逖,先出之仁州,復令行臺尚書盧潛陷之。上下文皆得通暢。

7. 俄而安州石離冗城斛鹽三戍兵反(卷四二《常景傳》,第1559頁)

“冗”,北監本、汲本、殿本、百衲本同。南監本作“宂”,“宂”即“穴”的異體字,局本作“穴”。《魏書》卷八二《常景傳》也作“冗”,有校記云:“《册府》卷三五四‘冗城’作‘宛城’。《通鑑》卷一五一作‘穴城’,胡注以見於《水經注》卷一四鮑丘水篇的‘孔山’當之。按水經注稱孔山‘上有洞穴開明’,其地與斛鹽戍鄰接。百衲本‘冗’字末筆稍直,疑實是‘穴’字缺上點,《册府》作‘宛’雖誤,上也作‘宀’可證。”今按,南監本、局本實作“穴”字,《北史》有版本依據,可改字出校。

8. 唯地厚矣,尚亦兢兢。浩浩名位,孰識其親。搏之弗得,聆之無聞,故有戒於顯而急於微。(卷四二《常景傳》,第1561頁)

9. 深藻是蕭衍兄子,骨肉至親,若其逃亡,當無死理。脱軍走涪城,深藻何肯城中坐而受困?五可圖也。(卷四三《邢巒傳》,第1581頁)

“脱軍走涪城”,語義不通。點校本原校記:“《魏書》‘走’作‘克’。按深藻時在成都,涪城是成都外圍重鎮,克涪城則進圍成都,故料深藻必走。若作‘走涪城’,則成都尚有涪城可恃,深藻何必遽走?《魏書》作‘克’是。”按,“走”,《通志》卷一五〇上《邢巒傳》同,《通鑑》卷一四六、《册府》卷三六四作“克”。本句其上“脱”字,即“脱若”,乃當時習語,猶今之“倘若”。如《北史》卷四一《楊椿傳》:“汝等脱若萬一蒙明主知遇,宜深慎言語,不可輕論人惡也。”蓋後人不解“脱”意,望文生義,以爲“脱逃”,並意改“克”爲“走”字。

10. 自除太常卿兼中書監,攝國子祭酒。是時朝臣多守一職,帶領二官甚少;卲頓居三職,並是文學之首,當世榮之。(卷四三《邢卲傳》,第1592頁)

“自除太常卿兼中書監,攝國子祭酒”文意不明。點校本原校記:“按上文不言卲於何時除太常卿。據《北齊書》卷四五《樊遜傳》,遜於天保七年受詔校書,請以太常卿邢子才家藏書參校。則卲爲太常卿,當在天保年間。《北史》文字兀突,疑此上有脱文。《北齊書》‘自除’作‘累遷’,《通志》‘自’作‘後’,疑是各以意改,未必原文如此。”按,《通鑑》卷一六〇梁武帝太清元年正月條載侯景反叛,“遣軍士二百人載仗暮入西兖州,欲襲取之。刺史邢子才覺之,掩捕,盡獲之。”太清元年在東魏武定五年,邢卲在西兗州任上,入朝當在其後。《通鑑》卷一六三梁簡文帝大寶元年五月條:“是月,山提至鄴,楊愔即召太常卿邢卲議造儀注。”則武定八年北齊受禪前夕,邢卲已是太常卿。疑邢卲武定五年以先覺侯景亂之功入朝爲太常卿,原校記據《樊遜傳》以其太常卿“當在天保年間”,按斷恐不確。《北齊書》卷四三《許惇傳》敍惇與邢卲争大中正事,稱邢卲官爲中書監,又敍許惇憑附宋欽道,出卲爲刺史。宋欽道得勢在天保末,其事在天保中。《北齊書》卷四二《崔劼傳》:“天保初,以議禪代,除給事黄門侍郎,加國子祭酒……拜南青州刺史,在任有政績。皇建中,入爲祕書監。”邢卲攝國子祭酒,當是代崔劼,也在天保中。蓋邢卲因西兗州之功,入爲太常卿,北齊禪代時,加兼中書監,天保中又代崔劼爲國子祭酒,正爲身兼三職。此處“自除太常卿兼中書監,攝國子祭酒”,若無“除”字,作“自太常卿兼中書監,攝國子祭酒”,文意通順,且符合史實,故疑“除”爲衍字。

11. 吏部尚書元脩義以爲須得重貴,鎮壓恒、朔,總彼師旅,備衛金湯。(卷四三《李崇傳》,第1599頁)

“金湯”,《魏書》卷六六、《通志》卷一五〇上《李崇傳》、《册府元龜》卷一一九作“金陵”。按前文云“寇連恒,朔,金陵在彼”,金陵當指北魏先祖的陵墓。《通志》删改自《北史》,也作“金陵”,故知《北史》此處本作“金陵”二字。“金陵”爲六朝古都南京的舊稱,秦始皇壓“金陵有天子氣”之讖,改金陵稱秣陵,東吴孫權改爲建業,東晉南朝稱建康。唐爲昇州,五代南唐以金陵爲首都,其後金陵固定爲南京代稱。“金湯”二字或爲宋元時期刊刻時爲與南京之金陵區分,意改爲“金湯”。此當據《魏書》、《通志》改作“陵”字。

12. 子鴻(卷四四《崔鴻傳》,第1625頁)

點校本原校記:“諸本‘子’上有‘弟’字。張森楷云:‘《魏書》作“子鴻”,謂敬友子也。下鴻傳云:“三年,鴻以父憂解任。”據《魏書》,敬友以延昌三年卒,與鴻傳合。知無“弟”字是。’按張説是,今據《魏書》删。”今按,崔鴻本人墓誌1973年冬出土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大武鄉窩托村,誌石藏山東省文物考古所,録文見《考古學報》一九八四年第二期《臨淄北朝崔氏墓》。墓誌作“父梁郡,德政弘美,令名久而彌著”。敬友曾除梁郡太守,因丁母憂未拜。所謂“德政弘美”云云皆阿諛套話,但亦可證敬友即其父也。

13. 齊將魯康祖、趙公政侵豫州之太倉口,肅令永擊之。(卷四五《傅永傳》,第1668頁)

“魯康祖”,《通志》卷一五〇下《傅永傳》同,《魏書》卷七〇《傅永傳》、《資治通鑑》卷一四一、《通典》卷一六一、《册府元龜》卷三六四並作“魯康祚”。今按南北朝各有一魯康祚。《南史》卷七三有《魯康祚傳》,此魯康祚爲孝子,位僅至屯騎校尉,與本書魯康祚别是一人,“祖”、“祚”意近,抑或李延壽爲避免南、北史混淆,以意改之。

14. 時裴叔業率王茂先、李定等東侵楚王戍。(卷四五《傅永傳》,第1669頁)

“東”,《魏書》卷七〇《傅永傳》、《通典》卷一五三、《册府元龜》卷四三四作“來”。按《水經注》卷二一《汝水篇》:“鮦陽縣有葛陵城,城東北有楚武王冢,民謂之楚王琴,魏蓋於此置戍,因謂之楚王戍。”據《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中》,鮦陽縣屬豫州新蔡郡,裴叔業鎮壽春,位在楚王戍東,不當云“東侵”。“東”或爲“來”之訛。

15. 尋假鎮南將軍,都督梁、西益、巴三州諸軍事。(卷四五《傅豎眼傳》,第1673頁)

“鎮南將軍”,《傅豎眼墓誌》作“鎮西將軍”。傅豎眼墓誌,拓片及部分録文見張光明《山東淄博市發現北魏傅豎眼墓誌》,載《考古》1987年2期。《考古》識文錯誤尤甚,如“行”識作“尋”,“兼”字識作“撫”,今不從。墓誌又云“都督梁、巴、二益四州諸軍事,西道大行臺兼吏部尚書”。“二益”,魏書卷八〇《賀拔岳傳》載永熙二年“詔岳都督雍、華、北華、東雍、二岐、豳、四梁、二益、巴、二夏、蔚、寧、南益、涇二十州諸軍事、大都督”,北史卷五六《魏子建傳》:“詔子建兼尚書爲行臺,刺史如故。於是威振蜀土。其梁、巴、二益、兩秦之事皆所節度。”魏子建歸京後,傅豎眼代爲行臺,當以墓誌“二益”爲是。考諸史實,傅豎眼代魏子建爲行臺後,東益州群氐反,逐刺史唐永,東益州非爲魏有,《北史》或據此删一州數,改“二益”爲“西益”,州數由“四”意減爲“三”。但其除行臺時當有“二益”,應以墓誌爲是。另《魏書》卷四二《薛辯傳》:“詔和兼尚書左丞爲西道行臺,節度都督傅豎眼諸軍。”則當日西道大行臺並非傅豎眼,而是薛和。賴非先生認爲“或薛和初任,傅氏繼任,不敢斷言”(賴非《齊魯碑刻研究》,濟南: 齊魯書社,2004年,第299頁)。

16. 今之諸王,自同列國,雖不之國,别置臣僚,玉食一方,得不以諸侯言之?(卷四六《張普惠傳》,第1693頁)

“玉食”,各本原作“王食”,宋本《册府元龜》卷五八三亦作“王食”,點校本原校記:“諸本‘玉’訛‘王’,據《魏書》及《通志》卷一五一《張普惠傳》改。”按《周禮》卷三〇“凡頒賞地,參之一食”,其下鄭玄注云:“謂賞地之税參分計税,王食其一也。”古代諸侯貢賦之制,公之地,王與公各食其半。侯伯之地,自食其二,王食其一,子男之地,自食其三,王食其一。“王食一方”實指諸侯食邑之制。作“玉”反而不確。此處《北史》各本不誤,點校本改字失當,應回改作“王食”。

18. 與邢卲書云:“今日傾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卷四七《袁聿脩傳》,第1719頁)

19. 又咸陽王禧等並有釁,故宗室大臣相見疏薄。(卷四七《陽固傳》,第1721頁)

點校本“釁故”中間用逗號斷開,“故”從下讀。《魏書》卷七二《陽固傳》“釁故”二字連讀,“故”從上讀。按本書標點雖勉强可通,但“釁故”是固定詞組,中古以前常用。如《後漢書·蔡邕傳》:“如有釁故,自當極其刑誅”;《晉書·庾冰傳》:“頃皇家多難,釁故頻仍”;《北史·外戚·李惠傳》:“惠本無釁故,天下冤惜焉”。此當從《魏書》改句讀。

20. 隆化還鄴,舉朝多有遷授,封休之燕郡王,乃謂所親曰:“我非奴,何忽此授?”(卷四七《陽休之傳》,第1727頁)

“奴”,大德本、北監本、汲本、百衲本、《册府》卷四八一作“奴”,南監本、殿本、局本、《通志》卷一五三《陽休之傳》作“蠻奴”。《北史殿本考證》云:“監本脱‘蠻’字,今從閣本增入。”核之,汲古閣本實無“蠻”字,《考證》所言不確。《北齊書》四庫本有“蠻”字,明《史糾》卷三引《北齊書·楊休之傳》亦有“蠻”。按,隆化還鄴,時北齊已風雨飄摇,處於亡國前夜,齊帝南奔,扈從或是身邊倡優賤隸,或是南方扈迎官吏,此輩皆在齊帝返鄴後濫賞進爵。故陽休之用“奴”指帝身邊小人,用“蠻”指扈從至鄴的南方官吏。“蠻”字當本有之,後人妄删。

21. 賈思伯字仕休,齊郡益都人也。(卷四七《賈思伯傳》,第1730頁)

“仕休”,《魏書》卷七二、《通志》卷一五一《賈思伯傳》作“士休”,明拓《賈思伯碑》作“士”,壽光縣博物館藏《賈思伯墓誌》(圖版見《山東壽光北魏賈思伯墓》,載《考古》1992年8期)作“士柕'”。“”、“柕'”爲“休”的異體字,除《魏書》、《通志》外,賈思伯本人碑、墓誌亦並作“士”,則作“士”是。

22. 神武大怒,決鞭二百,配甲坊,加鉗刓,其穀倍徵。(卷四七《祖珽傳》,第1738頁)

點校本原校記:“‘刓’,《北齊書》南、殿二本及《通志》‘刓’作‘錮’,其百衲本無此字。按作‘刓’費解,疑是‘’之誤。‘’即‘髠’字。”今按,“刓”,各本皆同,宋本《册府》卷七三〇無此字。據《龍龕手鏡·刀部》,“”有兩俗字“刓”、“”。《正字通》云;“,俗字,舊注音坤,斫木枝也。按《齊民要術》借髠,俗作。”《齊民要術》卷四“栽樹”條:“大樹髡之(注: 不髡,風摇則死),小則不髡”。蓋本作“”,即“髠”字。後人俗寫爲“刓”字,非爲誤字,此可徑釐作“髡”。

23. 乃下牀拜曰:“老婢合死,本見和士開道孝徵多才博學,言爲善人,故舉之。此来看之,極是罪過,人實難容,老婢合死。”(卷四七《祖珽傳》,第1743頁)

“此來”,《北齊書》卷三九、《通志》卷一五四《祖珽傳》作“比來”。按“比來”爲當時習語,猶言“近來”。如《北史》卷六二《樂運傳》:“運又上疏曰:‘……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獨斷之。堯舜至聖,尚資輔弼,况大尊未爲聖主,而可專恣已心?’”《北史》卷八〇《胡國珍傳》:“臨死,與太后訣……又及其子祥,云:‘我唯有一子,死後勿如比來威抑之。’”故知“此來看之”,“此”爲“比”之形訛。

24. 奚毅又見,求聞。帝即下明光殿與語。(卷四八《爾朱榮傳》,第1760頁)

此處語意不順。點校本原校記:“《通鑑》卷一五四作‘奚毅又見帝,求間’。按‘求間’即‘請間’,‘聞’當是‘間’之訛。”《通志》卷一五一《爾朱榮傳》作:“奚毅又求見,帝聞即下明光殿與語”,“求見”“帝聞”皆與《北史》順序顛倒。應爲據《北史》乙字。《通鑑》事實上也是乙字,將“帝”前移至“見”字之後,同時意改“聞”爲“間”。“求間”一詞僅見於《通鑑》,不見他處。其下胡三省注云“求間,即請間也”。請間言事爲秦漢制度,用於下對上,即請求對方在一個私密的地方與自己商談機密。作“請間”解釋,意思雖通,但上文已云“見帝”,再云“求間”,語意重複。又下文“即下明光殿”,證明奚毅提出見面請求是公開的,並非秘密進行,作“求間”與當時語境也不協調。此時莊帝身邊多是爾朱榮耳目,盛傳禪代之事。奚毅本爾朱榮親信,並不爲莊帝信任,下文“帝又疑其爲榮,不告以情”。即是明證。奚毅只是普通的“求見”,而莊帝則希望從其口中探知爾朱榮陣營動向,但尚不確定奚毅真實立場,甚至疑其爲刺探虚實的奸細。此處作“聞”本可通,疑當從《通志》乙字。

25. 子最嗣(卷四八《爾朱彦伯傳》,第1768頁)

“最”,当作“休最”。《文苑英華》卷九六四引楊烱《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誌》:“祖敞……父休最,隋左千牛備身朝散大夫齊王司府馬,襲封爵邊城公。”又《唐代墓誌彙編》上元〇三七《爾朱義琛墓志》:“曾祖彦伯……祖敞……父休最,隋豫章王府司馬,襲爵邊城郡公。”一九九八年三月河南孟津縣朝陽鄉楊凹村出土隋邊城郡公爾朱休神道碑,録文見《中原文物》,一九九二年第四期李獻奇、張欽波《隋邊城郡公爾朱休神道碑考》。圖版見《洛陽名碑集釋》(北京: 朝華出版社,二〇〇三年,第九六頁),此爾朱休,録文稱“公諱休,字休昂”,核圖版,“昂”爲“最”之誤識。相關文章將爾朱休、爾朱最考訂爲爾朱敞的二子,大謬。爾朱休,即爾朱休最,蓋以字行,故知《北史》此必脱一“休”字。

26. 又兄弟群從,各擁强兵,割剥四海,極其貪虐。姦諂蛆酷,多見信用;温良名士,罕豫腹心。(卷四八《爾朱世隆傳》,第1771頁)

“蛆”字費解。點校本原校記云:“《通志》卷一五一《爾朱世隆傳》‘蛆’作‘讒’。按‘蛆’字當誤。”《魏書》有校記云:“按‘蛆’當作‘狙’,意謂狡詐。”真大成《中古史書證》云;“‘蛆’字不誤,‘蛆’讀爲‘怚’(參看《魏書》校證條)。《通志》作‘讒’,乃鄭樵不明‘蛆’字之義,據上下文臆改。”今按,“蛆”字,前人或云“狙”,或云“怚”,此字實無誤,“蛆”即“螫”的俗字。《集韻》入聲十七薛韻“蛆”字:“蛆,螫,陟列切,蜇也,或從折。”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五卷”下“毒蜇”條:“毒蜇,式亦反。《字林》:‘蟲行毒也。’關西行此音。又呼各反,山東行此音。蛆(兏8),知列反,南北通語也。音蛆,誤也。”“螫”、“酷”二字在中古時期常連用。如《北史》卷八七史臣云:“于洛侯等爲惡不同,同歸於酷。肆其毒螫,多行殘忍。”故知此處“蛆”可徑釐作“螫”,“姦諂蛆酷”即“姦諂螫酷”。

27. 改三原縣爲建中郡以旌其兄弟(卷四九《毛鴻賓傳》,第1809頁)

建中郡,當作建忠郡。點校本原校記:“《隋書·地理志上》京兆郡三原縣下云:‘後周置建忠郡。’按《隋書》作‘後周’誤。但既是以旌表毛遐兄弟立名,則字當作‘忠’。”原校記舉《隋書》爲例,證據晚出,説服力不足。今按,建忠郡,又見於《元和郡縣志》卷一、《太平寰宇記》卷三一、《長安志》卷二〇,另外韋孝寛等人曾賜爵“建忠郡公”亦可作爲旁證。《元和郡縣志》云:“永安元年於此置北雍州,洪賓爲刺史,亦謂之洪賓栅。其故城在縣北五十五里,又割北地郡之三原縣於此置建忠郡,以旌其功。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雍州。”西魏置建忠郡依據充分,當徑厘作“建忠郡”。

猜你喜欢

校本
“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校本课程的构建
项目式学习构建初中美术校本课程
足球游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学校特色文化是一门最鲜活的校本课程
守正创新,推进校本课程实践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